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县养生馆排名前十(全国中医养生馆排名)
清朝康熙御医道儀左侍郎胡克顺像
隋堤之阳,蕲泽故里,壬戌年,癸卯月 ,吾族十一世孙心昌公牵头发起首修宗谱,此乃我胡氏迁入宿地六百余年始得睦族联谊之盛举,全族人倍感钦佩、欣慰!我胡氏原居于山西洪洞县,明朝洪武初年迁至凤阳府宿州古城西四十里(今安徽省濉溪县四铺镇四铺村)。先祖数代单传,孤门独户。明朝末年,克顺公诞辰,为谋生,少年时便前往宿州、颍州、亳州等地拜师从医,悬壶济世,医道高明,美誉渐传渐远,被当朝招至入京都太医院。康熙二十九年,因功劳卓著而受康熙帝颁旨褒奖。
奉天诰命
奉天承运皇帝制曰:褒忠表义,昭代之良规;崇德报功,圣王之令典。特颁恩命,以奖勤劳。尔太医院掌印院使、加一级胡克顺,性资端谨,才识宏通。佐理太医院,恪慎无惭於职守;宣劳政务,夙夜克矢乎寅恭。任用有年,小心益励。崇阶洊陟,历试能勤。欣兹庆典之逢,宜沛恩纶之宠。兹以覃恩,特授尔道仪左侍郎,锡之诰命。於戏!恩推自近,乃弘奖夫崇阶;业广惟勤,尚克承夫宠锡。钦予时命,励尔嘉猷。
制曰:夙夜惟勤,人臣宁遑内顾;伉俪无忝,国常岂靳隆施。锡章服以酬勋,念壸仪之媲美。尔太医院掌印院使加一级胡克顺妻、封淑人吕氏,克勤内德,宜尔室家。眷良臣靖共之猷,赖淑女臣襄之助。爰褒令范,式沛新纶。兹以覃恩,封尔为夫人。於戏!敬尔有官,肃闺门而合好;职思其内,尚黾勉以同心。祗服殊恩,用昭壸德。
康熙二十九年(1690)十一月二十六日
我族历史渊源久远,而远祖世系记载缺失。为便于后世子孙传承续谱,经与诸位族贤考究商讨,决定以克顺公为本宗族一世祖立谱,并以公曾经任职“太医”之圣名,作为本族堂号,即:太医堂。望我族后世子孙记之并相承远传续用。
据碑碣记载:克顺公,行二,配吕氏、续配颜氏孺人,生三子:长子应阳公,任镇江将军,其后裔落籍镇江。次子应亨公,儒学生员,配张氏、续配江氏、漆氏、赵氏,计生四子,长釨、次鈵、三鉁、四锺,驻守四铺祖宅;三子应庚公,任寿春校尉,其后裔定居寿春(今寿县);二百多年来,因我支与应庚、应阳二公后裔查找联络欠缺,望我族后世子孙,注意留心查找,以达全族相聚,共商族务,合修族谱,扬我“太医堂”之族盛誉。
始祖克顺公仙逝后,安葬于四铺街西隋堤老林。二百多年来,我族后人营造林木,岁岁祭扫,并重勒新碑倍加维护,方得墓园树木葱郁之景象。目前,我胡氏长房已繁衍千余之众,成为当地望族。
1982年,十一世心昌公年届九十高龄,在十三世龙钧公的协助下,以清朝雍正十三年和嘉庆十年祖碑为据,精心查找资料,亲自登记整理各支人口世系。经一年多辛苦工作,终于完成首部手抄家谱,分发本族各大支系。
家谱是记载社会文明、家族繁衍、血脉传承的载体,是中华文明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家风祖训发扬光大、教育启迪后人的有效手段,更是睦族联谊、团结奋进的现实需要。当前,欣逢盛世,国运承平,经济繁荣,文化兴盛,编志修谱于中华大地蔚然成风。我四铺胡氏齐心协力,共襄修谱之盛举,委实可喜可贺!
受族贤之意,特作此文为序。
濉溪四铺胡氏(太医堂)十四世 传秋拜撰
二零零零年春月 于蕲泽果传草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