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宝妈,生完孩子依旧青春活力,而有的宝妈,却再也回不到过去。“一朝分娩,早衰十年”是大多数女性不愿面对却不得不面对的事实,问题到底出在哪?关键就在于这产后5大“妈妈病”,可惜,90%的新妈妈都不重视护理!
一、产后疼痛
手术伤口痛、宫缩痛对新妈妈来说,只是一种生理上的短暂性疼痛,只要护理得当,恢复得好,新妈妈根本无需担心。但是还有一些疼痛,可会影响新妈妈的一生哦。
腰酸背痛、妈妈手和足跟痛、关节痛、四肢痛、头痛
产后疼痛多由湿气、寒气所致。分娩过程中,产妇筋骨大开,风寒湿毒趁机进入人体,滞留在关节部位引起疼痛。
新妈妈可以这样做
▶ 保持房间通风干燥;
▶ 局部热敷,哪疼敷哪;
▶ 减少家务劳动,不要做重体力活儿;
▶ 满月发汗,帮助新妈妈排除体内风寒湿热,促进血液循环,告别月子病。
二、乳腺炎
每十个妈妈,就有八个患过乳腺炎。乳汁蹭蹭蹭地往上涨,但没办法,碰一下都疼,更别提喂奶了。更严重的是,除了乳涨,还出现了肿块及发烧,甚至化脓。
▶ 早期:乳房胀满,疼痛、乳汁不畅。
▶ 化脓期:局部乳房变硬,肿块逐渐增大,此时可伴高烧、寒战、全身无力、大便干燥、脉搏加快等。
乳腺炎一般是由乳汁淤积引起的细菌感染所致,而导致乳汁淤积的原因无外乎这三点:排奶不及时、哺乳姿势不正确和饮食不当。
新妈妈可以这样做
▶ 不要过早喝浓汤,以防乳汁淤积,特别是在乳腺管未疏通的情况下催奶,堵奶几率更高;
▶ 及时寻找专业催乳师的帮助,推开积块,建议定期做乳腺疏通;
▶ 确保宝宝含乳姿势正确的情况下,勤喂宝宝,宝宝吃不完的,用吸奶器吸出。
护理:
▶ 体温没超过39℃的,冷敷结块部位,然后手法疏通,疏通后局部艾灸;
▶ 将卷心菜叶或者土豆片(切片)放冰箱保鲜,堵奶时可进行冷敷;
▶ 有化脓或者发高烧迹象,应立即就医。
三、盆底肌松驰
盆底肌能起控便、控尿等括约功能,支持膀胱、子宫、直肠等盆腔脏器,提高性感觉及性生活满意度,维持阴道紧缩度及阴道内环境。怀孕、顺产、剖腹产、更年期都会令盆底肌开始松弛。盆底肌松弛将导致:
▶ 尿失禁
▶ 轻中度子宫脱垂及轻中度阴道膨出
▶ 阴道松驰影响性生活
▶ 尿路感染及功能性便秘等
新妈可以这样做
▶ 凯格尔运动:做家务或者站立时,做“缩阴”练习(类似憋尿的感觉),每组20个,每天3组;
▶ 臀桥:平躺,双腿屈膝90度,两脚与胯同宽,脚尖抬起,吸气盆底肌放松,吐气,由盆骨开始向上卷起至臀部离开地面抬起,每次15个,每天3组;
▶ 腹式呼吸:吸气,肚子鼓起,盆底肌放松,吐气,腹部往里收,盆底肌收紧。每次20个,每天3组。
四、产后脱发
妈妈从十月怀胎到一朝分娩,身体的变化是巨大的,体内的激素水平也是大起大落,加上丢失了很多营养,头发自然会变得干枯、发黄、脱落。不过别着急,这都是暂时的变化,越焦虑、掉的越多!
新妈可以这样做
▶ 避免过度劳累,保证睡眠,心情良好;
▶ 保持头皮干爽清洁,选择性质温和的洗发产品;
▶ 掌握正确的洗头方法,水温不能过热,洗时要适当按摩头部,洗后不要用毛巾搓头发;
▶ 选用宽齿的梳子梳头,不要拉扯头发;
▶ 选择性质温和的洗发产品;
▶ 多食用温补肾阳的食物,如山药、枸杞,或者黑豆、黑木耳、黑芝麻等黑色的食物。
五、产后抑郁
产后,产妇从兴奋状态转入疲倦,情绪从高亢转入比较低落,部分产妇会出现感情脆弱、焦虑,有时候有失眠、头痛等。严重的,可能日日以泪洗面,甚至有自杀倾向。
一般产后两三天会出现上述症状,十天左右症状将自动减轻或消失。倘若症状持续恶化,需要注意是否患有产后忧郁症。
新妈妈可以这样做
▶ 家人和丈夫应该尽量陪伴在新妈妈左右,分担育婴责任,减轻产妇的劳累和心理负担;
▶ 产前产后都要多学习相关知识,减轻了焦虑因素;
▶ 心情郁闷时,新妈妈要懂得和家人、朋友倾诉;
▶ 条件允许的话,多出去走走,不要总呆在房间里。
温馨提示
以上五点,是每一位新妈妈的“常客”。不要总想着为什么别人能够恢复得那么好,而自己却糟糕得不行。其实,重拾产前状态并不难,只要你有产后恢复意识,并且能坚持下去,就会成功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