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我来和大家聊一聊关于巅峰汉堡阵容搭配攻略的问题。在接下来的内容中,我会将我所了解的信息进行归纳整理,并与大家分享,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摘录:farmer
一、四种“汉堡模型”(“幸福模型”)
四种汉堡模型代表了四种不同的人生态度和行为模式。
第一种:享乐主义型。为及时享乐而出卖未来的幸福人生。注重的是眼前的快乐,却忽视了自己的行为可能带来的任何负面后果。
第二种:忙碌奔波型。只追求未来的快乐而承受着现在的痛苦。
第三种:虚无主义型。既不享受现在眼前的所有,对未来也没有任何期望。
第四种:感悟幸福型。不但能够享受当下所做的事情,而且通过目前的行为,可以拥有更加满意的未来。
回顾你过去和现在的生活,你经常处于哪一个或者哪两个象限呢?
二、反思
1、忙碌奔波型:
忙碌奔波型的人一旦达到目标之后,经常会把放松的心情解释成幸福,好像工作越艰难,成功后幸福感就越强。这种幸福可被称为“幸福的假象”,它们来自于压力和焦虑的消除,无法长久维持,因为它本身就是与负面情绪共生的。
忙碌奔波型的人错误地认为成功即是幸福,坚信目标实现后的放松和解脱即是幸福,因此他们不停地从一个目标奔向另一个目标。
你是否在某一段时期,曾经忙碌奔波地生活? 如果有,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给自己一些建议。
2、享乐主义型:
享乐主义型的人总是在寻找快乐并且逃避痛苦。他们只是盲目地满足欲望,却从不认真地考虑后果。他们认为,充实的生活就是不断地满足自己各种各样的欲望。眼前的事只要能让自己开心,就值得去做,等找到下一个更刺激的乐子再说。
享乐主义者根本的错误在于将努力与痛苦、快感与幸福等同化。 米哈里·契克森米哈伊毕生致力于研究高峰体验和巅峰表现,他曾说过,“人类最好的时刻,通常是在追求某一目标的过程中,把自身实力发挥得淋漓尽致之时”。享乐主义者的生活完全没有挑战,因此不可能获得幸福。
你是否有过作为享乐主义者的经历或者一段享乐的生活,这种生活的好处和代价分别是什么?
3、虚无主义型:
虚无主义型的人是指那些已经放弃追求幸福的人,他们不再相信生活是有意义的,是对现实状况的完全误读,认为自己无论做什么都无法得到幸福。“忙碌奔波型”为了未来而活,“享乐主义型”为了现在而活,“虚无主义型”则沉迷于过去而放弃现在和未来。
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格曼将这种心态称为“习得性无助”。 人非常容易陷入“习得性无助”的状态中。所以当失败或无助时,经常会选择放弃,甚至感到绝望。
在某件事情上或是某段时间里,你是否也曾感到堕入了虚无主义的旋涡?除了眼前的不幸,看不到任何希望?如果当时可以从旁观者的角度给自己一些建议的话,会是什么样的建议呢?
4、感悟幸福型:
“忙碌奔波型”错认为只有成功本身可以带来快乐,因而感觉不到过程的重要性;“享乐主义型”错认为只有过程是重要的;“虚无主义型”同时放弃了过程和结果。“忙碌奔波型”是未来的奴隶,“享乐主义型”是现在的奴隶,而“虚无主义型”则是过去的奴隶。只有感悟幸福型,才会既能享受当下的快乐,又能去追求未来的幸福。
真正能够持续的幸福感,需要我们为了一个有意义的目标快乐地努力与奋斗。幸福不是拼命爬到山顶,也不是在山下漫无目的地游逛,幸福是向山顶努力攀登过程中的种种经历和感受。
三、练习
1、四个象限的特别日记
方法:连续4天,每天用15分钟的时间,写下四个象限里的经历。无论是一件事,或是人生中某一段时期的感受,写下你处于“忙碌奔波型”、“享乐主义型”以及“虚无主义型”时期的经历。在第四天只写下你处于“感悟幸福型”时期的经历。
写下你当时的感受和现在的感受、你当时的行为以及当时和现在的想法。写的时候请不要抑制任何的念头和想法,越是勇敢地表达自己,你就越能从中受益。
定期地回顾自己所写的内容,可以是三个月、一年,甚至是两年。
2、冥想幸福
有规律的冥想可以为生活带来深刻的改变。
首先选择一个安静的地方,找把椅子,或是盘腿坐在地上。背部和颈部挺直,确定自己处于舒适的姿势。
深呼吸,试着保持心态平静,每次吸气都要吸到底,在呼出时,要通过口或鼻慢慢地呼出。
用意念扫描全身。如果有任何部位感到紧张,就将呼吸传向那里,并让这个部位放松。至少保持5分钟(最长20分钟),专注于深缓的呼吸。
继续深呼吸,让积极情绪包围自己,想象自己在一个非常开心的状态中。用30秒到5分钟的时间,让这种积极情绪蔓延全身并在体内流动。
把冥想变成规律。每天早上起来、午餐时间或是午后,用10分钟到1小时的时间来冥想。在冥想成为日常规律后,你可能只需要一两分钟的时间就够了。
每当你感到有压力、愤怒或是想开心一点的时候,只需要做几次深呼吸,就可以释放出积极的情绪。
做一个能够感悟幸福的人,两个简单易行的练习,你也来试试吧!
《幸福的方法》解读人生的四种汉堡模型
第一种汉堡,虽然口味诱人,却是标准的垃圾食品。吃它等于享受现在的快乐,却为未来埋下了痛苦。为及时享乐而出卖未来的幸福人生,这样的人可以被称为“享乐主义型”。他们注重的是眼前的快乐,却忽视了自己的行为可能带来的负面后果。
第二种汉堡虽然口味差,可里面全是蔬菜和有机食物,食用这类汉堡可以确保日后的健康,但却让食用者吃得很痛苦。这类人与“享乐主义型”相反,他们只追求未来的快乐,承受着现在的痛苦。这类人是“忙碌奔波型”。这种人认为此刻的一切努力都是为了实现未来的目标,痛苦的过程是获得未来幸福的必由之路。
第三种汉堡既不好吃也不健康,如果吃了它,不但现在无法享受美味,日后还会影响健康。与此类似,有一种人对生命已经丧失了希望和欲望,他们既不享受眼前的所有,对未来也没有任何期望。这类人是“虚无主义型”。
第四种汉堡就是“感悟幸福型”汉堡。生活幸福的人,不但能够享受当下所做的事情,而且通过目前的行为,他们也可以拥有更加满意的未来。
其实,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有每种类型的一些特点。
“忙碌奔波型”不懂得去享受他们正在做的事情,还坚守着根深蒂固的错误观念:“一旦目标实现,就会开心快乐。”
我们习惯了去关注更远大的目标,却不在意当下的感受,最后导致终生的盲目追求。我们从不会因为享受过程而得到奖励,我们认为能否达到目标才是衡量一切的标准。只看结果,无视过程。
一旦达到目标之后,我们经常会把放松的心情解释成幸福,好像工作越艰难,成功后幸福感就越强。因此,当我们拥有这种错觉时,就不由自主地对这种生活方式屈服了。
这种幸福可被称为“幸福的假象”,它们来自于压力和焦虑的消除,无法长久维持,因为它本身就是与负面情绪共生的。这就好比一个人头痛好了之后,他会为头不痛了而高兴。然而,由于这种喜悦来自于痛苦的前因,当痛楚消散,我们很快就会把健康当成一种理所当然的事,病愈的喜悦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忙碌奔波型”的人错误地认为成功即是幸福,坚信目标实现后的放松和解脱即是幸福,因此他们不停地从一个目标奔向另一个目标。
“享乐主义型”的人总是在寻找快乐并且逃避痛苦。他们认为,充实的生活就是不断地满足自己各种各样的欲望。眼前的事只要能让自己开心,就值得去做,等找到下一个更刺激的乐子再说。由于享乐主义者只看重眼前,短暂的快乐有时会让他们失去理智。享乐主义者根本的错误在于将努力与痛苦、快感与幸福等同化。
致力于研究高峰体验和巅峰表现的人曾说过,“人类最好的时刻,通常是在追求某一目标的过程中,把自身实力发挥得淋漓尽致之时”。享乐主义者的生活完全没有挑战,因此不可能获得幸福。
“虚无主义型”的人是指那些已经放弃追求幸福的人,他们不再相信生活是有意义的。如果“忙碌奔波型”代表为了未来而活,“享乐主义型”代表为了现在而活,“虚无主义型”则代表沉迷于过去而放弃现在和未来的人,他们被过去的阴影所笼罩。心理学家称其为“习得性无助”。当失败或无助时,经常会选择放弃,甚至感到绝望。
“忙碌奔波型”、“享乐主义型”和“虚无主义型”的人都犯了同一种错误,那就是坚持自己对于幸福的偏见。“忙碌奔波型”信奉的是“实现谬论”,即认为只有在实现一个有价值的目标后,才可以得到幸福。“享乐主义型”的问题在于“快乐至上”,认为只要不断地享受短暂的快乐,就算没有实现目标,也可以得到幸福。至于“虚无主义型”本身就是一种谬论,是对现实状况的完全误读,认为自己无论做什么都无法得到幸福。
不要问自己“是否应该享受当下的快乐或者未来的幸福”,而要问“如何才能享受当下的快乐以及未来的幸福”。
当然,眼前和未来的收益有时是冲突的,在有些情况下我们确实容易顾此失彼。但大多数情况下,眼前和未来的幸福是可以平衡的。当我们从事自己喜爱的事业时,一样可以在享受的过程中取得事业的进步。
但有一点要切记:如果企图永远幸福,可能只会导致失败与失望。并不是每一件事都可以同时为我们带来当下与未来的幸福。有些时候,我们确实需要牺牲一点快乐,去换取目标的实现,有些平淡或琐碎的付出是无法避免的。重点是,就算我们必须牺牲一些眼前的快乐,也不要忘记我们仍然可以从生活的方方面面尽可能地发掘出能为当下和未来带来幸福的行动。
其实,享乐主义也有一定的好处,只要它不带来任何负面的结果,有时把注意力放在眼前的幸福上,也可以让自己放松,产生焕然一新的感觉。只是需要适度。
“忙碌奔波型”是未来的奴隶,“享乐主义型”是现在的奴隶,而“虚无主义型”则是过去的奴隶。
真正能够持续的幸福感,需要我们为了一个有意义的目标快乐地努力与奋斗。幸福不是拼命爬到山顶,也不是在山下漫无目的地游逛,幸福是向山顶努力攀登过程中的种种经历和感受。
《幸福的方法》泰勒·本-沙哈尔 | 微信读书
巅峰皮蓬到底有多强
巅峰皮蓬实力非常强。
斯科蒂·皮蓬(Scottie Pippen),在1965年9月25日,皮蓬出生于美国的阿肯色州汉堡,是前美国的职业篮球运动员,司职小前锋,绰号蝙蝠侠。如果要论影响力的话他排在历史五十大,这个排名是NBA官宣的。
在1987年的NBA联盟选秀中,皮蓬在首轮以第五顺位被西雅图超音速队选中,随即被交易至芝加哥公牛队。皮蓬职业生涯曾经效力于芝加哥公牛队、休斯敦火箭队以及波特兰开拓者队。他的职业生涯曾3次入选最佳阵容第一阵容;8次入选最佳防守阵容第一阵容;7次入选NBA全明星赛;在1994年的时候荣膺NBA全明星赛MVP。
斯科蒂·皮蓬的经历概述
1、1999年至2000年赛季,皮蓬场均得到12.5分6.3篮板5助攻,开拓者进入季后赛并杀入西部决赛,但最终还是铩羽而归,这也是皮蓬职业生涯最后的一个辉煌期。之后在开拓者的四个赛季里,随着年纪的增长,皮蓬的表现开始下滑,球队也未有优异的表现。
2、在17个NBA赛季中,皮蓬共得到了18940分,居历史第51位;6135次助攻,居历史第28位;2307次抢断,居历史第6位(截止至2015年7月)。总出场时间达到41069分钟,共命了978粒3分球。生涯共20次拿到三双数据,其中包括季后赛的4次。
对于巅峰费德勒来说,他能在红土场地击败巅峰纳达尔吗?
当谈到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球员时,斯坦尼斯拉斯·瓦林卡表明了他的态度——他说罗杰·费德勒是“迄今为止最好的球员”。许多人相信费德勒、纳达尔和诺瓦克·德约科维奇将成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球员,但这要到他们退役后才能决定。在Instagram与克里斯·艾微特的现场对话中,当被问及“三巨头”时,三届男单大满贯得主瓦林卡毫不犹豫地说,他的瑞士同胞费德勒是“最好的”,但他确实补充了“到目前为止”。“他(费德勒)是目前为止最好的球员。他赢得了一切,打败了所有人。他比其他球员好,也比我好。”Wawrinka告诉Eft。时隔三年,费德勒重返红土赛场。这也是费德勒在2016年罗马大师赛输给蒂姆后再次回到红土赛场的情况。费德勒在前两个赛季选择退出红土场。虽然费德勒在纳达尔统治红土的时代,但是他在红土赛场上留下了很多经典的比赛。
费德勒回归红土,我们来看看费德勒在红土赛场上的五场经典战役。费德勒五大经典红土战役:终结纳达尔81连胜,实现法网满贯!5.2002年汉堡公开赛决赛费德勒6-1/6-3/6-4萨芬很难想象费德勒在赢得草地冠军之前已经在红土赛场上赢得了冠军。在2002年汉堡大师赛决赛中,当时世界排名第15的费德勒三连冠击败萨芬夺冠,这也是他职业生涯第一个大师赛冠军,第三个巡回赛冠军。那场比赛的胜利对费德勒来说是一个里程碑,他在红土场开始了瑞士国王的锦标赛。4.2009年马德里大师赛决赛费德勒6-4/6-4纳达尔当时纳达尔在红土赛场上几乎无敌。在那场决赛之前,他在红土赛场上赢得了33场连胜的记录,纳达尔在此前的154场红土比赛中赢得了150场胜利。
在两局中,费德勒一次破对方,从而两局6-4拿下对手,获得了自己的第15座大师赛奖杯。那场比赛的胜利对费德勒的信心至关重要,也让他在随后的法网夺冠,实现满贯。3.2007汉堡大师赛决赛费德勒2-6/6-2/6-0纳达尔纳达尔之前在红土赛场上创下了81连胜的记录,他在红土赛场上保持了五场胜费德勒的记录。纳达尔第一盘轻松获胜,很多人认为他会在红土上再续连胜。但随后费德勒开始发力,扳回一盘6-2。后来,在决胜局中,他用鸡蛋击败了纳达尔,结束了纳达尔在红土赛场上最长的连胜纪录。
“他的游戏是完全不同的风格。他总是给你压力。他很有侵略性,[节奏]变化很大。就我的打球风格而言,这比(对付)一个总是打同一场球的球员要困难得多。”瓦林卡还称赞了拥有19个男单大满贯的纳达尔,并描述了对抗红土之王有多难。“我很难打好回球,因为他(纳达尔)打轮换,用左手发球。”瑞士人说:“虽然他没有做到最好,但他在这方面给我制造了困难,总是给我带来直接压力。”“在红土上,(打败纳达尔)那是不可能的。算了。”
好了,关于“巅峰汉堡阵容搭配攻略”的话题就到这里了。希望大家通过我的介绍对“巅峰汉堡阵容搭配攻略”有更全面、深入的认识,并且能够在今后的实践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