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篆刻教授排名前十(洪鑫鑫书法篆刻)

书法篆刻教授排名前十(洪鑫鑫书法篆刻)插图

纵观整个中国印学史,很少有篆刻家能像乔大壮那样,在章法上运筹帷幄,布阵列将,奇招怪招,险象环生。他的古玺印初看起来,排列错综,奇变横生,令人眼花缭乱,犹如京剧舞台上的一场激战,读之惊心动魄。细析可知其结构之奇,有如出土的古代象形文字,高古深奥,令人赞叹。本文结合乔大壮的人品、习性、才气,拟对其古玺印特色进行一番挖掘与探索。

乔大壮(1892-1948年),本名曾劬,以字行,亦字壮殴,别署伯戢、劳庵、桥瘁、瘁翁、波外翁等;斋室名波外楼、酒悲亭、永夕室。其先世由浙江绍兴迁居四川华阳(今成都),遂为成都人。祖父乔树棍官至学部左丞,以文学名宦称于世。

乔大壮髫龄即受祖庭严训,诵经读史、博习诗文,得祖父及清季名宿顾印愚亲授,在经史、古文、书法等方面打下坚实的基础。因侍祖父于京都,得与一时名流相接触,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其声名早播于艺林。

后人学北京译学馆,深得外文教习辜鸿铭器重。1915年至1919年,乔大壮供职于北洋政府教育部,与鲁迅对桌工作四年,深受鲁迅思想影响,又供职于北洋政府土地局、经济部、监察部等,1927年,赴南昌跟随周恩来工作。

乔大壮曾于中央广播电台开设《书法概要》讲座而大获时誉,始被延聘为中央大学兼任教授,讲授书法。徐悲鸿执掌中央大学艺术系,乔之篆刻素受徐氏激赏,故又复受聘为中央大学艺术系兼任教授,讲授篆刻。

受许寿裳推荐,乔大壮于1947年赴台湾,教授于台湾大学中文系,讲授古典文学。许氏被人暗杀后,乔大壮不满当局所为,兼被流言伤及,心情抑郁。他集才华、博学于一身,而未能实现自身抱负,加之为人蕴藉敛抑,遂于1948年自沉于苏州梅村桥下。

书法篆刻教授排名前十(洪鑫鑫书法篆刻)插图1

乔大壮为一代博学奇才,通经史诗文,尤于词学研究精深,唐圭璋誉其为“一代词坛飞将”,徐悲鸿也以“词宗”尊之,为其造像,题云:“二十七年岁始,为吾乔大壮词宗造像。”乔大壮与鲁迅、陈衡恪、许寿裳、徐森玉、张大干、溥心畲、徐悲鸿等相与友善,时常切磋艺事,文书笔札名重一时,著有《波外乐章》二卷,《波外楼讨》二卷。

1948年3月,乔大壮接任台湾大学中文系主任。4月,国民党政府教育部要乔大壮去部供职,从事反止学生运动的教育部顾问一职,被乔大壮拒绝了。暑期,乔大壮回经上海到南京,住在学生蒋维崧处,7月2日又返回上海。家人觉得他言行异常,相侍左右而寸步不离。他同次女乔无疆作彻夜长谈,说道:“一个人活在世界上,应对社会故出有益的贡献。我是一个大学教授,却连自己的生活也解决不了。这个社会所允许我做的只能是参与内战,对国家不利的事我宁死(也不做),岂能为吃饭而行不义?”7月3日午饭后,乔大壮假装午睡,乘家人不备悄然而出,去了苏州,在梅村桥下自沉于水,年仅57岁。留绝命诗一首:

白刘往往敌曹刘,

邺下江东各献酬。

为此题诗真绝命,

潇潇暮雨在苏州。

乔氏祖孙三代皆沉于水。乔大壮自号“桥瘁”、“波外翁”,似乎早就暗示了什么!有人好奇他为什么死?一、他一生经历过无数职业,只有一个职业他视同生命,教授;二、妻子走了,家扔给他一个人了;三、国共态势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乔大壮在古典文学,诗词,书法篆刻等方面均有精深的造诣。尤其是诗词,沉郁缠绵,幽宛谲丽,直追唐宋。词学大家唐圭璋誉乔大壮为“一代词坛飞将”。

乔大壮书法,寄文学情趣,以诗、词、骈文而养之,从不以书家自矜。他的书法出入晋唐,又因为篆刻深究古文字,摆脱了千篇一律的模一家而自以为成格的匠气,寓统一于变化,融学问于其中。显得潇洒质朴,神完气足,章法安排得错落有致,行气不板不滞,把字写活了,表现出旷逸不群的书卷气。乔大壮书法如其为人,方正、庄重,一丝不苟;书写时倾尽心力,认认真真,绝无当代为文艺者的猖狂、嚣张。他本是当时最杰出的词人,但他隐匿了狂傲的一面,通过艺术展现给你的是翩翩君子。

书法篆刻教授排名前十(洪鑫鑫书法篆刻)插图2

书法初学徐浩、虞世南,秀逸清淳,寓刚于柔,深为同道所推重。其性格高傲孤芳,酩酊放歌,酒酣纵议,又刚正不阿,好打抱不平,与其印“狂篇醉句”(图2)如出一辙,为人与众不同,影响到篆刻上(又有依托其书法秀逸清淳,清刚绝俗的一面),喜好古玺闲章,即有觑幽刺怪、奇招横生的面貌。

观其印风,一方面,字字求奇,方方术变,奇招重迭,机杼暗藏,具有相当强烈的视觉效果,令人惊心动魄;另一方面,喜黄牧甫锐利挺拔的刀法,用陡峭光洁的典雅格调来表现古玺印,常以多字闲章来创作古玺印,章法突出“方寸之内,气势磅薄,动静冲突,对比强烈”的效果。乔氏将高傲的人格、陡峭的刀法、奇险的章法融为一体,真是鬼斧神工,神韵兼具。

乔大壮篆刻艺术的突出成就在于将“三代文字,古万方数据玺章法,陡峭刀法,多字闲章”四者结合,通过不断创新,将古玺类印章推到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境界,取得了古玺印的最高成就。探其成因有:

(一)字法奇特

乔大壮印章字法奇特,他的印文字选用非常广泛,玺文、金文、铭文、权量、小篆、缪篆无所不用。李天马日:“先生(乔大壮)篆刻,融合两周,以金文入印,超然出牧甫古玺之外”。

(二)刀法与章法的反差

乔大壮之女乔无疆在《乔大壮印集・后记》分析道:“对于用刀,他(乔大壮)欣赏黄牧甫冲刀的凌厉无前,同时也发现猛利之极就会有伤韵致,为此而刻过许多小印,训练出下刀准确的短冲刀,从印文线条上表现力度,显得提拔和雅洁。”乔大壮欣赏黄牧甫冲刀的凌厉,在章法上抛弃平稳、典雅的风格,追求鲜明独特、反差强烈的布局。刀法反映了他外型的温恭谦挹,躁动不安的章法显露出他内心世界的狂狷激荡,二者的反差体现在一方方古玺印式中,形成最具特色的“乔大壮印风”,他这种性格的两重性,很难在印学史上找到志同道合者。

(三)章法的奇险

在乔大壮的作品中,最能代表他章法上奇招险着的是多字闲章。自由驰骋的章法布局最能抒发他狂狷激荡的性格。多字的闲章与诗词文句的意境,通过古玺印的伸缩挪移、离散聚合、穿插迎让、增减其变等手法,方寸之间体现出形式美和意境美的一致。曾绍杰述评他的印云:“盖一印之成,直抒胸臆,充其文字者十之二三,计章法者十之六五,迨其奏刀,一二而已。”

二、乔大壮古玺印特色

在乔大壮众多的篆刻作品中,古玺印无疑最具特色。乔大壮喜好大篆、古籀,同时又为“三代”时期古玺印的古朴大气所倾倒。乔大壮充分发挥自己在章法上的多种奇特布局手法,将古玺印天真奇肆、神出鬼没的变化与大篆、古籀自然随意的开合、曲直、穿插、迎让等特点融为一体,并融人自身品格、性格、嗜好,形成以下特点:

(一)简约自在,空灵流动

古玺印大量流行于诸侯称霸的春秋战国。其时文字尚未统一,尤其在古玺印的布局中,更为突出。乔大壮常用的手法是对原文字进行增减,以章法的需要将文字或简化或增繁,形成简约之美,追求空灵之动感,如名作“日庚都萃车马”。乔大壮在古玺印创作上紧扣简约之美,追求方寸空间中的自由、空灵与流动,将古玺印的视觉之美推向一个更高境界。如“曾克蛹”(图3)利用伸缩挪移手法。

书法篆刻教授排名前十(洪鑫鑫书法篆刻)插图3

将曾克师逼边一伸一缩,各自形成左上右下的空虚,“克”字简笔虚划,空灵流动的布局与小周坚实的边框联成鲜明对照,耐人寻味。“寿石堂”(图4)章法上实下虚,“寿石”二字中问增三点。

使上部严实慎密而中下部大片留白,三个“口”呈“品”字形,与布局疏密相一致,“寿”字下部的曲线笔划使全印生动有趣。

(二)貌似杂乱无章,实为平中寓奇

乔大壮留存的古玺印中,有大量的多字闲章,在章法布局上采用大量参差错落的斜笔,犹如布陈列将,像京剧舞台上的“龙腾虎跃”,在视觉上仿佛有点杂乱,有“闹哄哄”的感觉。细分析则感其构思之巧,用心良苦,奇变迭出,险象连环,如“爱晏平仲程婴与之同名”(图5)一印,十个字的。

书法篆刻教授排名前十(洪鑫鑫书法篆刻)插图4

重分三列,由于大量线条的挪让、伸缩、增简、穿插以及较多的笔划粘连,使得印章动静相参,令人目不暇接。又如“百世以侯圣人而不惑”(图6),字形化成多种形态的几何图形方形、三角形、圆形等。

密布于全印之中,犹如舞台上“天门阵”的亮相,千姿百态。细分析,浓重装饰的笔划,几何图形参差呼应的布局,奇趣而生动。这种大胆的创新,在古玺印中也不常见。

(三)奇招创变,险中求胜

常言说,书如其人,其实印亦如人。乔大壮外表温恭谦挹内心狂狷激荡的双重个性,在古玺印中表现得淋漓尽致,他的代表作“狂篇醉句”(图2),“狂、篇、醉”三字平正,“句”字如一长矛斜刺,直插中心,既险又奇,但三字密不透风,严实包围,化去了险(斜)招的突兀。印面文字的巧妙设计,又使人想到“使酒骂座”的典故。又如“须髯如战”(图7)。

书法篆刻教授排名前十(洪鑫鑫书法篆刻)插图5

“须”字的安排可谓巧夺天工,是一般印家想都不敢设想的,除了线条多变,一个字中三横重叠的平直,五条曲线极具动感,反差强烈。“战”字与“须”字斜势上接,“如、髯”二字斜角相望,“髯、如、战”三字密而靠左下,“须”字疏而占三分之一印面,犹“三英战吕布,吕布虚幌一枪,退阵而走”的画面。初一看,章法布局惊心动魄;细一辩,险中寓巧,奇趣无限。

(四)几何图案的呼应与装饰

历代古玺印大量采用玺文、金文、铭文等象形文字,故而章法布局中经常出现几何图案与装饰性笔划,使古玺印面更显灵动奇趣。乔大壮在古玺风格的创新中,更是将这一技艺发挥得淋漓尽致。其手法有:

1.注重几何图形的穿插“颂橘庐世谛文字”(图8)中的三角形、半圆形、小方块的错落有致使印面如京剧舞台大。结局的亮相,奇趣妙生。又如“曾克蛹”(图3)一印,既有文字的笔墨韵味,三字如三个不同的人,一如小丑,一如老翁,一如仕女,形态各异,生动可爱,加上刀法与字法的反差,妙趣横生。

书法篆刻教授排名前十(洪鑫鑫书法篆刻)插图6

2.注重装饰奇趣“但今纵意存交尚”(图9)中装饰性笔划的穿插吸引眼球,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壮殴”(图10)一印,更置两处三角形装饰,左右呼应,在众多的斜析线交叉中,起重心稳定的作用,大胆而险胜。

3.注重印面的图画效应中国汉字是图形化的符号,故文字也可以还原为图图13谢客图14系臂琅瑜琥珀龙形。从这一立意设计印文,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意而宦文字”(图11)“孑L祥熙”(图12)两印中,“熙、宦”两字为全印中心人物。“谢客”(图13)印如吕布辕门射箭,弯弓待发,弦响靶中。“系臂琅瑜琥珀龙”(图14)则是龙腾。虎跃、鸟飞兽走的场面。这些印面效果是乔大壮对章法极费匠心,精心设计的结果。实可谓苦心经营。

书法篆刻教授排名前十(洪鑫鑫书法篆刻)插图7

书法篆刻教授排名前十(洪鑫鑫书法篆刻)插图8

乔大壮之所以能在名家辈出、流派林立的清末民初印坛上独树一帜,源于他在篆刻章法上的独具匠心,他将章法、刀法、字法的创新融为一体,成为风格独特的一代篆刻大家。沙孟海在其《印学史》一书中,于黄牧甫之后仅列乔大壮一人,并曾对乔大壮之女乔无疆说:“清末黄士陵、吴昌硕两大派之后,仅乔大壮与齐白石两位印人列名这本史书,此即社会赞誉的‘南乔’与‘北齐’,造诣最卓是也。”乔大壮的古玺印风格值得我们深入地研究和学习。

篆刻篆刻拍品精选,高清原石及印蜕附印款赏析书法篆刻教授排名前十(洪鑫鑫书法篆刻)插图9

书法篆刻教授排名前十(洪鑫鑫书法篆刻)插图10

0127 寿山石荷塘薄意印章印文:人间可哀尺寸:高7cm

书法篆刻教授排名前十(洪鑫鑫书法篆刻)插图11

书法篆刻教授排名前十(洪鑫鑫书法篆刻)插图12

0141 昌化鸡血对章印文:1.履川长寿;2.曾克端印 尺寸: 2.5×2.5×9cm;2.5×2.5×9cm

书法篆刻教授排名前十(洪鑫鑫书法篆刻)插图13

书法篆刻教授排名前十(洪鑫鑫书法篆刻)插图14

0185 得其神印文:得其神边款:壬午(1942年,时年50岁)荷月,大壮作。尺寸:长2.4cm;宽2.4cm;高6cm;重量95.3g明:意为绘画传神、以形守神、迁想妙得,表现人物的精神状态和性格特征,对所绘对象的体验、观察,通过形象思维即迁想妙得,能在形似的基础上进而表现人物的情态神思,即以形写神。

书法篆刻教授排名前十(洪鑫鑫书法篆刻)插图15

0266 乔大壮款昌化冻石印章

尺寸:5×3×3cm

书法篆刻教授排名前十(洪鑫鑫书法篆刻)插图16

书法篆刻教授排名前十(洪鑫鑫书法篆刻)插图17

0282 寿山石印章印文:江山如画边款:甲申二月大壮尺寸:高5.2cm

书法篆刻教授排名前十(洪鑫鑫书法篆刻)插图18

书法篆刻教授排名前十(洪鑫鑫书法篆刻)插图19

0305 民国 乔大壮刻红花芙蓉象钮章印文:会心不远边款:壮殹刻尺寸:高6cm说明:晚清黄牧甫印风风靡一时,流风不绝,尤在南国影响更大。乔大壮学黄而能参以古玺、封泥的风格,以其性格之豪迈而形成自己的印风。印文“会心不远”,边款“状刻”。此印实小篆印文的大篆化排布,篆法巧拙互见,布局变形中见互相配合处,妥帖安详,疏密合度,古拙隽雅,凝练爽峻,诚为合作。材属寿山上洞红花芙蓉冻石,质滑温润,牡丹红色块娇艳明丽,光彩四射。钮雕卧象,圆润精致,神来奕奕,造形优雅,琢工精湛,不露刀锋棱角。寿山上洞红花芙蓉冻石,质滑温润。钮雕卧象,圆润精致,不露刀锋棱角。此印实小篆印文的大篆化排布,篆法巧拙互见,布局变形中见互相配合处。

书法篆刻教授排名前十(洪鑫鑫书法篆刻)插图20

书法篆刻教授排名前十(洪鑫鑫书法篆刻)插图21

0515 乔大壮 印章印文:始知真放在精微尺寸:3×3×7cm

书法篆刻教授排名前十(洪鑫鑫书法篆刻)插图22

书法篆刻教授排名前十(洪鑫鑫书法篆刻)插图23

0553 寿山石羊钮闲章印文:空山独与白云期尺寸:6.7××3.3×2cm

书法篆刻教授排名前十(洪鑫鑫书法篆刻)插图24

书法篆刻教授排名前十(洪鑫鑫书法篆刻)插图25

0601 乔大壮刻寿山石尺寸:5.0×1.5×1.5cm印文:大吉边款:乔大壮自制。

书法篆刻教授排名前十(洪鑫鑫书法篆刻)插图26

0655 乔大壮刻章士钊青田石自用印 (两方)印文:1.章士钊印;2.孤桐长寿;尺寸:2×2×6.7cm×2印面主人简介:章士钊(1881~1973),字行严,一作行岩,别号孤桐,别署章丘生、黄中黄等,湖南善化人。工书法。新中国成立后,任政务院法制委员会委员、全国人大常委、政协全国常委、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等职。

书法篆刻教授排名前十(洪鑫鑫书法篆刻)插图27

0888 陈巨来 乔大壮款牛角冻印 (二方)印文:1 无限江山 2 吴郡边款:1 李后主句 大壮刻 2 癸巳年三月巨来刻尺寸:长1.5cm;宽1.5cm;高7cm;长2.5cm;宽2cm;高7cm

书法篆刻教授排名前十(洪鑫鑫书法篆刻)插图28

书法篆刻教授排名前十(洪鑫鑫书法篆刻)插图29

1192 民国 乔大壮作朱砂冻双兔钮闲章创作年代:民国印文:师古而不泥古边款:状医作于吴门尺寸:高5cm此印材质为寿山高山石名品。色泽纯正无杂质。印表传世老包浆开门。边款继承黄士陵风格,亦出手不凡矣。篆刻风格融大小篆于一炉,用刀爽利劲健,骨气洞达也。

书法篆刻教授排名前十(洪鑫鑫书法篆刻)插图30

书法篆刻教授排名前十(洪鑫鑫书法篆刻)插图31

1644 民国篆刻潘博鹰用印创作年代:民国(1912-1949)印文:日应翰埙款识:玄隐庐文房 壮囗 壬午长至尺寸:长2.6cm;宽2.6cm;高7.1cm

书法篆刻教授排名前十(洪鑫鑫书法篆刻)插图32

书法篆刻教授排名前十(洪鑫鑫书法篆刻)插图33

2779 1924年作 乔大壮刻昌化石章创作年代:1924年作印文:越国公裔边款:甲子小雪,大壮。尺寸:2×2×5.8cm

书法篆刻教授排名前十(洪鑫鑫书法篆刻)插图34

书法篆刻教授排名前十(洪鑫鑫书法篆刻)插图35

2904 1943年作 乔大壮刻寿山石曾克端自用印创作年代:1943年作印文:涵负楼诗边款:癸未元日立春刻为履川诗伯寿,大壮。尺寸:2.1×2.1×3.6cm印面主人简介:曾克端(1900~1976),字履川、伯子,号橘翁,斋堂为涵负廔、优跋罗盦、撄宁廙、颂橘庐、天只阁,福建闽候人,生于四川。受学于吴闿生之门,学诗、古文辞,任职上海暨南大学国史馆纂修及香港新亚书院,香港中文大学。着有《颂橘庐诗存》、《颂橘庐文存》等。

书法篆刻教授排名前十(洪鑫鑫书法篆刻)插图36

书法篆刻教授排名前十(洪鑫鑫书法篆刻)插图37

2905 1942年作 乔大壮刻青田石闲章创作年代:1942年作印文:秀骨寥音边款:散原翁目大纲诗语,壮殹,壬午六月。尺寸:1.6×1.6×3.1cm印面主人简介:俞大纲(1908~1977),京剧剧作家,浙江绍兴人。就读于上海光华大学、北京燕京大学,师承徐志摩,属于新月派的成员,专精于中国古代文学艺术与戏曲文学的研究,去台后任教于台湾大学中文系。学生有林怀民、郭小庄、吴美云等,对台湾文艺界影响深远。

书法篆刻教授排名前十(洪鑫鑫书法篆刻)插图38

书法篆刻教授排名前十(洪鑫鑫书法篆刻)插图39

2906 1944年作 乔大壮刻青田石闲章印文:莫放春闲却边款:甲申秋分,大壮。尺寸:1.8×1.6×3.6cm说明:语出宋晏几道《醉落魄》:“后期休似前欢薄。买断青楼,莫放春闲却。”

书法篆刻教授排名前十(洪鑫鑫书法篆刻)插图40

书法篆刻教授排名前十(洪鑫鑫书法篆刻)插图41

3540 1943年作 乔大壮刻寿山石闲章印文:翰墨白头边款:君可先生疋正,癸未大壮。尺寸:1.3×1.3×6.1cm

书法篆刻教授排名前十(洪鑫鑫书法篆刻)插图42

书法篆刻教授排名前十(洪鑫鑫书法篆刻)插图43

3706 乔大壮刻昌化石螭钮章印文:燧田眼福边款:尧卿先生正瑑,大壮。尺寸:2.4×2.4×6.2cm

书法篆刻教授排名前十(洪鑫鑫书法篆刻)插图44

书法篆刻教授排名前十(洪鑫鑫书法篆刻)插图45

3990 1937年作 乔大壮刻螭钮寿山牛角冻石谢建华自用印印文:建华边款:旨实先生名印,丁丑正月大壮。尺寸:1.3×1.3×6.8cm印面主人简介:谢建华(1899~1975),字旨实,江西赣州人。因在家行五,故有称为“旨实五兄”。与徐悲鸿、黄君璧等人过从甚密,其兄谢寿康为徐悲鸿好友。谢氏兄弟一直与当时的画坛人物密切往来,有多种受赠作品遗世。

书法篆刻教授排名前十(洪鑫鑫书法篆刻)插图46

书法篆刻教授排名前十(洪鑫鑫书法篆刻)插图47

3991 1942年作 乔大壮刻寿山石章创作年代:1942年作印文:邵燏信鉨边款:壬午二月,大壮。尺寸:1.7×1.7×2.9cm

书法篆刻教授排名前十(洪鑫鑫书法篆刻)插图48

书法篆刻教授排名前十(洪鑫鑫书法篆刻)插图49

4379 孙连仲赠周文彦寿山石对章印文:1.骏彦; 2.周氏边款:1.同学弟孙连仲赠,乔大壮刻。2.骏彦仁兄处长清玩,辛未仲秋。尺寸 1.6×1.6×7.7cm(两件相同)备注:周骏彦(1872-1940) 黄埔军校军需部主任。别字枕琴,世居浙江奉化北门人。东京警监学校、法政大学毕业。周氏先祖来自河南汝南。周骏彦的父亲周启矩,曾任奉化县县丞,主管钱粮。曾在奉化龙津学堂当过学监。蒋介石在风麓、龙津学堂都读过书,因此,他们兄弟都是蒋介石的老师。周骏彦从1906年蒋介石到龙津学堂读书开始,直到1940在重庆去世,与蒋介石结下了不解之缘。二人共患难,同荣辱。最后周在蒋的幕下任中将军需署长,是蒋的l0多位老师中最受重用的一位。从1911年冬到1940年7月31日病故,周骏彦在蒋介石的幕下数度担任重要职务。

孙连仲(1893年-1990年),字仿鲁,汉族,河北雄县人。国民革命军二级陆军上将,著名抗日将领。冯玉祥的十三太保之一,抗日战争时期因坚守台儿庄而闻名中外。

书法篆刻教授排名前十(洪鑫鑫书法篆刻)插图50

书法篆刻教授排名前十(洪鑫鑫书法篆刻)插图51

5104 乔大壮刻青田石沈士远自用印创作年代:1943年作印文:士远长寿边款:癸未春刻为远公寿,大壮记。尺寸:2.4×2.4×3.2cm印面主人简介: 沈士远(1881~1955),著名学者,庄子专家,陕西省汉阴人。祖籍浙江吴兴,沈尹默、沈兼士之兄。曾任北京大学预科乙部教授、庶务部主任、北京高等师范学校、燕京大学教授。浙江省府委员兼教育厅长、湖北省教育厅长、民国政府考试院考选委员会副委员长。新中国成立后,任故宫博物院文献馆主任。

乔大壮之所以能在名家辈出、流派林立的清末民初印坛上独树一帜,源于他在篆刻章法上的独具匠心,他将章法、刀法、字法的创新融为一体,成为风格独特的一代篆刻大家。沙孟海在其《印学史》一书中,于黄牧甫之后仅列乔大壮一人,并曾对乔大壮之女乔无疆说:“清末黄士陵、吴昌硕两大派之后,仅乔大壮与齐白石两位印人列名这本史书,此即社会赞誉的‘南乔’与‘北齐’,造诣最卓是也。”乔大壮的古玺印风格值得我们深入地研究和学习。

文章图片来自网络,仅供大家学习交流,不代表本公众号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删!

喜欢 请点在看 分享朋友圈 也是一种赞赏

你们的支持是我坚持的动力

下期再见~

— END —

书法篆刻教授排名前十(洪鑫鑫书法篆刻)插图52

书法篆刻教授排名前十(洪鑫鑫书法篆刻)插图53

点关注,不迷路

最新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站长邮箱:12125980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