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孚德鞋业有限公司始建于1933年,是由衣中秀出面集资开办的民族企业,旧址在安徽路31号,字号为“青岛孚德号——秀记”,主要生产男、女皮鞋和童鞋。1956年实行公私合营时,鉴于孚德女鞋的独特风格及鞋店多年来诚实守信的声誉,在保留“孚德”品牌的同时成立国营孚德靴鞋厂,同年11月迁入中山路新厂房。“文化大革命”期间,更名为“立新”鞋厂,部分童鞋出口香港并逐步扩大到美国、联邦德国等发达国家。至1977年,累计出口18.84万双。
1978年,经山东省二轻厅批准恢复“孚德”厂名。1980年,企业生产的半高跟女皮鞋被轻工部评为“优质产品”。随着企业生产规模的逐步扩大,新增加馆陶路和北京路两处厂房,1984年又将延安三路212号的市南钟表壳厂、汽车修配厂并入孚德鞋厂,并兴建新厂房1.2万平方米。1986年12月,孚德鞋厂搬迁到延安三路212号。1988年和1992年,企业先后进行两次技术改造,淘汰落后的制鞋设备,引进英国BU公司绷前帮机、绷后帮机、后帮成型机、后腚整饰机、鞋口整饰机、钉跟机、带刀片皮机等16台(套)设备,同时配备意大利产鞋里喷胶机、鞋面帮口打印机、鞋面拉弯成型机、鞋口衬里修剪机等。经过两次技术改造和引进设备,孚德鞋厂产品达到国内同行业先进水平。企业管理也逐渐走向标准化、制度化和规范化,产品适销对路,企业经济效益和知名度迅猛提高。
1988年和1992年,青岛浮德鞋厂先后两次进行技术改造。图为外国专家对引进的英国BU公司制鞋设备进行技术指导
90年代初,为进一步扩大品牌优势,分别与台湾高伸实业有限公司、金士顿鞋业有限公司合资,成立青岛孚高鞋业有限公司、青岛孚士顿鞋业有限公司,主要生产高档男女皮鞋。1992年,为扩大名牌产品优势,将青岛皮鞋一厂、青岛皮鞋材料厂整建制地划归青岛孚德靴鞋厂,组建青岛孚德皮鞋总厂。企业经过近两年的内部调整和兴办第三产业,至1994年已成为一个具有多种经济成分、多种经营形式的多元化经营型的经济实体。同年,更名为青岛孚德实业总公司。1996年,再次更名为青岛孚德鞋业总公司。为适应经济形势的发展和增加新的经济增长点,公司正式规模性地开发和生产“孚德”牌男鞋。1997年,与青岛金羊鞋业总公司强强联合,组建青岛金羊孚德鞋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同时为保护“孚德”品牌和企业将来的发展,公司申请注册“金孚”商标。1998年,企业在同行业中率先通过ISO 9002—1994质量体系认证。1999年,企业拥有职工483人,固定资产原值1790万元,净值973万元,年产量127万双,销售收入6878万元,利税285.3万元。被列入“山东省制鞋企业利税总额百强”企业。
2000年,青岛孚德鞋业总公司进行改制,由国有企业改为有限责任公司。由五个股东出资组建,注册资本1178万元,其中青岛市二轻总公司受政府委托,代表国有持股401万股,占34.04%,代表企业集体持股199万股,占16.89%,企业工会职工持股会代表职工持股554万股,占47.03%,3名自然人出资24万股,分别占1.02%、0.51%和0.51%。企业改制后,不断加强品牌建设,努力提升品牌价值和企业信誉度。“孚德”品牌在同行业“2000年度中国市场商品质量调查”中,被列为“十佳品牌”行列,获“最佳品牌奖”荣誉称号;“孚德”牌皮鞋在2000年“全国真皮标志产品设计大奖赛”中获“真皮标志产品”设计一等奖;2001年“孚德”牌皮鞋被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首批认定为“免检产品”,2002年被中国皮革协会首批授予“中国真皮名鞋”称号。2002年,为进一步拓展企业发展空间,在城阳空港工业园征地4.13公顷建设新厂。2005年5月,新厂区开工建设,拟建新厂房1.6万平方米。对延安三路212号老厂区整体出租,大力发展第三产业。2004年后,品牌经营逐渐成为企业经营发展的主旋律。在南方的温州、丹阳、江都等中国鞋业产业聚集地寻找合作伙伴,共同开发新产品,仅2005年投放市场新产品1200种。
2002年,始建于1933年的青岛孚德鞋业有限公司从延安三路212号(左)搬迁到城阳空港工业园(右)
2005年,青岛孚德鞋业有限公司拥有职工430人,固定资产1586万元;年产皮鞋量144万双,销售收入1.18亿元,利税831万元。拥有“孚德”“金孚”“孚丽尔”三个高中低档皮鞋品牌。“孚德”牌皮鞋先后获“国家免检产品”“中国真皮名鞋”“山东名牌”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