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民俗画家排名前十(福建山水画家)
许卓然(1885年-1930年5月28日),福建泉州晋江人,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父许培村,清末诸生,秉性刚直,乐于拯弱恤困。许卓然承父风,仁侠尚义,一生追求革命,是辛亥革命和护国运动的功臣,许卓然与孙中山结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1930年5月28日,在厦门太史巷丰益钱庄门口遭暗杀身亡。
吴藻汀(1888~1968年1月),名堃,字藻汀,泉州城区东街菜巷人。近代民俗学家、民间文学家、史学家。抗日战争中,多次用"操打"、"醒余"等笔名在报上发表文章,揭露抨击蒋介石的投降妥协。解放后,多次被评为工作积极分子,曾获文艺创作甲等奖。1955年起,被选为泉州市人民委员会委员,先后担任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福建省委员会委员和泉州市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作家协会福建分会理事、福建省文史馆馆员等。1958年和1961年两次进京,参加中国民间文学工作者协会和全国各民主党派中央全会扩大会,受到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等中央首长的接见。
李光前(1893年-1967年6月2日),原名李玉昆,福建南安人 。生前是世界十大华人富商之一,他所创立的橡胶王国,对世界橡胶业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为当代新加坡和马来西亚、以至整个东南亚地区杰出的华人企业家、教育家和慈善家。一生热衷公益,为中国和新马地区的社会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是陈嘉庚之后东南亚地区最为杰出的华侨领袖之一。
庄长恭(1894年12月25日-1962年2月15日),福建泉州人,有机化学家和教育家,中国现代有机化学的先驱者之一,有机微量分析的奠基人,中国科学院首批特级研究员,1955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的首任所长。一生从事科学研究和高等教育工作,对有机合成,关甾体化合物的合成以及天然有机物结构的研究,作出了大的贡献。
林惠祥(1901年~1958年2月13日),又名圣麟、石仁、淡墨,福建晋江人。我国著名人类学家、考古学家、民俗学家、民间文艺理论家。1926年毕业于厦门大学,1928年毕业于菲律宾大学,获人类学硕士学位。1931年任厦门大学历史社会学系主任、教授。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任厦门大学历史系主任等。他一生留下专著18种,论文和译文70~80篇。
蔡镏生(1902年8月16日-1983年10月24日),生于福建泉州,物理化学家和教育家,中国催化动力学研究的奠基人之一,光化学研究的先驱。1924年毕业于燕京大学化学系。1932年获美国芝加哥大学博士学位。1957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长期致力于能源开发,从事有关催化动力学和激光化学研究工作。50多年来在教学科研领域孜孜进取,呕心沥血,鞠躬尽瘁,对中国实验物理化学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蔡尚思(1905年11月10日~2008年5月20日),号中睿,出生于福建省泉州市德化县浔中镇诗敦村。著名历史学家,中国思想史研究专家。历任上海大夏大学讲师,复旦大学、沪江大学、光华大学、东吴大学和武昌华中大学、无锡国学专修学校教授,沪江大学副校长、代校长、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复旦大学历史学系主任、副校长、顾问。
梁披云(1907年-2010年1月29日),原名龙光,别号雪予,生于福建省泉州市永春县。海内外知名的诗人、书法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曾任全国政协委员、全国侨联常委、华侨大学副董事长、黎明大学名誉校长。他侨居澳门,心系祖国,毕生从事教育事业,深切关怀桑梓教育和福利建设,积极推进社会改革和祖国统一大业,并为祖国经济发展引进外资作出重大贡献。
庄为玑(1909年-1991年),笔名沃若,字文山,福建泉州西街裴巷人,考古学家。厦门大学教授,先后在厦门大学历史系、人类博物馆、南洋研究所、人类学系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一生从事考古、方志学、中外海上交通史研究,发现并参与发掘泉洲湾宋代海船等一批重要文物。编著学术论著8部,撰写论文100多篇。主要有《古刺桐港》等。
李子芳(1910年-1942年),福建省晋江县永宁乡(今为石狮市永宁镇)岑兜村人。早年侨居菲律宾,1927年从菲律宾归国。1932年5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3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红四军和红一军团政治部组织部干事、科长、副部长、部长等职,参加过中央苏区的第四、五次反“围剿”斗争和中央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1941年皖南事变中不幸被俘,被关押于上饶集中营。在狱中任中共秘密支部书记,组织领导了狱中的越狱和暴动工作。1942年5月牺牲于国民党顽固派的反共屠刀下,牺牲时年仅32岁。
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了,如果大家有知道的近代名人,欢迎补充。喜欢就点赞关注小编吧,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