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江巨头企业排名前十(张江简介)

俯瞰太平洋西岸,中国海岸线如一把张开的巨弓,长江如弦上箭,箭头就是上海。2023年上半年,上海以9.7%的GDP增速,成为中国经济复苏射出的一支“利箭”。上海之箭的锋芒,不在繁华其表,而在骨子里的开放创新之魂,得以成为汇聚金融要素、创新动力澎湃的国际金融、科技创新“双中心”。

登上东方明珠塔,远眺东南方,上海证券交易所(下称“上交所”)大厦构成的“金融之门”和张江“科学之门”双子塔连成一线。陆家嘴金融城和张江科学城遥相呼应、两翼齐飞。

张江巨头企业排名前十(张江简介)插图

从上海虹口区北外滩空中俯瞰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陆家嘴片区。新华社发

将视线回到张江科学城。这块220平方公里的土地,诞生了超百家上市公司,其中一半是代表“硬科技”的科创板公司,数量占全国科创板上市公司数量的9%。张江兼具“含金量”和“含科量”,成为“双中心”共振叠加的最强点。

中国资本市场改革在张江这样的科创前沿阵地碰撞出了什么火花?有哪些值得广东借鉴之处?带着这些问题,南方+记者走进张江,寻找资本市场点燃科技创新“核爆点”的答案。

张江巨头企业排名前十(张江简介)插图1

创新“守望者”站上风口

无人机潜入水中,以每秒2米的速度灵活运转,完成各种水下作业;在牙齿上贴一个小贴片,听力受损人士就恢复听力了……9月下旬,在2023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上,来自张江科学城15家企业上演的“科技秀”,引来围观人群。

这就是张江。国家每批准3个1类新药,有1个来自于此;1/5的“中国芯”从这里走向世界;1800余家高新技术企业扎根,170余家外资研发中心进驻……220平方公里的张江科学城,是中国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最前沿阵地。

春风从资本市场吹来。2019年7月22日,距张江不远的黄浦江畔,上海证券大厦里的一声锣响,标志着上交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这一重大改革任务正式落地,翻开中国资本市场崭新的一页。

从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开始,中国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重心,从传统工业企业转向科技创新企业。”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资本市场研究院院长吴晓求说,中国资本市场的历史使命随着国家经济战略转型而转变,成为支持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

产业定位与资本市场改革方向高度吻合,让张江的创业者站上时代的风口。陆续诞生了约50家科创板公司,最高峰时占据科创板总量的1/7,一大批坚守创新引领的“守望者”迎来发展机遇。

张江巨头企业排名前十(张江简介)插图2

芯原股份是张江的科创板上市公司。

芯原股份是其中的受益者之一。芯原股份创始人、董事长兼总裁戴伟民回忆道,在核准制下,尽管公司是全球半导体IP营收规模第七的IP产业龙头,但盈利指标仍是上市的拦路虎。

直到科创板设立并试点注册制,为尚未盈利却具备创新实力的企业打开了资本大门。芯原股份于2020年8月成为科创板“半导体IP第一股”。“公司是科创板首例带期权上市行权的公司。长效的激励机制可以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加上企业文化等因素,芯原的主动离职率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戴伟民提到,研发型公司最担心的“人才流失”痛点,上市后迎刃而解。

来自资本市场的资金支持,成为芯原股份发展的“加速器”。“公司将募资投入到核心技术领域,我们的图形处理器(GPU)IP、神经网络处理器(NPU)IP、视频处理器(VPU)IP等多个自有的处理器IP在全球都有很强的竞争力。”他自豪展示着近年来的成果,在合作成果名单中,大量国际巨头和代表先进技术的产品赫然在列。

在张江,像芯原股份一样的公司很多:“国产半导体第一股”中芯国际、“基带芯片第一股”翱捷科技、“CRO第一股”美迪西、“基因治疗CDMO第一股”和元生物、“细胞培养基第一股”奥浦迈……他们都在科技创新路上坚守,为中国在世界创新格局中争得一席之地。

“张江以创新为引擎,坚持打造创新策源地,才走出了让世界刮目相看的道路。”上海浦东新区张江平台经济研究院院长陈炜指出。

张江巨头企业排名前十(张江简介)插图3

空中俯瞰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的张江智能岛。新华社发

在错综复杂的大变局中,抢占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制高点,是一座城市的坚持,是一群创新型企业的守望,迎面而来的资本市场风口让这种坚持和守望有了更值得的收获。

“投孵联动”打造创业热土

从科学到技术再到产业,从来不是简单的单向推导,而应是双向互动。

记者调研发现,在张江,一套打通“创新想法—投孵联动—生态赋能—落地应用—新的创意—新的应用”的高效闭环不断催生出创新的新范式。

“就在家门口的好机会,我们一定要报名参加。”得知张江高科895创业营又要开营了,一家入驻张江高科创新基地的公司负责人已迫不及待报名,通过海选的企业将有机会和投资大佬面对面交流,晋级企业更是能拿到张江高科等机构的投资。

张江的孵化器与创业公司不是房东与租客关系,以资本为桥梁,他们正通过股权关系建立更紧密的纽带。

“我们的特色就是‘先孵后投,孵投联动’。”张江高科895孵化器负责人陈海铃介绍,“目前累计投了18个孵化器项目,投资金额6.6亿元,回报倍数1.96倍。”

在张江高科第十季895创业营里,以碳化硅半导体国产替代为主营业务的瑶芯微电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下称“瑶芯微”)成为幸运者,不仅拿到张江科投的投资,还成功引入了盈峰投资等外地机构股东。公司创始人王青松明显感到融资环境变得宽裕:“一大波不做半导体的VC也都参与进来了。”现在的瑶芯微已成为一头“IC独角兽”。

扶上马,送一程。创新载体还会帮助企业精准链接产业资源,融入产业生态。

张江巨头企业排名前十(张江简介)插图4

君实生物位于上海临港自贸区的数字化生产基地。

科创板公司君实生物是“土生土长”的张江企业。它起步于生物医药孵化器——张江药谷。“2012年,我们到处考察后,决定把创新药项目落在张江。”君实生物创始人、副总经理张卓兵回忆道。

“这是当时国内生物医药产业配套最完善的园区。”张卓兵介绍,张江药谷不仅提供办公室,还能共享实验室,“一套设备几百万元,对初创公司来说,是不可承受之重。共享实验室,解决了非常大的成本痛点。”同是“药谷”企业,华领医药创始人、CEO陈力感慨:“哪怕没有自建实验室、没有产品生产线,企业也能实现‘从0到1’的突破。”

张卓兵还记得,受制于用电需求激增,各地采取限电措施,但张江保证全年不断电。与此同时,产业集群在空间的高度聚集,创新主体的化学效应得到催化。

“洽谈业务只需要过条马路串个门就到了。”他笑道。在这样的环境中,君实生物只用6年就完成了特瑞普利单抗的研发,成为国内首个上市的国产PD-1抗体药物;华领药业也上市了多格列艾汀片,这是全球首创的糖尿病口服新药。

类似的案例还有很多,在药谷这座孵化器里,近500家生物医药“种子”公司中,成功“毕业”的近390家,估值超10亿元的超过50个,还诞生了复旦张江、微创公司、美迪西等13家上市公司。

如今,越来越多的力量涌入张江,形成了“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化基地”的全生命周期培养链条,形成张江“孵化器最集聚、孵化形式最多元、孵化链条最健全”的高地。

“内生型”创新生生不息

张江集电港,是芯片企业的聚集地。作为当地半导体行业的老兵,熊大鹏于2020年成立了一家小芯片公司亿铸科技,瞄准解决AI计算面临的最大瓶颈——存储墙的问题。

同期在张江诞生的摩尔线程,创始人张建中曾任英伟达全球副总裁。摩尔线程的办公地距离英伟达半导体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仅三四公里,两年估值便破百亿元。

在张江,创新“核爆点”被引燃,一个以“小”撬“大”,由“大”带“小”的“内生型”创新循环体系生生不息,这也得益于与其同频共振、共生共荣的创新资本体系。

身处张江,熊大鹏更敢于下场创业。“在这里,懂技术、懂产业的投资人多,我相信有志于做‘千里马’的企业,一定有伯乐发现。”三年来,该公司陆续获得中科创星、汇芯、联想之星、英飞尼迪、招商启航、上海新微等众多专业半导体赛道机构的投资。

张江巨头企业排名前十(张江简介)插图5

上海证券交易所大厦。

“一个支点,撬动地球。”创新的火苗在资本鼓舞下,形成燎原之势。据张通社发布的《2022年张江企业投融资榜单》,在张江企业的股东名单中,红杉中国、IDG、高瓴、华登国际、深创投、武岳峰等知名风投身影活跃。2022年,张江257家企业总融资金额达320亿元,平均融资金额达2.16亿元,其中,A轮之前的早期投资占比高达3/4。

对盈峰投资的投资总监王任波来说,张江是最频繁的出差地。“盈峰投资主要围绕盈峰集团、美的集团等关联单位的产业链进行投资,公司对新兴技术格外敏感,一番追寻后,发现源头总是在张江。”王任波一语道出产业资本涌入张江的原因。

资本推波助澜,产业锦上添花。仅集成电路行业,出现紫光展锐、芯启源、登临科技等10多家百亿估值公司,呈现“独角兽”成团杀出的独特景象。

在张江,创新体系中还有一股不可忽视的国有力量。“国资以约5%的投资规模,撬动了约95%的资本流入张江,这是了不起的成绩。”陈炜说。

以张江高科为例,作为张江园区的唯一运营主体,其用直投或基金出资的方式,扶持了上海微电子装备、华勤通讯、韦尔股份等大量企业成长,助推了40多家公司上市。

如今,更加与时俱进的“产业+基地+基金”的综合服务成型:创新基地帮助科创主体突破“0到1”,参股的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能够提供金融服务,发起设立的张江燧锋科创基金等创投主体可以股权加持,引入资本市场服务基地完善上市培养……一套针对科创企业从孵化到上市的一条龙服务体系搭建完毕。

走在张江的街头,牛顿路、祖冲之路、爱迪生路、蔡伦路……以科学家命名的道路纵横交错,酷似“鹦鹉螺”的上海光源、国家蛋白质科学中心等大科学装置迎来一批又一批科学爱好者。

在高耸云霄的新地标——张江双子塔,一位外国游客告诉记者,他来到了“中国硅谷”。可以预见,越来越多科创人才从“科学之门”走进张江,更多张江的创新成果走向世界。

■看样板

君实生物:

借力多层次资本市场“起舞”

2018年,一部《我不是药神》的影片上映,戳到中国人缺药,尤其缺抗癌药的痛处。不久,一款名叫“拓益”(特瑞普利单抗注射液)的肿瘤免疫治疗药品获批上市,填补了国产抗PD-1单抗的空白,可用于晚期黑色素瘤等癌症治疗,被患者称为“神药”。

让业界惊讶的是,与创新药动则10年的研发周期相比,“拓益”的研发公司是一家成立仅6年的年轻药企——上海君实生物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来自张江。

创新药是一项投资高、风险高、周期长的工程,在张卓兵看来,君实生物取得今天的佳绩,除了产业优势、政策改革之外,资本的助力不可或缺。

张江巨头企业排名前十(张江简介)插图6

君实生物的工作人员在数字化生产车间中调试设备。

事实上,从一粒“种子”到“树苗”,再从“小树”长成“大树”,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日趋完善,让君实生物有了更大的资本舞台。

2012年,君实生物在张江药谷孵化器中诞生;2015年,君实生物挂牌新三板,获得了上海本土投资机构——正心谷资本的投资,这家早期投资人成为最大的外部股东。此后,看好肿瘤免疫治疗赛道的高瓴也入股,以及部分海外基金都为其提供了资本动力。

挂牌新三板期间,君实生物不仅通过发行股份吸收合并了众合医药,还在三年内完成6次融资,募资额超18亿元;2018年,港交所对生物科技公司打开上市“绿色通道”,君实生物率先成为全国第一家“新三板+港股”药企;2020年,在注册制改革的东风下,君实生物又在科创板上市,募集资金净额为44.97亿元。

连续两次闯关IPO,当年不足10人的实验室,已经成为3000人的全产业链制药运营集团,在中国和美国拥有4个研发中心、2个抗体药物生产基地,在研新药管线超过50个,其中4款药物在中国或海外实现商业化,超过30个产品处于临床开发阶段。

科创板上市后,资金更充裕,对于持续创新的助推作用十分明显,我们的科研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都得到了大大的提升。”对于未来,张卓兵充满信心,作为“张江之星”领军型企业,也承担了更重的责任——强化企业赋能,“让更多创新能力强、成长空间大的企业脱颖而出。”

■观广东

发挥“科创+金融”优势

打造创新高地

广东省委“1310”具体部署将“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上取得新突破”列为“十大新突破”之一,强调“把科技创新作为重中之重,创造性抓落实,激活创新动力,再造发展活力新优势”。

同样具备“科创+金融”的优势,广东如何更好发挥资本市场功能,推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打造创新高地?在这方面,张江的做法和经验值得借鉴。

张江重视创新源头,强化科创策源地的功能,创新载体数量多,孵化链条长而全、方向专而精,一个孵化器往往只专注某个领域,有利于后续开展“投孵联动”,提高创新的成功率。广东连续多年蝉联孵化器数量最多的省份,但有的还停留在做“房东”阶段,要加快“投孵联动”模式的搭建,对接科技投融资链条,尽快形成全生命周期的创新孵化体系。

在张江,PE、VC以社会资本为主力,“投早投小”比例高。而广东则是政府直投基金占比大,早期、初期项目融资难。要引导创投机构加强对早期科技型企业投资,如通过加大对天使基金、天使母基金、专业化创投基金发展的支持,实施税收优惠政策等;要创新政府引导基金管理模式,引导更多社会资本进入创投行业。

作为中国最大的证券交易所,上交所设立科创板,更加激发了张江创新资本的活力。而观广东所在的粤港澳大湾区,高校、企业等创新主体聚集,坐拥深交所、港交所两座证券交易所。若能推动形成大湾区协同的创新资本体系,则有助于广东吸引国际资本,实现风险资本的跨境合作,为科技创新构建更加丰富、肥沃的资本丛林。

编者按:如何进一步发挥好资本市场功能,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必须回答好的重要课题。当前,全面注册制正式实施,多层次资本市场向纵深发展。对广东而言,能否更好地抓住资本市场改革推动企业借助资本市场做大做强,决定了能否在全国乃至全球的资本分配和资源配置中争取到更多的“燃料”动力。

围绕发挥资本市场功能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南方日报、南方+推出“改革向未来——资本市场深调研·区域观察”系列报道,历时51天,奔赴北京、上海、杭州、苏州、合肥等省外资本市场高地,调研企业、机构120家,访问近200位企业家、金融机构负责人、专家学者,寻找有中国特色的资本市场区域样本及改革路径。敬请关注。

【总指挥】王义军 郎国华

【策划】王溪勇 袁佩如

【统筹】陈颖 唐柳雯

【主笔】南方+记者 张艳 黎华联 陈颖 发自上海

【本期调研团】南方+记者 张艳 黎华联 陈颖 唐子湉 实习生 王伟

【海报设计】张昶

【作者】 张艳;张昶;黎华联;陈颖;唐子湉;唐柳雯;袁佩如

谈资

最新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站长邮箱:12125980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