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当遇到一些问题与他人探讨时,比如说:你告诉身边人你打算做个水果生意,身边的每一个人立马认真严肃地给出意见并且积极主动教导我们。不管他们传递给我们的意见正确与否,这个时候我在身边人身上看到了纯真善良,尤其是看到了他们想要给别人传授知识的渴望。这恰恰说明了我们普通人心中其实也有一团火焰,想要去竭尽所能地去传递知识的想法。这里我们应该严谨的称呼这种行为为教学,如果想要拥有好的教学结果,那我们就必须学会好的教学技术。那我们这些普通人到底能不能做到呢?答案是—能!《教学的技术》这本书给了我们清晰明确的操作路径和方法指导,让每一个普通大众都能拥有好的教学技术。它的作者是王永福,著名企业讲师、PPT 演讲技巧教练,拥有信息管理博士学位,迄今已担任职业讲师多年,课堂满意度经常达到满分。他的客户包含谷歌、耐克、宜家等世界级企业,指导对象包含大学教授、企业主管和高校教师,被誉为“老师们的教学教练”。
在这本书中,老师给我们讲解了三大学习理论以及他们的应用,它们就是我们做好教学工作的基础,是我们能够学会好的教学技术的关键,让我们共同来了解一下它们。
一、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巴普洛夫的狗”一个关于刺激和反应的经典案例,巴普洛夫通过铃铛(刺激)把食物和狗流口水(反应)之间建立了连接,大多数人都听说过这个故事。这恰恰是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核心—刺激和反应的联结。譬如:老师上课(刺激),学生做笔记(反应);家长惩罚(刺激),孩子改错(反应),这些都属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案例。
二、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认知主义的核心是:顺应人类的认知结构,达到最有效的学习。这里给我们添加一个最重要的动作—思考,他让我们对学习的知识进行了处理、思考、储存、应用,而这些则是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核心。
瑞士心理学家让·皮亚杰经过观察小孩的学习过程,他认为人的心理有一个个基模,小孩第一次见到狗,在心中建立一个狗的基模,当在遇见马的时候,他有可能回错误归类到狗的基模中,但是之后经过学习和修正,它就会扩大并添加新的基模。
三、构建主义学习理论
冰岛是个美丽的地方,你可能是听别人说的,也可能是在电视上看到的,或者是在一篇文章中读到的,但是你能感受到它带给你的美好感觉吗?当然不可能,你需要亲自到冰岛去,走一走,看一看,那才是属于你的切身体验。
所以,我们需要明白建构主义学习的理论是参与、体验和思考。建构主义的核心就是知识不是客观存,而是通过学习者的主动参与、体验、思考,自行建构而来。
那么,这三大理论该如何应用呢?作者同样给了我们明确的指导:学习理论黄金三角。他在书中这样写到:学习理论不是哪一个比较好,也不是哪一个阶段试用,而是应该三个理论交互联结,在每个不同的学习阶段轮流出现!
写在最后
“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一句话,教学的目的是教会学习者新的知识或者本领,让他们能够学以致用。所以,更好的了解教学背后的学习理论,有助于我们普通人更好地做好教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