今天晚上,
翠湖御景的
印象拾月特别空出了一间,
不做招待。
王磊——这家店的主人,
同时,他也是贵酒徐州总代理。
今天推掉所有应酬。
只为一个特殊的约定。
人到齐,菜已备好。
菜倒没有什么特别,
不是什么山珍海味,
以徐州本地菜和淮扬菜为主。
印象拾月
烧老公鸡、羊肉面鱼醇厚有味,
软兜长鱼、海参鱼圆鲜嫩爽滑。
老王打开一瓶酒
瓶身蓝幽幽的沉稳有光。
瓶盖刚启封,
一股醇厚丰满的酱香味就散发出来。
酒盅倒满,
质地澄澈、颜色微黄。
倒上一杯,
感受到浓郁的酱香味
慢慢向空气里飘散;
一杯酒入喉,
感受到酒液在口中慢慢丰盈。
这瓶三十年的老酱香,
见证了落座客人的友情。
“今天是我们认识30年的日子,得开了一瓶30年的陈酿。”“人到中年,要开点老酒。人生过半,得存点好友”
王磊和朋友推杯换盏间,热了心肠,红了眼眶。
好的酱酒配菜,
对菜的要求很高。
只有滋味醇厚的菜,
才搭配得上贵酒悠长的回味。
30年陈酿的贵酒,香浓到极点。让人想起儒林外史里面,从地底起出的那坛藏了多年的老酒。简直要兑些新酒才不浪费。配着这一桌菜肴,一会儿就吃得酣畅淋漓。实在是舒坦,像是一场精神上的SPA。起到关键作用的,是那被时间与粮食合作的“精灵”。
酒,扮演了打通身心要窍的角色。
“我觉得我挺幸运的,能有这么几个好朋友。”一路走来,经历很多风雨。回头一看,不变的还是那几位30年的老友在身后。
“两天没见,你怎么又胖了?”这是老朋友见面的第一句话。没有拘束,随心所欲,想喷就喷两句,大家哈哈一笑,没有任何防备。
王磊说,在他四十余载的人生历程里,有一半时间是在跟酒打交道。上世纪九十年代,他一脚跨入白酒行业,一走就是二十多个年头,醉过、笑过、哭过,人生得意过,也黯淡消沉过。
回顾这些年的经历,王磊说最珍贵的还是朋友。喝最香醇的美酒,交最投缘的朋友。
有的朋友,在他最困难的时候拉他一把;有的朋友,在他难过的时候陪他大醉一场;有的朋友,在他的最狂妄的时候给他警醒。
他说,这些朋友,是他这辈子的贵人,必须用贵酒相迎。
朋友来了,有两样东西必不可少。茶为涤烦子,酒为忘忧草。喝茶讲究的是拿起,放下;清净、沉淀。饮酒,追求的是物我两忘。
都说四十不惑,王磊对酒有着深刻的体会,起先是从父辈餐桌上偷偷用筷子蘸的白酒,其后在读书时与同学在小店畅饮啤酒,而今偏爱白酒,特别是历经岁月的酱酒,不拘于一人独酌抑或两三好友对饮。
老酒里自留着时间和余地。跟酒打了半辈子的交道,遇到贵酒后,一下子被他吸引,贵州特殊的气候和地理环境,带来特有的微生物群落,让酒体醇化生香,酒体更加“醇厚丰满、优雅细腻、协调净爽、回味悠长”。
年轻人会喜欢酱酒吗?难道不是可乐、奶茶、甜品?酱酒之父季克良说,年轻人不喝酱香型白酒,那是因为没到时候,20多岁还在玩,小孩子还不晓得需要好酒喝。
确实,年岁越长,就越发感受酱酒的好处。不知道什么原因,到了一定年龄,就对一切甜腻热烈的东西产生抗体。相比于过于炽热的骄阳,热络褪去的静默和沉淀,才是人生的况味。
贵酒为何“贵气”?30年的贵酒陈酿,一口入喉,如同涓涓细流划过,流进胃里,能真切感受到它流过的路径。
浓郁的酱香味久久盘亘在舌根处,仿佛是粮食蕴藏的香味。这是酱香酒才有的后味。贵州贵酒,是传统坤沙酿造,严格遵守“12987”酱香传统工艺。即:一年周期、两次投料、九次蒸煮、八次发酵、七次取酒。
不同于其他白酒可以快速且相对简单的生产、出厂,酱香白酒的两次投料,九次蒸煮,八次发酵,七次取酒,整个生产过程要整整一年,出厂上市则要5年,整个酿造过程和工艺也都极其复杂。
这样工艺带来的优雅细腻的老陈香,才层次分明,蕴含着丰富而连续的坚果香气。
贵酒,它有着纯正的血统和显赫的身世。早在1569年,贵阳开府时,贵酒就远近闻名,1950年,由贵州市政府主导,将144家具有最高手工酿造技艺的作坊进行整合,成立了国营贵阳酒厂,2016年,拥有洋河、双沟两大“中国名酒”的洋河股份,全资收购贵酒,赋予了贵酒“高贵血统,好喝酱酒”新的内涵。
一方水土,一方文化,贵州山区的地层由沉积岩组成,具有良好的渗水性,地面水和地下水通过两岸红层渗入赤水河。贵阳四面环山,一水中流,形成了空气湿度适中、风速小、温差小的特殊自然环境吗,是酿造美酒的风水宝地。
被像眼睛一样呵护的赤水河,河水水质优良,富含多种矿物质,是酿酒的天成佳品,由其滋养的河谷两岸,是酿造顶好酱酒的米、红粱的生长宝地,40公里河谷的气候、土壤以及微生物群,更是赋予酱香白酒独到的神秘和养分。
完全由粮食发酵酿造,没有任何添加,让酱香酒成为最具保健作用、最不上头的白酒。
生命中有许多吉光片羽,无从名之,难以归类,也不能构成什么重要意义,但他们就是在我心中萦绕不去。酒是人与人之间最佳的沟通媒介,也是人生自我犒赏的精神食粮。
比如:一个好友,一瓶好酒。
愿多年以后,
我提一壶好酒,
而你仍是老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