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老牌茶楼排名前十(江门早茶排名)
早茶,岭南文化的重要组分
一盅两件记载的,是南粤生活的百年浮沉
近年在省城,一批百年茶楼结业
幸运楼、云香楼、荣华楼、大同酒家······
茶楼界风起云涌、新旧更迭
今日,我们去回看那些
# 消失在新会的茶楼 #
No.1 叙宾亭
叙宾亭,宣统年间由何荣创办于大新路,是新会开业最早、名气最大的茶楼。在当时新会业界,何荣有“茶楼大王”之称。
清末的房屋大多只有一两层,而茶楼建筑通常可以达到三层或以上,茶楼因此能够在骑楼群中鹤立鸡群,格外引人注目。“楼”的称谓也由此而来。
如今去到大新路和爱民路交叉处,也能看到三层楼高的叙宾亭耸立在路边。茶楼建筑拥有比普通店铺更多更华丽的装饰。遗憾的是,大新路骑楼建筑经过统一粉刷,叙宾亭外立面的纹饰已经荡然无存。
旧时会城有一句俗语:“人生勿近何安兴,识饮识食叙宾亭”。
相传叙宾亭有“三招”:水、点、雅。
水,指泡茶的水,必须用炼丹井或惠泉井的井水。
了解炼丹井的更多:会城三大名井
叙宾亭也紧跟省城的潮流,鼓励厨师创作新款点心,融汇东西,推出星期美点,深受社会各界欢迎。
新会名人莫剑秋曾为叙宾亭作联:
『高处不胜寒,更上一层,纵观玉宇琼楼,今夕可谈风月;
人生此行乐,同说万古,遥指圭云崖南,闲愁尽付沧桑。』
原新会冈州中学校长李淡愚也为叙宾亭题额:
『盆允城中第一楼』
1933年,新会大新路照片
右边可见“大三元”招牌
只可惜未到江会沦陷,叙宾亭已经在激烈的竞争中衰落,最终结业。
No.2 冈城茶楼
冈城茶楼由余亮臣创办于1931年。冈城茶楼原址位于仁寿路公馀别墅对面,就在离叙宾亭不远处。在成立之初,很多本土商人入股了冈城茶楼。
1933年,新会仁寿路景堂图书馆前
左侧骑楼建筑为冈城茶楼,现为清华书城
有了资金支持,冈城茶楼可以代表会城饮食业的最优水平。冈城的海味都是上广州采购,水产则是到江门入货。冈城还有着全会城饮食界最好的厨师,点心师的月薪高达20文。
葵业、陈皮业商人也经常到冈城谈论生意。会城曾有歌谣“嫁娶喜宴叙宾亭,买卖交易到冈城”(待考证)。
1939年4月2日,江会沦陷,日军进驻新会会城,新会县政府迁到双水天亭。
根据新会三青团执行委员林瑞尧回忆,冈城茶楼在抗日战争中也有贡献。当时驻防会城的两名日本军曹,经常到仁寿路冈城茶楼寻欢作乐,调戏女服务员。新会抗日侦查人员精心安排,通过茶楼女招待,成功抓捕两名日军军曹,押到天亭县政府。也因为此事,1944年6月,日寇第一次进犯天亭。
江会沦陷示意图
抗战前,会城有茶楼30多家,农村各镇均有茶楼1-2间。会城沦陷后,茶楼饭店继续开业的只有冈城、瑞琼等6家。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会城开业的茶楼仅剩冈城,瑞琼,大众3间。
1955年8月成立了新会县福利公司,1956年1月成立中国公共饮食公司新会分公司,接管会城14间饮食店,其中就包括了冈城。
同年,冈城进行公私合营改造。在当时会城镇饮食业中,冈城规模最大,拥有最多的职工。
文化大革命期间,受“左”的影响,茶楼被视为资本主义场所。很长一段时间,茶楼只供应普通糕点,普通饭菜,不备茶叶,不设筵席。顾客只能自己服务自己,冲开水,拿碗筷,取食品,烹调技术连年倒退,服务质量也急速下降了。
大新路冈城酒家
1978年后会城饮食业才得以恢复。冈城茶楼搬迁到了大新路10-12号,成为很多人熟悉的冈城酒家。冈城的上头boss,也从会城县国营饮食服公司,变成新会市饮食服务公司。
只可惜冈城大酒家后来不再营业,个中缘由,望知情人告知。
冈城酒家旧址改造前后,结构被大幅度修改
如今冈城位于大新路的旧址,被改造为xx商业城。古色古香的木制格窗搬到加盖的三楼,二楼则是换上大块玻璃,显得不伦不类。尽管外观被大幅度改造,内部还是保留了90年代的茶楼装修。
茶楼风内饰
No.3 三重天
三重天位于爱民路2号,前身是国营“会城小食店”,创办于1958年。
一开始的经营场所只是单层的瓦房,是名副其实“小食店”,经营面积小,但胜在物美实惠。
会城饭店旧照
1973年,经济状况稍有好转,“会城小食店”的瓦房被推倒,重建成为“会城饭店”。饭店楼高三层,可以与马路对面的叙宾亭肩并肩。
虽然经济条件不好,饭店的出品也尽量丰富。除了常规的粥粉面馒头,午市还推出多款碟头饭,偶尔还有西式糕点出售。正因如此,会城饭店拥有一大批忠实顾客,每天生意兴隆,人山人海。
改革开放后,商品经济迅速发展,“会城饭店”乘机摇身一变,成为了“三重天大酒家”,继续深耕于餐饮行业。
三重天最鼎盛的时候,若要摆宴席,需要提前两三个月预定。每桌两百元,多的时候可以摆到上百桌。
1992年三重天大酒家礼品券
随着二十一世纪的接近,三重天大酒家开始逐渐衰落。
2001年,在三重天斜对角的华侨大厦,引进了新会第一家肯德基餐厅。不久之后,“三重天大酒家”变成了大家熟悉的“休闲小站”。而如今的“楼上”号称延续新会三重天美食,人气也大不如前。
三重天现况
从小食店变成大饭店,又从大酒家变回了小食店。
某种意义上,三重天在一个甲子时光内完成了一次轮回。
90年代会城地图
本文介绍的三间食肆,都在位于城中心
图源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
# 后记 #
由于笔者无钱购置时光机,未有机会在上文提及的三家食肆用餐,若文章描述有偏颇,望读者谅解,亦可在下方留言区写下你的修改意见。
受篇幅和能力限制,我们无法完全陈列出新会的所以茶楼。我们在前一次推送中收集到粉丝们的茶楼记忆,回看一下你们的心水茶楼呗。
# 迎宾馆大法好
# 冈城酒家 x 银湖冰室 邪教cp
大新路银湖冰室
# 上过央视的侨景酒家
# 十字街茶楼惊魂
# 北园大酒家 (后来变成烤鸭店)
# 落魄贵族冈州宾馆
# 无名氏茶楼
# 碧贵园
# 双水的芝麻肠粉和烧麦
# 曾经遍布全城的紫荆集团
# 只剩下月饼的华侨大厦
# 二线小茶楼
# 曾经城西的餐饮巨头
# 全城通吃系列
来源:小冈君、冈城碎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