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末排名前十的机构(育儿嫂机构十大排名)

​继2021年10月15日和2022年9月9日权威机构两次公布19家国内系统重要性银行后,今年9月22日,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了2023年国内20家系统重要性银行名单。​

年末排名前十的机构(育儿嫂机构十大排名)插图

参照国际标准,我国也是从规模、关联度、可替代性和复杂性4个维度共13项指标评估认定系统重要性银行,得分超过100分的银行进入系统重要性银行名单,并按照得分高低分为五组,组别越高表示系统重要性程度越高。

这次公布的名单,与前两年相一致的是最高一级的第五组仍无银行进入,最大的不同是在原有19家银行的基础上新增了一家城商行南京银行。

前两次公布国内系统重要性银行名单后,笔者分别写了《系统重要性银行~~是否真的大而不能倒?》和《系统重要性银行,到底意味着什么?》两篇文章。

年末排名前十的机构(育儿嫂机构十大排名)插图1

​​这一次,我想进一步分析一下:2023年系统重要性银行名单,向我们昭示什么?

一、再次强调这20家系统重要性银行的重要性。这一点可以从三个维度来看:

其一,它们是真真正正的优中选优。

根据监管部门资料,截止2022年末,我国共有银行类金融机构4567家,其中称作银行(含信用社)共计4043家。包括政策性银行3家、大型商业银行6家、股份制银行12家、城商行125家、农商行1606家、村镇银行1645家、农信社548家,以及农村合作银行、民营银行、外资银行、住房储蓄银行84家。

年末排名前十的机构(育儿嫂机构十大排名)插图2

而这次公布的国内系统重要性银行仅仅20家,包括大型商业银行6家(中农工建交邮储),股份制银行9家(招商、兴业、中信、浦发、光大、民生、平安、华夏、广发),城商行5家(宁波、江苏、上海、南京、北京)。从数量上占比看,20家在4043家的占比小于0.5%,可谓千里挑五。

其二,它们在相关排名上都居于前列。

从国内排名看,在8月2日中国银行业协会公布的“2023年中国银行业100强榜单”中,20家国内系统重要性银行除刚入选的南京银行排名21,其它原来的19家国内系统重要性银行就是妥妥的前19名。

年末排名前十的机构(育儿嫂机构十大排名)插图3

从国际排名看,在7月5日英国《银行家》杂志发布了2023年“全球1000家大银行排行榜”中,国内20家系统重要性银行全部进入前100名,也是相当的硬气。

年末排名前十的机构(育儿嫂机构十大排名)插图4

​从股市市值看,根据9月25日的收市情况,20家国内系统重要性银行中19家(除未上市的广发银行外),就是42家上市银行中的前19名。其中,南京分行939.9亿元,列18名(同时也列17家城商行的第5名),高于排名19的上海银行(882.2亿元)和排名20的浙商银行(711.3亿元)。​

年末排名前十的机构(育儿嫂机构十大排名)插图5

其三,整体资产规模大,资产质量占优。截止6月末,这20家系统重要性银行的资产规模合计占到我国银行业总资产的61%,可谓是银行业的半壁江山,从整体来说可以起到“压舱石”的作用。​

年末排名前十的机构(育儿嫂机构十大排名)插图6

同时,这20家银行资产质量也相对较好。它们平均不良率为1.28%、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10.8%、资本充足率15.6%、拨备覆盖率254%,均优于银行业平均水平的1.62%、10.28%、14.66%和206.13%。

年末排名前十的机构(育儿嫂机构十大排名)插图7

二、再次强调系统重要性银行的动态调整。这一点可以从三年以来,相关银行的降级、纳新、排名调整三个维度看:

年末排名前十的机构(育儿嫂机构十大排名)插图8

其一,先看看民生银行的降级及组内排名调整。2021年第一次公布的系统重要性银行名单中,民生银行居第二组第三名。2022年第二次公布的名单中,民生银行就被降级至第一组的第一名,这是三年以来唯一降级的银行。今年,民生银行再被降至第一组的第二名。连年的“降级+组内排名下滑”,是民生银行营业收入及净利润连年不佳、不良率较高、各种监管处罚频频的结果。

年末排名前十的机构(育儿嫂机构十大排名)插图9

年末排名前十的机构(育儿嫂机构十大排名)插图10

其二,看看南京银行的被“纳新”。南京银行之所以能成为系统重要性银行“纳新”第一家,一方面是它地处经济繁荣的江苏,经营稳健,业绩优良,可以看下表及相关分析:

年末排名前十的机构(育儿嫂机构十大排名)插图11

年末排名前十的机构(育儿嫂机构十大排名)插图12

​另一方面,南京分行在前面所述的各种排名​均在21名以内,除去浙商银行,妥妥的就是20名以内,而且还有一个特别关键的指标就是它的资产规模已迈入2万亿的大关,这个看上去也是国内系统重要性银行的门槛。相关银行即使降级或组内排名下滑,但没有被移除名单,规模大就是一个关键因素。​

其三,看看相关银行的组内排名升降。三年以来,系统重要性银行的排名升降主要体现在第一组。

一是光大银行、江苏银行在小组内排名不断上升。光大银行胜在经营稳健,一步一个脚印,前面的银行一下滑它就自然升位;而江苏银行则胜在这几年业绩突出,即使疫情三年,营业收入和净利润的增长也是相当厉害(见下表)!

年末排名前十的机构(育儿嫂机构十大排名)插图13

二是广发银行小组内排名不断下降,北京银行小组内垫底不动。广发银行自从2017年因“侨兴债”被银监会开出史上最大罚单7.22亿元后,业绩一直大幅落后于规模相近的银行,特别是2022年居然净利润负增长11.15%,不良率大幅上升0.23个百分点,不仅一直没能实现上市目标,而且小组内排名连年下降。北京银行则是几年来业绩平平(见下表),虽然在资产规模上还是“城商行一哥”,但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已被江苏银行超过,市值更是被被宁波银行、江苏银行超过,连新贵的南京分行一入列,就直接插队在它前面!

年末排名前十的机构(育儿嫂机构十大排名)插图14

其四,为什么相关银行如浙商银行、渤海银行、恒丰银行没能进入系统重要性银行名单?在中国的银行体系中,12家股份制银行因为可以全国设立网点且机制灵活,而形成一个举足轻重的板块,其总资产、净利润仅次于大型商业银行板块,而强于城商行板块和农商行板块,资产质量水平也是一样。但12家股份制银行中,却有浙商银行、渤海银行、恒丰银行未能进入系统重要性银行名单,原因可能有两个方面:

一个是规模问题,即表内外资产余额,该指标权重为 25%。2023年的20家系统重要性银行,资产规模均在2万亿元以上,而南京银行2021年的资产规模只有17489亿元,2022年底刚刚达到20595亿元就被纳新。至于2020年底浙商银行资产规模超过2万亿元没被纳入名单,应该是其它指标不够硬;而同期的宁波银行资产规模未达到2万亿元却被纳入,应该是其它指标太好啦而被特例。像渤海银行、恒丰银行至今资产规模也没有达到2万亿元,规模这一关就过不去。

二是客户数量和境内营业机构数量,该指标权重为 6.25%。截至2021年3季度末,12家股份制商业银行网点总量14857个(包括社区支行)。从下图所占比例看,恒丰银行、渤海银行、浙商银行的网点数是远远落后于前9家股份制银行的,这方面肯定是失分的。

年末排名前十的机构(育儿嫂机构十大排名)插图15

同时与客户数量关联度最大的就是经营业绩,特别是营业收入和净利润。下面是浙商银行的业绩,其中净利润一直弱于南京银行;而经营规模小、不良率偏高、业绩欠佳的恒丰银行、渤海银行,其整体情况就更弱一些啦!

年末排名前十的机构(育儿嫂机构十大排名)插图16

三、强化系统重要性银行名单制度是适应国内外形势发展的要求。

其一,对标国际标准。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金融稳定委员会(FSB)于2011年7月21日圈定了28家具有“全球系统重要性的银行”,并对其实施1%~2.5%的附加资本要求,以避免金融危机重演,再度绑架了政府和普通纳税人以及引爆全球经济和金融系统一系列的负面效应。这就是所谓“大到不能倒”金融机构的来历,后来它们也被称为“系统重要性银行”。

年末排名前十的机构(育儿嫂机构十大排名)插图17

从金融稳定委员会(FSB)提出“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名单的初衷看,就是为了强化对大银行的监管。所以,与其说是“大到不能倒”,不如说是“大到不能倒改革”。即明确两个目标:第一是减轻道德风险,第二才是减轻系统风险。其管理要点就是:提出标准约束,强化监管,及时调整名单。2022年11月,FSB发布了2022年版的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名单,增至30家。2011年,国际化程度最高的中国银行最早入选,随后,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分别在2013年、2014年和2015年入选。

年末排名前十的机构(育儿嫂机构十大排名)插图18

其二,有效应对国内金融乱象。近几年,新冠疫情、俄乌战争等大大小小的事件发生,导致国际经济动荡。而银行作为经济活动的“晴雨表”,也在经受包括供给侧改革、新冠疫情、部分西方国家“去中国化”等方方面面的考验,导致银行业违规案件增多、多家村镇银行不能及时取款等诸多金融乱象。为此国家不仅加大监管处罚力度,加快中小银行的重组,而且适时推出系统重要性银行名单制度。

一是加大对银行业的处罚力度,有效制止道德风险。仅2022年上半年,金融监管总局系统针对银行业金融机构及从业人员就下发罚单1928张,罚没金额累计达11.4亿元。虽然与2022年同期相比,罚单的数量有所减少,但被罚金额却出现较为明显的增长,增幅达到40.74%。从被处罚缘由来看,违规发放贷款、贷款管理失位、员工管理失控为主要问题。

年末排名前十的机构(育儿嫂机构十大排名)插图19

二是加快中小银行的重组。近年来,河南4家村镇银行和安徽1家村镇银行储户不能取款,包头银行因大量不良贷款被破产重组、一些城商行、农商行、村镇银行因经营不善处于高风险状态……在政府指导下,四川银行、辽沈银行等整合省内规模较小、资质较弱的机构,实现了“抱团取暖”;恒丰银行等通过引入战略投资者注入资金和增信,用改革重组方式处置了重点风险;蒙商银行则是通过发起设立新的银行,并收购承接原包商银行总行的业务和内蒙古自治区内资产负债的模式进行重组。这些举措,都有利于化解地方金融风险。

年末排名前十的机构(育儿嫂机构十大排名)插图20

三是建立系统重要性银行名单制度。在加大对银行业的监管和处罚力度,有效防范道德风险之外,建立系统重要性银行名单制度,指导规模大、影响力广的大银行一方面对业务扩展过快、信贷集中度过高、复杂性过高等行为进行风险预警;另一方面通过额外实施0.25%~1.5%的附加资本要求,使其建立健全自救机制,提高自救能力,落实自救资源,从而让大银行成为经济和金融稳定的“压舱石”。这样,即使有小的银行出现风险,也不会对社会及经济活动造成较大伤害。

需要指出的是,我国实行的系统重要性银行的监管要求略低于FSB的标准。比如我国对系统重要性银行额外实施0.25%~1.5%的附加资本要求,而FSB的标准是额外实施1%~2.5%的附加资本要求。同时,《银行家》杂志评出的“全球1000家大银行排行榜”主要是根据各家银行的一级资本、盈利能力等指标排列的。但从全球影响力来看,即使是位列“全球1000大银行排行榜”前四名的中国的“四大行”,仍与摩根大通、法国巴黎银行、花旗、汇丰有较大差距。看看下面的“全球银行20强”,再看看前面的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的分组,便一见可知。

年末排名前十的机构(育儿嫂机构十大排名)插图21

四、两点小结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总结为以下两点:

一是建立系统重要性银行名单制度,对其监管要求高于对其它银行的要求,指导其身强体健,以确保其“大而不能倒”。这体现了国家对于关乎国计民生的银行业高度重视,对社会,对企业,对老百姓,都是一件大好事。

年末排名前十的机构(育儿嫂机构十大排名)插图22

二是这20家国内系统重要性银行是我国4000多家银行中最举足轻重的银行,规模大,经营水平总体占优,值得社会和老百姓信赖。但如果精益求精的话,这20家银行的优先顺序是:第四组>第三组>第二组>第一组。大家也可以根据其每年名单及分组的动态调整,体会相关银行经营管理的起起伏伏。

最新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站长邮箱:12125980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