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将帅
大家好,我是兰台。
今天我想和大家聊一聊开国将帅的籍贯。在讨论之前,我想先声明一点,不仅1955年授衔的将帅可以被称之为开国将帅,实际上,在新中国第一次取消军衔之前被授予将军军衔的,都可以被称之为开国将军。
曾经有人开玩笑地说,上海虽然是中共一大会议所在地,中共诞生的摇篮,还曾经是中共中央的临时所在地,但是上海籍开国将军却很少,只有一位钱信忠少将,并且没有一个来自市区的。
实际上,按照我之前所说的,以1955年授衔为准确是不正确的。因为孙俊仁与徐立行都是在1964年被授予少将军衔的,他们也是开国将军。
因此,上海籍开国将军不仅只有一位,而是三位。
虽然这样说,金一南将军说上海籍开国将军没有一位来自市区并不完全错误,因为钱信忠少将出生于上海宝山区、孙俊仁少将出生于上海市松江区,而徐立行少将则出生于上海浦东区。
尽管浦东区现在被认为是上海市区,但是在旧社会,宝山、松江和浦东都被认为是上海的郊区。
虽然上海籍将军只有三位,并且都是少将,但是如果按照平均学历来看,这三位上海籍开国将军的平均学历可是开国将帅中最高的。
首先,我们来看看钱信忠少将,他是卫生部部长,并且在1951年赴苏联学习时还获得医学博士学位,是当时开国将帅中仅有的三位博士之一。值得一提的是,钱信忠将军的初始学历也很不错。尽管在他很小的时候父母去世,不得不在米店当学徒,但是他却在1926年年仅15岁的时候考上了同济大学技师学校,学习德语以及工艺课程。当时的同济大学技术学校等同于师范学校或者后来的中专,而在那个时代,上海人整体受教育程度并不高,文盲率超过了50%。因此,钱信忠将军能考进同济大学技术学校已经非常了不起。
接下来,我们看一下孙俊仁少将,他是上海交通大学的本科生。孙俊仁将军于1915年出生,在1934年以19岁的年纪考入了上海交通大学电机工程系,并获得了学士学位。在当时,真正接受过本科教育的中国人不足总人口的1%。孙俊仁将军大学毕业时正好遇到淞沪会战,由于他对侵华日军的凶残以及国民党军的无能感到愤怒,于是他投奔了革命圣地延安。在当时,虽然延安是许多知识青年投奔的革命圣地,但是像孙俊仁将军这样正儿八经的大学本科生还是很少见的。所以,孙俊仁将军成为了八路军电讯方面的重要工作人员。抗战胜利后,孙俊人担任了中央军委第三局技术研究室主任,并且在建国后担任了多个职务,最终成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最后,我们来看一下徐立行少将。他只上到高中二年级便辍学,但是要知道在旧社会,能读到高中二年级的已经属于高级知识分子了。尽管徐立行将军的家境贫寒,使得他不得不辍学,但是他仍然被誉为“军中书生”。他长期在军队中从事教育工作,曾担任国防部第六研究院副院长,第三机械工业部第六研究院副院长等职务。
综上所述,上海籍开国将军虽然只有三位,但是从学历来看,他们的平均学历是开国将帅中最高的。他们分别是钱信忠将军,拥有医学博士学位;孙俊仁将军,拥有本科学士学位;徐立行将军,尽管只上到高中二年级,但仍然是军中书生。你对此有什么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