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群雄争霸,作为霸主国之一的楚国,如何从一个南方蛮夷小国,一步步成为战国巨星?“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国家的强盛,离不开军事力量的强大!
楚国武力昌盛,但国防兴荣,单有武力是不行的,“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好的将才,才能引领国家军事,走向更强大。楚国八百年历史,出现了不少惊艳的名将。下面,就一起来看看,这些武将们的风采。
1、斗廉
斗廉(生卒年不详),楚国早期大将。
公元前703年,楚、巴通邓的使者被邓国南部鄾地人所杀,邓侯不但不问责鄾人,反而与楚国绝交。斗廉于是率楚、巴之师伐鄾,邓国知道后,派大夫养甥、聃甥率师救鄾。斗廉安排楚军正面迎敌,巴军两侧列阵。战斗开始时,斗廉率领正面楚军佯装退败,待邓军追赶而队列大乱时,杀个回马枪,打的邓军措手不及,巴军趁机从后方会师,一举歼灭邓军,养甥、聃甥率少量残军溃逃,鄾人宵溃。这一战,发生在楚武王三十八年,斗廉因此崭露头角,楚国也巩固汉水流域的霸权。
此后,斗廉先后还击败过随、绞、州、蓼等国军军队,是楚国崛起南疆,开疆扩域的大功臣之一,楚武王、楚文王皆视其为股肱之臣。他在楚武王、楚文王执政期间,基本扫除了盘踞楚国周围的诸侯国力量。
2、成得臣
成得臣(?—前632年),芈姓,成氏,名得臣,字子玉。
成得臣在历史上,通常被称呼为子玉,是楚国令尹。他有一定的军事才能,是一位智勇双全的名将,在当时名震天下,连晋文公都对其有所忌惮。他的缺点也很明显,刚愎自用,不善于听取别人意见。
成得臣参与的最出名的两场战争是灭夔之战和城濮之战,在城濮之战中,楚军败北,最后自杀而死。
3、养由基
养由基(生卒年不详)。
说起养由基,很多人可能没听过,但是说起百步穿杨,大家一定都知道。这个成语的典故,就是因为养由基。
养由基勇力过人,有一手好箭法,被称为神箭手。当时出国还有一个勇士叫潘党,也擅长射箭。两人约定比试射箭,引来许多人围观。潘党拉弓,一连三箭都射中五十步外的靶心,周围一片喝彩,轮到养由基,他环顾四周,说,“五十步外的目标太近了,还是射百步外的柳叶吧。”说完,让人在百步外的一棵柳树上选一片叶子,涂上红色。接着,他拉开弓,一箭贯穿柳叶红心。潘党不相信养由基的箭术这么好,亲自在那棵杨柳树上选了三片叶子,做上标记,养由基再次拉弓,分别射中三片叶子上的标记,赢得了周围人群的喝彩,也赢得了潘党的心悦诚服。
养由基箭法卓绝,甚至能射石没羽,可惜的是,这样一位神箭手,最后却死于吴国的万箭之下,也是英雄的一种悲凉。
4、昭阳
昭阳(生卒年不详),楚昭王后裔。
昭阳军事上成名,主要在楚威王后期和楚怀王前期,一生经历了大大小小许多战争,甚至改变了当时的天下格局。他死后,楚烈王以周穆王的“八骏”之一,美称为“山子”的良马名为谥号,赐给昭阳,可见其战功之高。后人也因此称其为“山子府君”供奉他的庙宇称之为“山子庙”,埋葬他的地方称之为“山子村”,都在纪念他的卓越功勋。
5、召滑
召滑,本为悼氏,亦作邵滑、昭滑等。
召滑是昭阳之后的又一楚国大将,他接替昭阳担任大司马一职。他最大的功绩,是趁越过内乱,彻底消灭越过,使楚在江东设郡,掌握天下富庶之地。
6、景翠
景翠,又称为景痤,生卒年不详。
景翠是当时能与霸主国秦国一战的著名将军。曲沃之争中,景翠凭借自己的军事才能,迫使秦国退军,与楚国握手言和。
秦军攻打宜阳时,他听取周天子建议,先按兵不动,在秦军攻陷宜阳后,率军出击,秦国慑于他的威名,大为恐惧,赶紧退兵,把煮枣地献给景翠。而韩国为感谢他,也拿出重宝酬谢,景翠不但兵不血刃得到了秦国的煮枣城,还获得了大量珍宝。他是当时历史上,唯一能让秦军忌惮的将领。
7、淖齿
淖齿(?—约公元前284年)。
公元前284年,楚顷襄王十五年,齐国锋芒太强,在灭掉宋国后引得天下诸侯觊觎,隧发生五国伐齐的大战,齐国大军被联军牵制时,燕国大将乐毅攻破齐国都城临淄,齐湣王逃亡。淖齿奉楚顷襄王之命率军救齐,被齐湣王任命为齐国丞相。
后来淖齿杀了齐湣王(有说法说是齐湣王专横跋扈,伤了淖齿武将的自尊),欲与燕国共分齐地,最后被齐国人所杀。
8、景阳
景阳,战国末期,楚国名将,好饮酒,酒后经常失态。但这并不能掩盖其在军事上的才能。
公元前295年,齐、魏、韩三国联合围攻当时处于内乱的燕国,燕国向楚国求救,顷襄王派景阳出兵救援。景阳用围魏救赵之计,避开强齐的锋芒,声东击西,攻击魏国的腹地雍丘,三国于是收回攻燕之兵。齐、魏怀恨在心,联合堵截楚军退路,他又用计使齐、魏互相猜疑,齐、魏联盟解体,齐引兵离去,魏军因失援而连夜逃遁。景阳完成救燕任务,率领军队回到楚国。
9、黄歇
黄歇(?-前238年)。
说起春申君黄歇,许多人并不陌生,他与魏国信陵君魏无忌、赵国平原君赵胜、齐国孟尝君田文并称为“战国四公子”。
黄歇年轻时曾四处拜师游学,博闻强识,以辩才出众深得楚顷襄王的赏识。他不仅在文采斐然,同时还是一位出色的军事家。
黄歇所在的战国末期,楚国的国力已大不如前,西部半壁江山尽失。黄歇便着力经营楚国东部地区,在他的努力下,楚国国力得到一定回升。
在邯郸之战中,黄歇率楚国大军北上,解邯郸之围。后来北向进军,灭了鲁国,让楚国重塑一定威望。
10、项燕
项燕(?—公元前223年)。
据《史记》记载,项氏世代为楚将,其家族被封于项。项燕,是楚国最后一名名将,当时的秦国,国力强盛,统一天下已成为必定之局。
公元前225年,秦国伐楚,秦始皇派其手下名将李信,统帅二十万精锐秦军灭楚。李信,以作战勇猛果敢著称,又刚在伐燕之战中取得首功,斩杀了太子丹,正是士气正胜之时。他率领秦军,连战连捷,攻克楚国重地鄢郢,直入楚国腹地。
项燕率楚军,避开秦军正面锋锐,从后尾随,在李信因胜战松懈时,昼夜急行,从背后突击李信大军,秦军措手不及,被打得七零八落。项燕率军攻入秦军营地,斩杀了七个都尉。李信在蒙恬接应下,带着损失过半的秦军精锐逃回了秦国。
后来,在与王翦六十万大军交战时,战败后以身殉国。
时势造英雄,项燕的失败不在军事才能,在于时势不利,后人也只能惋惜于一代名将的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