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合肥最繁华的淮河路步行街有一座大宅院,它就是晚清家喻户晓的淮军领袖、晚清重臣李鸿章的故居,来合肥的朋友几乎都会来这里走上一番,来领略一下这位历史上最富争议的晚清第一重臣。
李鸿章故居
李鸿章故居又名李氏家族旧宅、李府、李鸿章府,位于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淮河路步行街中段208号,是晚清名臣李鸿章的家宅,典型的晚清江淮地区民居建筑。
李府
李鸿章故居,总占地面积3500平方米,由李府和淮系展馆组成。李府占地2000平方米,淮系展馆占地1500多平方米。李府由南向北分为五进,依次为门厅、前厅、中厅和走马转心楼。
李鸿章故居碑刻记忆
李鸿章故居是合肥市的“十大景点”之一和市民心中的首选景点,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李氏家族旧址
李府建造历史
李家的祖先由江西迁来合肥磨店,并在此建设的祖宅。清文宗咸丰八年(1858年)8月,太平天国将领陈玉成率部攻克庐州,将李鸿章的祖宅“焚毁一空”。
门厅一进院落
清同治年间(1862年-1874年)开始,李鸿章及其兄弟在合肥广置房产。深宅大院可以覆盖淮河路中段的半条街,时称“李府半条街”。
门厅一进院落
一进院视角
20世纪50年代,李鸿章家族故居临街的部分房产分别被改建成淮河百货公司和其他商店。后面的房屋先是被皖北人民银行和安徽省人民银行使用,后划归合肥市工商银行,被当作了宿舍。1999年9月,李鸿章故居正式对外开放。2005年,在故居的东侧又增加1300平方米的仿古式二层建筑作为展厅,集中展示淮系集团对中国近代的影响,使故居整个面积达到3000余平方米。
前厅
前厅:近代洋务
李府是江淮地区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晚清名人故居。故居前厅布置了“李鸿章生平展”,该展览用大量的珍贵图片与实物展示了李鸿章风云变幻的一生即“少年科举,壮年戎马,中年封疆,晚年洋务”。
晚清重臣李鸿章
李洪章(1823-1901) 字子黻[fú],号少荃,今合肥人。24岁中进士,1862年,以江淮地区的团练武装为基础编练淮军,形成了庞大的准系军政集团。参与镇压农民起义,因功先后任江苏巡抚、两江总督、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成为影响清廷军政外交各方面的关键人物。19世纪60年主办洋务,修铁路、通电报、 创办近代军用和民用企业,建立北洋水师,培养新式人才等,揭开了中国近代史的序幕。对外开展“和戎”外交,代表清放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1901年。卒于北京,后归葬合肥。有《李文忠公全书》。
青少年时期
李鸿章出身于合肥东乡磨店的耕读世家,自幼受严格的传統教育,天资聪慧,勤奋好学。24岁考中进士,从此步入仕途生涯。
淮军统帅
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后,李鸿章受命回乡,后入曾国藩幕府。1862年以团练武装为基础组建淮军,采用西方先进的近代化武器装备,成为晚清国防军的主力,参与了历次反侵略战争。
淮军将领
1862年李鸿章仿照湘军营制组建了一支13营的军队,支援上海,相继参与镇压了太平天国和捻军起义。因军队的主要将士招募自江淮地区,故名淮军。
淮军入上海
国防军主力
抵达上海后,李鸿章认识到西方先进武器的威力,不断更新军事装备,促进了淮军的近代化,逐渐成为晚清的国防主力。
淮军建营制表
淮军布防与边疆危机形势图
疆臣之首
李鸿章凭 借战功和淮军的支持,得到清廷的赏识。“出將入相历四十年,东亚西欧涉九万里”,执掌清廷内政外交实权,成为有清一代极具影响力的代表人物。
洪家大屋
道光年间,祁门人洪炯在县城敦仁里兴建了规镇宏大的洪家大屋,1860年曾国藩率军进入祁门,设大帅府于此,作为两江总督行辕,李鸿章时为曾国藩幕僚,颇受器重。
近代洋务
李鸿章积极参与倡号洋务运动,提出 “外须和戎,内须变法” 的洋务总纲,兴建了一大批近代企业,创立北洋海军,兴学育才,为中国的近代化作出了大胆而富有我效的探索与尝试。
近代企业
为求国强民富,李鸿章创设了江南制造总局、金陵制造局和天津火器总局等军事工业,建立轮船招商局、修建唐胥铁路,铺设电报线等。
马控火车
蒸气机
海防近代化
1874年日本侵略台湾,使有识之士认识到海防的重要性。1888年,李鸿章创建了规模宏大的北洋海军,修造了旅顺口、威海卫等海军基地。
北洋舰队
兴学育才
为培养洋务人才,李鸿章推进科举改革,兴建了各类具有示范意义的新式学堂。开创近代官派留学生的先河,鼓励学生到国外学习西方先进的科技知识。
一生功过在合戎
李鸿章的“和戎”外交,试图通过 “以夷制夷”的策略手段,实现自强所需的安定环境,取得了一定的外交成效,但受制于各种局限,代表清政府签订了众多不平等条约。
合戎外交
李鸿章推行的“和戎”政策,是基于中外“通商之局”的认识和中外力量对比悬殊而提出的,目的在于与列强修好,稳定局势,加强内部改革。
出使欧美
为祝贺俄皇尼古拉二世加冕,1896年3月,李鸿章赴俄访问,并顺道出访欧美各国。此次出访历时近两百天,受到各国礼遇与欢迎,对各国资本主义政体与文明有了更深了解。
秋风宝剑孤臣泪
1900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慈禧太后仓皇出逃。李鸿章临危受命,担任议和全权大臣与列强谈判。次年代表清政府签订 《辛丑条约》,中国从此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辛丑条约”签订
毁誉参半的一生
李鸿章的时代是封建社会的末世,其身上带有明显的时代烙印。李鸿章既忠于传统,又颇具改革精神。无论生前死后都是颇具争议的人物,一百余年来褒贬不一,毁誉参半。
李鸿章家族
李氏家族原本世代耕种,直至李氏父子相继考中进士,才踏入仕途之路。族人“群起相从”,李氏“遂为庐郡望族”。如今,李氏后裔秉承公直、和睦、勤俭的家风,创办工商企业,重视科技教育,积极投身国家建设。
李氏后人
李氏家族自改宗以来,已逾六百余年,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大家望族,后裔遍布海内外,主要聚居在安徽、北京、上海等地。
定远舰的模型
结束语
李鸿章概括其一生为 “少年科举、壮年戎马、中年封疆、晚年洋务、一路扶摇”。作为大清王朝的“文忠公”,李鸿章殚精竭虑地维持和加强清王朝的统治。然而,甲午战争的烽火使他〞一生事业扫地无余”。这是大清帝国的悲剧,更是李鸿章个人的悲剧。
前厅展区视角
毁誉参半的一生
李鸿查曾形象地把清王朝比作“破屋”,将自己比作“裱糊匠”,“裱糊匠”又有何能力去改造在暴风雨中摇摇欲坠的 “破屋”呢?
前厅二进院落
中厅入口
中厅福寿堂
中厅又叫福寿堂,堂高9米,是现存江淮地区最大的晚清私人住宅厅堂。每扇格门上都雕有造型精美的图案,房梁全是斗榫,不用一枚铁钉。
中厅
大梁两头都雕成象头形状,寓意吉祥(象)。正上方的横梁上雕有“佘太君祝寿图”。东西两厢是李氏后人的书房。
中厅屋顶
中厅上方的长几上,摆有古钟、花瓶、镜子,寓意住宅“终生平静”。中厅的正中,四根木柱正好构成一个开间,木柱的左右各为一个开间,加上东西两面厢房,形成了明三暗五的格局,颇具江淮地区富家豪宅的建筑特色。东厢房是书房,房中的博古架为“过桥式”,相映成趣的左右两部分可以重叠吻合。
中厅福寿堂布景
福寿堂视角
这一构思,源于古代阴阳互补理论。左边摆放的楠木书架,正好可以装下一部《二十四史》。
后堂
中厅和小姐楼
中厅和小姐楼则采用复原陈列的形式展现了李家接待客人和家眷们的日常起居生活情况,充分表现了江淮地区的建筑风格。东面的“淮系集团与中国近代化的展览”,则是在丰富李鸿章生平展的基础上开放的,充分揭示了这个晚清历史上最具影响力和实力的集团——淮系集团在李鸿章的领导下,对近代军事、经济、文化以及国防方面所做出的突出贡献。
中厅三进院落
小姐楼与前院中间有道墙,墙中间的门,便是过去人们常说的“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二门了。墙门把小姐楼与外界严密隔开,男子严禁进入二门半步。
三进院视角
走马转心楼
李鸿章墨宝展
李鸿章墨宝展
李鸿章留下大量匾额、对联以及信札等珍贵墨迹。李鸿章的书法作品雄强朴茂,浑厚庄严,在清代书法史上占据重要地位。此次由全国收录的李鸿章墨宝多为难得的珍品,书法造诣较高,具有极高的美学和史学价值。
墨宝鉴赏
墨宝展示视角
牌匾展区
常珍笃祜
牌匾展区
海军公所
不同的牌匾
豫章书院
容德
怡和堂 敦仁堂
过厅作品欣赏
四家进院走马转心楼
游览线路图
小姐楼又叫“走马楼”,是李府女眷住的地方。小姐楼后一进的楼上摆放着古老的绣床、雕花的梳妆台、大理石面的圆凳,床、台、凳都是有着几百年历史的红木家具。屋内一个漂亮的粉彩瓷礅,放在红木梳妆台前。
小姐楼
走马回廊式木楼
小姐阁楼
小姐楼造型为封闭回廊式木楼。楼下正中的一方天井,上承天光,下接地气,迎合阴阳调和之风水学。楼上东首第一间房,是李鸿章幼女菊耦(著名作家张爱玲的祖母)所住,正中则是老夫人所居。老宅有一个后园,始建于故居建成后,是供家眷们休闲娱乐的后花园。
走马楼文创店
络绎不绝的游客
走马转心楼视角
回字型两层木雕楼,面陶七间,上下回廊相通,雕梁画栋。因家眷居住于此,又称“小姐楼”。现陈列《李鸿章墨宝》展览,通过匾额、对联和信札展现直观真实的李鸿章。《清代家居生活陈列》复原了晚清吋期官宦家族的生活起居场景。
李鸿章与招商局
李鸿章与招商局
十九世纪七十年代,以“自强”为旗帜,发展军事工业为开端的洋务运动遭遇资金匮乏的危机,难以为继。以李鸿章为代表的洋务派审时度势,决定转向发展航运、煤矿、电讯、纺织等民用工业,走“求富” 之路以扩大民族经济,进而巩固国防。
李鸿章创办招商局
李鸿章创办的轮船招商局是洋务派创办的第一家民族工商企业,成为洋务运动转型、开始 “求富”之路的标志。招商局积极与外国轮船公司展开竞争,维护民族利益,收回了部分的江海航权。
根植民族产业
更可贵的是,招商局大胆创新,引进西方股份制管理模式和先进的技术、设备,并广招商界专才,实行近代化管理,成为洋务运动 “中体西用”、“以商立国”等开放思想、商战理念的实施典范。
确立官商督办
招商局积累起来的管理经验、资金、人才,在其后十余年间洋务派相继创办的煤矿、铁厂、缫丝厂、银行、保险公司、织布局、电报、铁路等一批近代企业中发挥了重要的示范、引导、带动作用,从而推动中国民族经济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拉开了中国近代化的序幕。所以,招商局开启了一个新的经济时代。
伊敦号
“伊敦〞号轮 (ADEN),蒸汽动力铁壳邮船。1872年10月招商局筹创时向大英轮船公司购得,他是中国近代民族航运业拥有的第一艘轮船,是中国第一艘在国际航线上航行的蒸汽动力商船,由此标志着我国近代航运业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伊敦号视角
“伊敦” 号轮于1856年5月21日下水,由英国南安普顿SummersDay and Co建造。船长257.6英尺,船宽29.8英尺,型深18.5英尺,812总吨,954马力,航速11节。船上的头等舱可以载客112人,二等舱可以载客22人,同时可装载货物590吨。
民族权利收回
招商局历史上的六面旗帜
全面兴办洋务
李鸿章不仅创办了以招商局为代表的近代民族航运业,而且利用招商局先行一步积累起来的资金、人才、经验等资源,全面兴办洋务。1886年招商局督办盛宣怀曾给李鸿章的秉贴中表示要“竭我生之精力、必当助我中堂办成铁矿、银行、邮政、织布数事”。
与祖国同命运
李鸿章故去后,中国社会风云变幻,但招商局一直保持和发扬着爱国、自强的优良传统,与祖国共命运,同时代共发展,国兴我荣,因难我忧,在许多重大历史关头,挺身而出,以国家利益为重,以自身的不断发展为祖国的兴盛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敢为天下先的使命
百年招商局
招商局作为一个百年企业,开民族工商业先河,跨越了三个世纪。如朱镕基所言:“百年民族企业,喜看硕果仅存。
结束语
招商局为李鸿章所创办,成为其办洋务的最得手文字,是洋务运动的代表作。这对于研究中国近代史、研究中国企业史、研究李鸿章这一重要的历史人物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厅大门
李鸿章与招商局展厅视角
正如李鸿章所说:招商轮船,实为开办洋务四十年来最得手文字。
五进院后花园
后院生辉
后门
后院一角
后花园视角
从后院再次转到走马楼,在东侧有一备道,通过备道走廊在东面有一处院落,也就是在2005年新扩建的淮军与近代国防展馆,占地1300平米。
走马转心楼
备道走廊
三进院落
二进院
前厅与中厅院落视角
备道走廊门洞
东进院落
游览线路图
淮军与近代国防
“淮系集团与中国近代化”的展览,是在丰富李鸿章生平展的基础上开放的,共分八个部分,包括前言背景、清代传统国防、淮军崛起、国防主力、近代国防工业、近代军事人才、反侵略战争和结束语。整个展览向人们昭示了淮系集团对近代军事、经济、文化以及国防所做出了重大贡献。
淮军与近代国防展馆入口
玻璃钢摆件
19世纪60年代,李鸿章以庐州地区团练武装为基础组建了淮军,采用了西式装备,参与镇压农民起义与反侵路战争,成为近代的国防主力。展览用大量珍贵的图片、模型与祝频展现其历史印迹。
淮军与近代国防
清代传统国防
清朝建立统一封建集权王朝后,以八旗和绿营为国防主力。陆防上建立边防重镇和防御设施,形成塞防体系:海防上视万里海疆为天然屏障,限制对外交往。清中期后政治日趋腐朽,军备废弛,国防建设停滞不前。
淮军崛起
李鸿章以庐州地区团练为基础组建淮军,伴随着洋务自强运动的发展而壮大,成为晚清军事史上继湘军之后崛起的重要武装力量,是清代军事体制从传统向近代转化过程中承先启后的重要组织形式。
清末火器
国防主力
19 世纪 60年代末,太平天国和捻军起义被镇压,大量勇营保留下来,取代传统的八旗、绿营等成为国防军。李鸿章及淮系成员担任要职。大力提升军事装备,使得淮军超过其他勇营和练军,发挥国防军主力的作用。
近代国防体系
李鸿章的国防思想是以海防为中心,淮军主力部队承担陆上防务,沿海建立炮台要塞等防务,北洋海军承担近海及远洋防务,建有旅顺和威海军港,在北洋地区建立起以环渤海防御国为核心的国防体系。
淮军使用的火炮
火炮
展厅视角
近代国防工业
为了实现洋务运动的“自强”和“求富”目标,李鸿章优先保证淮军装备的升级更新,创办军事工业,以满足国防建设和战争的需要。方解決能源、燃料、交通等向題、还开办了铁路、矿务和电报等。
近代交通采矿业
李鸿章及淮系集团成员创办近代交通、通讯事业,开办矿务、铁路和近代轮船航运,建立起较为完整的近代基础工业体系。
展厅视角
使用过的火炮
近代军事工业视角
展厅环境
近代军事人才
近代化的国防迫切需要近代军事人才,淮系集团成员创办了一批新式军事院校,引进西方先进科技和人才。李鸿章还倡导派遣留学生到外国学习西方先进科技,培养了大批新式人才,投入国防建设。
创办新式学堂
为了满足军事近代化的需要,除了引入外国军事人才琅成理、汉纳根等,淮系要员还建立了各类新式学堂、培养大批近代人オ、客观上推动了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反侵略战争
淮军作为清朝国防军的主力,在历次对外交涉和反侵略战争中,积极备战,直接参与一线战斗,抗击法国、日本以及八国联军的侵略,牺牲巨大,谱写了一曲曲悲社的爱国之歌。
中日甲午海战
明治维新以来,日本资本主义急剧发展使其内在矛盾日益突出,转而积极推行对外扩张政策。清政府此时处于对内教案不断,对外边疆危机重重的局面,日本趁机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
抵抗八国联军
甲午战争之后,列强趁火打劫,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华民族危机大大加深。义和团高举“扶清灭洋的旗帜,掀起了声势浩大的反帝运动。列强借口镇压,组成八国联军侵华,淮军等爱国部队奋起抵抗。
北洋新军兴起
甲午战败后,清廷决心改革陆军军制,采用西法编练新式军队,新式建军运动由此展开。袁世凯担任直隶总督后在新军基础上编练北洋军,聚集大批文武人才,组成日后北洋集团的主干力量。
淮军主力铭军军服/中法战争期间缴获的法军军服
清朝海军军官军服/清朝文官一品官服
淮系展馆记忆
淮军作为精锐力量,曾镇压过太平天国与捻军等大规模农民起义,成为维护清朝封建统治的得力工具。由于独特的政治和军事地位,淮军成为晚清近代化程度较高的军队,驻防东南沿海、西南边疆直至整个北洋门户,为抵御外侮、保卫国防做出重大贡献。
淮系展馆院落
徽派古风建筑
小花园
出口走廊
李鸿章与曾国藩、张之洞、左宗棠并称为“晚清中兴四大名臣”,毁誉参半。从47岁第一次任直隶总督起,李鸿章先后三次出任这一职务,在直隶总督任上,李鸿章经历了人生最风光的时期,创建北洋水师、扩建天津机器局、招商局两次辉煌,一生不可畏不精彩。
文创展厅
纪念品商店
出口屏风山水图
出口
作者:文歌,法名:佳文,字号:逍遥浪子,记者、权威演艺经纪人,非遗文化传播者,民族文化旅游推广大使。
淮河路李鸿章故居地图标记
2023年2月15日安徽·合肥淮河路步行街李鸿章故居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