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不在公安部十大要犯排名榜上?”
审讯室中,一名犯罪男子抬头看向审讯员,眼神中充满期待,似乎想与其他犯罪分子一争高下。
然而,国内并无十大要犯一说,审讯员如实告知,“十大要犯是没有的,但公安部督办了八个案子,你在里面。”
犯罪男子哈哈一笑,十分轻蔑地说:“这么少,那八个案子我排第几?”
他肆意妄为,无视国法。
被捕后,仍无丝毫悔改之意。他只关注自己的案子够不够“档次”,甚至狂妄地说“我想做的是跨国的国际型罪犯。”
如此狂妄之徒到底是谁,他又为何如此嚣张?
他叫王军。
1964年,王军出生在河南濮阳市的一个中产家庭,父亲是石油公司的中层干部,母亲是石油医院的化验员,家庭和睦,衣食无忧。
王军还有一个妹妹,兄妹二人生得十分俊俏,十里八乡都知道老王家有一双儿女,长得像明星一般。
妹妹不仅漂亮,还乖巧懂事,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大学毕业后,顺被分配到北京的某机关单位工作。
按道理,王军应该和妹妹一样,有着大好的前程,过着一生无忧的日子,他又怎会成为一名嚣张跋扈的悍匪,视国家法律于不顾?
也许他天生如此,就如同庄稼地里长出的一根歪苗,没有原因,就是歪了。
王军从小不爱学习,到处惹是生非。明明家里什么都不缺,却偏要跑到邻居家偷东西。
一直混到初中毕业,他终于如愿以偿地辍学了。
王军的父母自知儿子不是学习的料,便想让王军学点技术,未来也能凭借本事混口饭吃。
于是,王军在父母的帮助下,很快找到了一份电工学徒的工作。
现在想想,如果王军能在这里踏实学习,以后也能生活得不错。可他天生反骨,总愿意用自己的恶,对抗命运的善。
一年后,王军因入室盗窃罪被判刑两年。更有趣的是,在王军眼里,对两年的判刑似乎不太满意。他在服刑期间肆意逃跑,使两年刑期顺利地加到了三年。
1986年,王军刑满释放。22岁的他,不甘在小城生活,他将目标放在全国的淘金圣地广州,想通过卖服装干出一番事业。
可王军到底还是王军,他又怎能安分守己,规规矩矩地干事业呢?
初到广州的那几年,王军的服装生意一直没有起色,甚至处于亏损的状态。
1992年,他终于迎来了一个“机会”。
王军因进货,在中越边境认识了一个黑市边民,经由边民介绍,他又来到越南境内的芒街,花700块钱买了一支54式手枪和50发子.弹。
回到广州,王军将其以2000元的价格卖出,转手赚了1300元。
王军第一次尝到了赚钱的甜头,这小小的甜头,却滋生了他更大的野心。
半年后,王军再次前往越南芒街,购买马特洛夫制式手枪、子.弹32发。
这次,他并非想倒卖枪支赚取差额,而是准备苦练枪法,干一票大的。
经过数月的练习,王军自认枪法长进不少,面对飞升20米高的气球,有信心一击而中。
随后,他开启了作战计划,将目标定在余杭。
王军心里盘算着,余杭沿海,且离杭州又近,有钱人居多,一定有的赚;同时,余杭地方小,警力配置标准相对较低,这样便不容易被抓获。
不得不说,王军并非一介莽夫,他有自己的作案章法。
1993年4月18日,王军来到余杭,准备实施抢劫。为了方便行动,他决定先偷一辆自行车,没想到却提前上演了枪击事件。
鬼鬼祟祟的王军,和有撬动痕迹的车锁……刚好遇见巡逻的联防队员。
联防队员欲将王军带回去审查,正当要询问时,做贼心虚的王军,霎时间从腰间拔出手枪,一边大步向前奔跑,一边回头射击。
连发6枪,致伤3人,包括2名联防队员和1名群众,其中1名联防队员因头部中弹,导致双目失明。
然而,王军却成功逃脱了。
虽然他庆幸自己成功逃脱,但对开枪杀.人也充满了恐惧。因为王军以为自己“精湛”的枪法,将联防队员全部杀死。
毕竟,王军这次面对的不是腾空而起的气球,而是活生生的真人。
此后,王军四处逃窜,居无定所。
直到一年后,他重返浙江。
此时的他,早已不再因开枪杀.人而恐惧。他卸掉了心中最后的一丝忌惮,如出笼的猛兽一般,变得更加疯狂。
1997年7月,王军及其同伴,一行三人,在温州永嘉码头与一名三轮车夫发生口角,王军等人正要给车夫点教训时,旁边瞬间一伙车夫同时站起身,朝王军三人涌来。
王军见状,马上拔出手枪,准备大杀四方。
不料上天却和他开了个玩笑,枪响之后不见子.弹,再扣扳机还是一样。
车夫们见王军开枪不灵,气势更强,一边大声嘲笑,一边对王军等人穷追猛打。
王军一路奔跑到瓯江旁,回头一看车夫还在穷追不舍,于是不会游泳的他,一头扎进江水里。
当王军再次醒来时,人已躺在永嘉看.守所。
然而,可惜的是永嘉警方没有查出过往的血案,最后只以非法持枪罪,判处王军三年有期徒刑。
王军算是侥幸逃过一劫。
两次入狱并没有让王军改邪归正,反而助长了他作案的经验值。二进宫的王军,意外在狱中学会了偷摩托车的本领。
1997年,王军刑满释放,凭借偷摩托车的本领,潇洒度日,还攒下3万元。
如果王军就此收手,也许能过上相对“幸福”的生活。但他却酝酿着更大的案件。
1999年,王军回想起第一次在余杭的经历,本想干一票大的,却不幸夭折,分文未赚。他心中仍然怀揣着快速致富的想法,于是他再次潜入越南芒街。
为了防止手枪再次出问题,王军购买了两把手枪和100多发子.弹,也正是这两把手枪,造就了王军双枪悍匪的形象。
1月25日,王军骑着偷来的红色铃木王摩托,来到余杭乔司镇信用社附近,这里他已经踩点多次。
他怀揣着两把已经上了膛的手枪,静静地等待着受害人的到来。在王军心里,这次绝不会失败。
傍晚,天色渐黑,果然有两名女职员有说有笑地朝信用社走来。
王军将目光紧紧投向她们手中的钱袋,里面装的正是刚刚结收上来的营业款,将近80万元的现金。
顿时,只听"砰"的一声巨响,王军开枪了。
他躲在后面,朝两女营业员的后脑连开数枪。瞬间,两个年轻姑娘就倒在了血泊之中,没有一声惊叫,也没有一丝挣扎。
信用社的门卫听闻巨响后跑过来,王军见状,抬手又是一枪。
王军捡起钱袋后,骑着摩托快速逃离了案发现场。
由于王军全程带着头盔,并没有人看到他的真实面貌,只知道是一名高瘦男子,劫走巨款,枪杀了3人。
这是杭州地区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的持枪抢劫杀.人案件,数家省、市媒体同时进行报道,一时间王军案成为社会的焦点,引起广泛关注。
如此重大案件引起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省里命杭州市公安局全力缉拿罪犯。两天后,杭州市公安局发布通告,凡是提供案件相关重要线索者,奖励10万元。
1999年的10万元,可不是一个小数目,如果换算到今天,相当于100万左右。如此巨额悬赏,在当时还从未出现过,可见案件的重大。
此后,王军案被称为全国第八号大案,正式挂牌督办。
拿到将近80万的巨款的王军,将会跑到哪里?他又会如何挥霍这笔资金?
案发当晚,王军从余杭直入杭州,为了掩人耳目,先把铃木王摩托车停在距离市区5公里的笕桥卫生院内,然后用假.身份证入住一家市区的星级酒店。
入住后,他没有闲着,而是思考如何拿这笔钱获得更大的财富。
虽然王军小时候不好读书,但长大后的王军一直保有着“好学”的精神。
这几年,他最常去的三个地方,分别是娱乐场所、地下靶场,还有一个是图书馆,甚至案发当天,他还在图书馆翻了一下午的书。
如此“好学”的王军,拿到巨款后,先销毁作案痕迹,他剪碎了装钱的信用社钱袋,再套用垃圾袋,丢进垃圾桶,并将劫得的半数巨款分别存入四家银行,另外还租用了一个保险箱,存放巨款和手枪。
1月27日,王军离开杭州,想要南下继续购买枪支武器,但因身上现金不足而折返。当他再入越南芒街时,扬言要花高价钱购买美国无声手枪,可当时黑市只有54式手枪,且价格不菲。
王军没有犹豫,拿出4万元,2万购买54式手枪及子.弹,2万作为定金,待下次来取好枪。
2月12日,王军回到杭州,他想知道自己的踪迹是否被警方发现。
于是,他回到笕桥卫生院。
当王军看到红色铃木王摩托依然停在那里时,更加嚣张,心想原来警方也不过如此!
紧接着,王军做出一个致命的决定,当晚回余杭。
或许是对余杭的留恋,或许是想看看大家是如何议论自己,又或许是他就想待在警方身后,享受“我就在你身边,你却抓不到我”的快感。
但王军万万没想到的是,案发后,警方马不停蹄的侦查,通过多名目击者及走访调查,已掌握他的众多信息,河南濮阳人、肺结核患者、经常出没临平图书馆、余杭市第一人民医院(警察局旁)……
警方早已布下了天罗地网,等待着他的出现。
当王军再次现身时,是余杭市第一人民医院的楼道里。
“喂,你在干什么?”穿着便衣的警员向王军大声问道。
“我看病人去。”王军说完,匆匆忙忙地上楼。
1米75、瘦高身材、35岁左右……此人正是犯罪嫌疑人王军。
警员转身向56号病房里的战友喊道:“有情况!”
数名警员迅速跑出病房,做出战斗准备,终于在三楼与四楼的拐角处,他们撞见了王军。
“你到底在干什么?”“我找错地方了……”
王军还未来得及做出任何举动,就被5名警员齐力按倒在地。他企图左手拔枪奋力抗争,但很快又被按倒,紧接着,王军身上的两把54式手枪和大量子.弹均被搜出,犯罪身份不言而喻。
一代悍匪,就这样被缴械了。
王军的手枪已经上膛,试想,如果不是在楼道里,如果警员晚了一步,如果警员的手稍微松了一下,后果都将不堪设想。
幸好,这个世上没有如果,警方在没有任何伤亡的情况下,将王军成功抓获。至此,全国第8号大案成功告破。
不管被捕后的王军,是否有悔改之意,但在正义的驱使下,他终究逃不过法律的制裁。
-End.
参考资料:
余杭晨报《20年前余杭这起人人皆知的大案细节披露!当年亲历者回忆18个日夜!》
新浪新闻《杭州杀死3人抢劫80多万案被警方译形侦破》
网易号《1999年悍匪王军被抓获,此人却嚣张反问:我的案件在全国排第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