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2月1日,解放军北京军区、沈阳军区、兰州军区、成都军区、广州军区、南京军区、济南军区这七大军区正式改编为东部战区、南部战区、西部战区、北部战区、中部战区这五大战区。
此举标志着存在了31年的解放军七大军区格局被打破了,大军区制度彻底走进历史,取而代之的是新时代的解放军战区。
王教成司令员
这次,王教成司令员从主战东北的沈阳军区换防至华南的南部战区,担任南部战区第一任司令员。鉴于南部战区是祖国南大门安全的重要保障,主要战略方向就在南海,所承担的作战备战任务繁重,就需要一位军事斗争经验丰富的主官。
那么王教成司令员主政南部战区无疑是比较合适的,毕竟他曾在上世纪以作战部队的团长身份率领部队参与过对越自卫反击战,是我军鲜有的拥有作战经历的高级将领。
北京军区末任司令员宋普选:转任北部战区司令员
1955年,国家对全国范围内的军区进行重新划分,聂荣臻统率的华北军区改名为北京军区,成为全国为数不多的大军区之一。组建大半个世纪,北京军区诞生了14位司令员,最后一任司令员是2014年上任的宋普选中将,而且他还是2015年九三大阅兵的阅兵总指挥。
刘粤军将军
因为刘粤军入伍时就在广州军区著名的“塔山英雄团”干了19年,期间他参加过中越边境自卫反击战、法卡山作战和支援边疆作战,曾多次立功,属于我军为数不多的有实际作战经验的高级将领。
成都军区末任司令员李作成:转任陆军司令员
成都军区是在四川省军区的基础上扩编而来的,已经诞生了16位司令员,最后一位司令员是李作成,于2013年从成都军区副司令员的任上升任为军区司令的。李作成将军和刘粤军将军一样,都是在还未成年的年纪参军入伍,而且都参加了对越自卫反击战,一步步从战士成长为高级将领。
不过,李作成将军的战功要高一些,打越南时,其所在的连队立了集体一等功,还被军委授予“尖刀英雄连”的荣誉称号,他本人也被军委授予“战斗英雄”的称号,可见李作成将军年轻时打仗非常勇猛。
徐粉林将军
而且,徐粉林将军晋升为军区司令员时刚被授予中将军衔不满一年,就跻身为大军区一把手行列,这是非常罕见的。
不过,徐粉林将军没有作战经历,军事履历并不是特别突出。2016年军区番号取消后,徐粉林司令员转任军委联合参谋部副参谋长,不再转任战区司令员。
南京军区末任司令员蔡英挺:转任解放军军科院院长
南京军区的前身可以追溯到新四军、华东野战军、第三野战军、华东军区,作为有着光荣战斗史的部队,南京军区成立半个世纪以来,仅诞生了10位军区司令员,最后一任司令员是蔡英挺,于2012年从解放军副总参谋长的岗位平调为南京军区司令员的。
赵宗岐将军
说起赵宗岐也不简单,16岁就进入了成都军区的侦查部队服役,作为老侦查员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经常化装成越南人潜入敌营区搜集信息,为部队正确决策提供了情报支持。鉴于他在战场上的突出表现,在80年代赵宗岐被保送到解放军外国语学院阿拉伯语系学习,从此他的军旅之路平步青云。
2012年接任济南军区司令员时,赵宗岐还是当时最年轻的大军区司令员。军改后,赵宗岐将军转任西部战区司令员。此外,著名的军旅题材影视剧《士兵突击》,赵宗岐将军作为剧组顾问,还指导塑造了男主角“许三多”的形象。
由此可以看出,七大军区的最后一任司令员中,只有沈阳军区司令员、北京军区司令员、兰州军区司令员、济南军区司令员这四人转任五大战区,另外的成都军区司令员接任陆军部队首任司令员、南京军区司令员接管军中智囊机构的军科院、广州军区司令员则进京成为了副总参谋长。
这其中有一个鲜明特点就是,只要有实战履历的军区司令员基本都转入到具有作战任务的战区部队或军种作战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