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类经济史上,曾经有一段时间欧洲人用征服海洋的方式领跑了世界。这不仅得益于航海技术,最重要的是海上贸易。在人类进入物联网经济时代,尽管物流运输方式更为广泛和多元,但在一系列的全球卖卖过程中,海上贸易看起来比以往任何时代都重要。亚洲拥有众多新兴市场国家和广阔的市场空间,亚洲的海上贸易竞争将更为残酷。
据外媒报道,在世界海运理事会(WSC)发布的世界最繁忙的港口排名中,菲律宾最大港口马尼拉港为第35位,印度尼西亚居首的雅加达市丹戎不碌港排在第27位。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排名的前十名中,中国的港口占7个,而东南亚只有新加坡港上榜。
当前,全球海上贸易量突破100亿吨,约60%必须经由亚洲通道,而且这一比例还处于上升趋势。中国正在加速领跑全球海上经济时代,而东南亚却不甘做输家!东南亚海洋国家纷纷希望本国经济在大海上取得压倒性胜利,而进入疯狂赛跑模式。他们正在极力加强港口设施的建设,包括新加坡、马亚西亚、菲律宾、越南、印度尼西亚、泰国等。
中国贸易海港之一,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今年一月增长12%,图片来源joc
然而,《日本经济新闻》11月14日报道称,亚洲海上贸易的绝大多数属于经济大国中国、日本以及欧洲之间进行,东南亚等国的港口只是间接承担了被“中转”的功能,并不会很明显得益于全球海上贸易的扩大。
比如,菲律宾。由于过去20年不充分的投资和弊端,目前菲国基础设施的状态在东盟5个主要国家中“最糟”。应对日益增长的海上贸易和吞吐量恐力不从心。眼下,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计划向菲国国内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1440亿美元,菲律宾正在渴望获得中国的资金支持和相关投资。
再比如,印度尼西亚。印尼总统佐科在2014年提出印尼成为世界重要海洋国家的设想,宣布“印尼将在大海上取得压倒性胜利”。然而,三年中,印尼的各项基础能力都与世界重要海洋国家相距甚远。印尼计划在2019年之前,向港口、机场、公路、电力等基础设施投入逾4000亿美元,印尼正在寻求各种吸引海外投资的办法,其中包括在印尼开展外资合作以及本国企业的公私合营等方式。
东亚·东盟经济研究中心称,菲律宾和印尼是世界上拥有众多岛屿的两个国家。具备港口国家所必须的自然条件与较高的潜力,但实际情况是,这两个国家的港口没有被最大限度地利用。
菲律宾1000比索钞票的一面
与菲律宾和印尼相比,排名靠前的新加坡更不希望在这场海洋竞赛中失去有利条件,新加坡已经宣布了在该国西南部的大士(Tuas)地区新建巨大港口设施的计划。与此同时,马来西亚也计划在本国最大的巴生港,大幅扩大货物吞吐能力。
事实上,完善包括港口在内的运输基础设施,对于维持一个国家的经济竞争力来说不可或缺,但这需要巨额投资。亚洲开发银行预测称,要完全实现东南亚各国规划的基础设施建设,到2030年需要3.1万亿美元的资金。
图片来源REUTERS
然而,如果没有巨额资金的支持,东南亚一些国家参与全球海洋竞赛的计划很难实施。BWC中文网APP注意到,伴随美联储加息缩表步步紧逼的节奏,美元会进一步加速回流至美国,这对于资金或外储相对薄弱的一些国家,很不乐观。目前,正在参与全球海洋竞赛的许多东南亚国家,可能正在迷茫于这些巨额资金从何而来。
英国汇丰银行(HSBC)6月的报告书指出,“在过去10年里,大部分东南亚国家重视对电力和通信的投资,忽视对运输基础设施的投资,结果在全球海上经济贸易的竞争中落后于其他国家”。(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