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城古城排名前十(遂城古城遗址)

按徐水县志记载张华村是晋朝的文学家、政治家张华的家乡,村东原有张华之墓,村名即是为了纪念张华而得名,张华是谁呢,他是西晋的名臣,最高曾任朝中司空一职。另外张华还是西汉留侯张良的十六世孙,唐朝名相张九龄的十四世祖,不过让成哥纳闷的是按县志村南还有刘伶墓,村西也有杜康墓,为啥不纪念他俩而叫刘伶村 杜康村呢,原因很有可能因为张华确属是本地的。

遂城古城排名前十(遂城古城遗址)插图

首先成哥考察了张华村村东的遂城遗址,没想到在遗址中竟然裸露着一些森森白骨,让人看了毛骨悚然,可想而知当时的战争一定非常惨烈,就连战后尸骨都没有被收走,或者直接就地掩埋,成哥感觉这具尸骨来自失败的敌对一方可能性更大。但这些白骨到底是来自于北宋的遂城抗辽战役呢还是来自于战国时期的燕赵之争呢,已经无从考证,只能留给专家来继续解答

遂城古城排名前十(遂城古城遗址)插图1

张华墓和刘伶墓都是乾隆年间时任知县谢昌言发起重修的。位置原来在村东,墓前有乾隆年间重修墓碑一通,两墓直线距离大概1里地左右,离着遂城古城遗址很近,现在已经看不出具体位置。根据解放初期的调查记录,张华墓,封土不是很大,直径4米,高1.5米,1982年村民建房,取土,张华墓遭到破坏。2019年,村中在一口古井中清理出清乾隆时期知县谢昌言对张华墓的重修残碑,只不过只有碑冠部分,后面写有邑侯谢三个大字,可以确认就是乾隆年间重修的张华墓碑,证明张华墓是真实存在的,但是村西的杜康墓更多的是老人口述,并没有什么真实证据。目前杜康墓证据最多的还是离这里几十里地的顺平康关村,村内有杜康塔,传为杜康墓。

旧县志里记载:土人倔之见墓中四壁绘书,苑有生气,盖茂先生之精灵,耿耿所致,则此地之墓较真,况又有张华村最近,刘伶坟与当年荷锸之事相合。又载:张华与伯伦友善,伯伦自沛上数千里访张华于此地,后卒遂葬此,迄今两墓相望。说明张华墓和刘伶墓可信度还是很高的。既然已经找不到张华墓和杜康墓,我们去看看刘伶墓。

遂城古城排名前十(遂城古城遗址)插图2

到达刘伶墓之前我们先了解下刘玲本人,刘伶西晋时期沛国人,字伯伦,“竹林七贤”之一,刘玲墓碑中载:刘玲曾为建威参军,曹氏父子好为巧诈,窃取神器(窃取皇位),司马氏尤而效之,等伦纪于鸿毛,视富贵可术取,天下糜乱,狂澜莫挽,刘玲抱匡济之才,蒿目时艰,然位不过参军,无奈“方捧成槽,衔杯漱醪(劳)”,借杯中之醇醪,浇胸中之块垒,终日沉迷醉乡。刘伶赋性放达,好酒,每出必携樽榼(酒器),且令人荷锤从之,曰:死便埋我。后不远千里来到武遂,善访张华。张华遂以当地佳酿款待。刘伶饮罢,赞为琼浆,并欣然命笔,写下《酒德颂》一文,表示他最憎恶的人,就是那些礼法之士,笑礼法之士是微小的虫子。成哥开玩笑的说刘伶之人是空有才华而郁郁不得志之人,主要还是酒量惊人,闻名于世。

刘伶爱酒人人皆知,喝酒他说第二没人敢说第一,当地还流传着一个关于刘伶的小故事,说刘伶不远千里来到遂城县(徐水),投奔挚友张华而来,当时徐水比酒乡还高以及别,号称醉乡,大小酒坊若干,刘伶来到醉乡以后那是美坏了,因好酒太多,几乎天天换着样的喝,这一日,刘伶又到一家新酒馆,进店就喝了两大碗,喝完连胜称赞好酒,又找小二要第三碗,这时酒家不干了,上来说“我的酒,虎饮一碗山中醉,龙饮两碗海中眠,三碗你要喝下去谁来帮我付酒钱。刘玲说:“我东西南北都喝过,也没把我醉半天,喝你一碗中山酒,还能把我醉几年。酒家无法答复,只能端上第三碗,喝完刘伶晕达拉胡就回家了,当时刘伶还借宿张华家,到家便不省人事,连着三天三夜都没醒来,张华以为刘伶醉死了,就买了棺木给厚葬了,三年后店家前来要酒钱,张华说,把人都醉死了,你还敢要酒钱.酒家一听说我的酒,一碗千日醉,他喝了三碗要睡三千天。张华一听原来是这样,就赶紧派人把刘伶挖了出来,打开棺木后,刘伶便醒了过来,对这张华说,长兄,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呢。众人哈哈大笑,都夸刘伶好酒量。这个故事说的有点夸张,但是刘伶最终在醉生梦死中长眠醉乡徐水。

遂城古城排名前十(遂城古城遗址)插图3

刘伶墓又称“刘伶孤冢”,是徐水旧八景之一,经常有骚人墨客,达官贵人到这里游览,所以墓碑中还描述,乾隆年间,谢昌言任安肃县令,第二年,他到遂城出差,顺便考察了刘伶孤冢,当时他发现刘伶墓倒塌严重,就马上请当地读书人孟良栋带头捐款修缮刘伶墓。并建了酒德亭,亭子名字就是沿用的刘伶的《酒德颂》中的酒德二字。

遂城古城排名前十(遂城古城遗址)插图4

以下配有刘伯伦墓新建酒德亭碑记正文和译文,成哥不在过多介绍,这次张华村探秘到此结束,视频可以看下成哥的空间,更加详细。感谢朋友们支持。

遂城古城排名前十(遂城古城遗址)插图5

正文:(清)谢昌言

今古之言规行矩,动止不失者,推宋儒为最,而伯伦得放达自高,礼法所不得而绳也。余尝譬之书法:宋儒,则帖中之颜柳;而伯伦,则怀素也。又尝譬之文章:宋儒,则文中之韩欧,而伯伦,则蒙庄也。善书者,既肖乎颜柳而又参之以怀素,则用笔乃生新;善文者,既熟于韩欧而又进之以蒙庄,则气象便变幻。然则立品者,由宋儒而精之,更运以刘伯伦之旷达,乃能与世推移而不流于拘牵。

伯伦生于晋,本沛人也。志载其与张华善,访之而卒于此地,遂葬焉。余读其酒德一颂,戴天席地,轻世肆志;更观其“荷锸便埋”一语,一若置生死于度外,而唯酒是耽,不可须臾离者。迄今安肃人善饮,或以为伯伦氏之流风,而古今亦遂共以酒人目之。余意窃以为不然。

自汉季式微,曹瞒父子好为巧诈,窃取神器,司马氏尤而效之。等伦纪于鸿毛,视富贵可术取,君臣、父子间有戒心焉。其后遂渐积为风俗,天下靡靡,狂澜莫挽。

伯伦抱匡济之才,蒿目时艰,然位不过参军,手无尺寸之柄。欲大声疾呼,痛哭流涕,又虑直言贾祸,于是不得已而逃于酒,借杯中之醇醪,浇胸中之块垒,终日在醉乡中。而世道之沉沦,总置之不议不论。盖其品,似卫伶之执龠秉翟,而并不露榛苓美人之思;其心,同孤竹之采薇行歌,而并无命衰安往之词。世人不察,指为酒人,几使伯伦叹千载下不得一知己也。

余治安肃之明年,因公至遂城,访伯伦之遗迹,见孤冢倒塌,将为种麦之场。因谋之孟生讳良栋者,使之倡首聚资。购工封土,又杂植翠柏数十,并结亭于前,牓曰“酒德”,仍伯伦旧也。 

于时,凭眺四望,瀑河绕其北,朗峰诸山环其西,东南皆村墟,碧绿交荫田畴,每每揽青葱嶙峋之形,听樵歌牧竖之语,直觉伯伦之高旷,呼之欲出。韩子所谓“事有旷百世而相感”者,余亦不自知其何心也。彼肃人好饮而自附于伯伦也,是犹未学书者而遂摹怀素,未学文者而遂拟蒙庄,其不流为牛鬼蛇神也几希。余重悲伯伦之志,而并以告肃之人士:使知无伯伦之高品,宁言规行矩,动止不失焉,可也,慎毋妄托于伯伦,而并重诬伯伦也。

其捐资姓氏例得刻于碑阴。

大清乾隆二十三年

碑文译文:今古言行规矩、举止不偏离者,首推宋代理学家程颢、程颐兄弟和朱熹等人为最杰出。而刘伶只适合于豪放豁达而自我高看,于礼仪法度而所不适合约束。我曾经将之比喻为书法,宋代名儒犹如法帖中的颜真卿、柳公权书法作品,而刘伶则如怀素书法作品。又曾经试着比喻为文章,宋代名儒犹如文章中的韩愈、欧阳修的文笔,刘伶则如庄周文笔。善于书法者既相似于颜真卿、柳公权又参杂有怀素风格,其用笔于是生动而新奇;善于作文者既娴熟于韩愈、欧阳修风格,而引进以庄周风格,其文章气象于是变幻无常。然而树立品格者,由宋代名儒而精彩了这一点,加上运用以刘伶的开朗豁达,于是能引领世界前进、变化或发展,而不流于拘泥现状。

刘伶生于晋朝,本是沛国(今安徽宿州)人。地方志有记载他与张华交好,因造访他而逝世于此,于是就被安葬在这里。 我读刘伶的《酒德》一篇颂文,发现他顶天立地,藐视世俗,随心纵情。更加赞赏他“荷起铁锹便埋葬了事”一句,好象他已置生死于度外,而只有饮酒才是值得耽心,不可片刻离开的。至今世俗酷爱饮酒,或许是以为刘伶所流传下来的风尚。而古今也于是均以好酒的人来看他,而我的意见是私下以为并不是这样的。

自从汉朝由兴盛而转衰落,乃曹操父子善于机巧诈伪,窃取了其帝位。司马家族仿效其败坏的行为。将伦常纲纪等同如鸿毛,把富贵视为可用权术去夺取。使得君臣父子之间,开始有了戒心。其后逐渐相沿成习,使得天下萎靡不振,且狂澜不再可力挽。

刘伶抱有匡时济世之才,极目远望,看出了时世的艰难,然而其职位只不过一介参军,手中无尺寸之权;想大声疾呼,痛哭流涕,又顾虑直言会自招祸患。于是不得已而逃避于饮酒,借杯中的美酒,消除胸中郁结的不平和愁闷,于是整日里沉没在醉乡之中。而对于世道的沉沦,总是置之不予议论。 因其职位好似春秋战国时期卫国的司乐官伶,左手执拿三孔笛,右手持着野鸡尾羽,然而并不会显露出榛子、莲子和美人的思念。《诗经•北风•邙风•简兮云》云:“左手执三孔笛,右手持野鸡的尾羽。”“山有榛子,湿有莲子,说在思念着谁,乃是西方美人。”其心犹如孤竹君的《采薇》,那边走边唱的歌,然而却没有命运衰微,行将往何处之叹。世间的人不会察觉,而视他为好酒的人。几乎使刘伶笑话千年以上,一直没有知己。

我任安肃县令的第二年,因公事到刘伶墓的所在地遂城,顺便察看刘伶留下的遗迹,只见刘伶孤墓已经倒塌,将要成为种麦的田地。于是,我就与当地的一位叫作孟良栋的读书人商量,请他为修葺刘伶墓带头捐款。捐款以后,请来民工,为刘伶墓封土,墓周围又种植了几十棵翠柏,还在墓前构建了一个亭子,在亭子的匾额书写“酒德”两个大字,沿用的是刘伶的《酒德颂》。

登高四处远看,只见北面有境内的瀑河环绕;往西远望,狼牙山群峰耸立;东南方向都是村落,树木交错成荫,农田的庄稼茁壮。揽山川之形胜,抚郊野之青葱,听樵歌牧竖之语,直觉伯伦之高旷,呼之欲出。虽然与古人生活的时代相距久远,但心心相印,见解相同。某些喜饮酒的安肃人,把自己归于刘伶一类,这就好比还没学书法,就临摹怀素的狂草,还没学写文章,就仿效庄子文章的汪洋恣肆。这样的人,不进入荒诞行列的,极为罕见。再次感觉刘伶人生的悲壮,并要告诉安肃的百姓,使大家知道刘伶的品格和人生。要做言规行矩,动止不失之人,不要认为自己爱喝酒就认为具有刘伶之品行,这是对刘伶的不尊重。#张华墓#张华村来历#刘伶墓#杜康墓#徐水张华村

最新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站长邮箱:12125980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