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21位皇帝能力排名(清朝十二帝实力排名)

唐朝(618年—907年),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隋末天下群雄并起,617年唐国公李渊于晋阳起兵,次年称帝建立唐朝,定都长安。唐太宗继位后开创贞观之治,为盛唐奠定基础。690年,武则天改国号为周,705年神龙革命后,恢复唐国号。唐玄宗即位后缔造全盛的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全盛。安史之乱后接连出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现象,国力渐衰。历经唐宪宗元和中兴、唐武宗会昌中兴及唐宣宗大中之治,国势复振。878年爆发的黄巢起义,破坏了唐朝统治根基。907年藩镇将领朱温篡唐,唐朝覆亡。

唐朝21位皇帝能力排名(清朝十二帝实力排名)插图

二、唐太宗李世民

李世民(598年1月28日【一说599年1月23日】—649年7月10日), 唐朝第二位皇帝(626年—649年在位)。

李世民少年从军,曾往雁门关解救隋炀帝。首倡晋阳起兵,拜右领军大都督,受封敦煌郡公,领兵攻破长安,拜尚书令、光禄大夫,受封秦国公、赵国公。唐朝建立后,领兵平定薛仁杲、刘武周、窦建德、王世充、刘黑闼等割据势力,为唐朝的建立与统一立下赫赫战功,拜天策上将,封秦王。

公元626年7月2日,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被册立为皇太子。不久唐高祖李渊退位,李世民即皇帝位,年号贞观。唐太宗李世民在位初期,听取群臣意见,虚心纳谏。对内文治天下,厉行节约,劝课农桑,实现休养生息、国泰民安,开创贞观之治。

对外开疆拓土,攻灭东突厥与薛延陀,征服高昌、龟兹和吐谷浑,重创高句丽。设立安西四镇,与北方地区各民族融洽相处,获得尊号天可汗,为唐朝后来一百多年的盛世局面奠定重要基础。

唐朝21位皇帝能力排名(清朝十二帝实力排名)插图1

四、唐中宗李显

唐中宗李显(656年11月26日—710年7月3日),原名李哲,唐朝第四位皇帝,唐高宗李治第七子,武则天第三子。683年—684年、705年—710年两度在位。

显庆元年(656年)十一月乙丑,李显生于长安,初封周王,后改封英王。章怀太子李贤被废后,李显被立为皇太子。弘道元年(683年)即皇帝位,皇太后武则天临朝称制。光宅元年(684年),被废为庐陵王先后迁于均州、房州等地。圣历元年(698年)召还洛阳复立为皇太子。神龙元年(705年)在通天宫复位。

李显在位期间,恢复唐朝旧制,免除租赋,设十道巡察使,置修文馆学士,击败后突厥,使得唐朝再次开始长期控制漠南。发展与吐蕃的经济、文化交往,把金城公主嫁给吐蕃赞普尺带珠丹。唐中宗李显前后两次当政,共在位五年半,景龙四年(710年)六月壬午逝世,终年55岁,谥号大和大圣大昭孝皇帝,庙号中宗,葬于定陵。

唐朝21位皇帝能力排名(清朝十二帝实力排名)插图2

六、武则天

武曌[zhào](624年—705年12月16日),即武则天,唐朝至武周时期政治家,武周开国君主(690年-705年在位),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女皇帝、即位年龄最大(67岁)及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82岁)。

武则天为荆州都督武士彟次女。十四岁时进入后宫,为唐太宗才人,获赐号武媚 。唐高宗时封昭仪,永徽六年(655年)在“废王立武”事件后成为皇后。 上元元年(674年)加号天后,与高宗并称二圣,参预朝政。高宗驾崩后,作为唐中宗、唐睿宗的皇太后临朝称制。

天授元年(690年),武则天称帝,改国号为周,定都洛阳,称“神都”,建立武周。在位前后,明察善断,多权略,知人善任,重视人材的选拔,开创殿试、武举及试官制度。又奖励农桑,改革吏治。同时大肆杀害唐朝宗室,兴起酷吏政治。军事上收复并稳定安西四镇,一度使后突厥归降。晚年逐渐豪奢专断,渐生弊政。

神龙元年(705年),武则天病笃,宰相张柬之等发动“神龙革命”,拥立唐中宗复辟,迫使其退位。中宗恢复唐朝后,为其上尊号“则天大圣皇帝”。同年十一月,武则天于上阳宫崩逝,年八十二。

唐朝21位皇帝能力排名(清朝十二帝实力排名)插图3

八、唐玄宗李隆基

唐玄宗李隆基(685年9月8日—762年5月3日),唐朝第七位皇帝,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之孙,唐睿宗李旦第三子,故又称李三郎,母窦德妃。唐朝在位最长的皇帝(712年—756年在位)。

垂拱元年(685年)八月,李隆基生于东都洛阳。生性英明果断、多才多艺。初封楚王,后改封临淄王。唐隆元年(710年)六月,李隆基与太平公主联手发动“唐隆政变”,诛杀韦后集团。先天元年(712年),李旦禅位于李隆基,李隆基于长安太极宫登基称帝。后赐死太平公主,取得了国家的最高统治权。唐玄宗在位前期,注意拨乱反正,任用姚崇、宋璟等贤相,励精图治,开创了唐朝的极盛之世——开元盛世。

他重视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封粟末靺鞨的大祚荣为渤海郡王,设渤海都督府和黑水都督府,封南诏的皮罗阁为云南王,封回纥的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但是在位后期逐渐怠慢朝政、宠信奸臣李林甫、杨国忠等;宠爱杨贵妃,加上政策失误和重用安禄山等塞外民族试图来稳定唐王朝的边疆,结果导致了后来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为唐朝由盛转衰埋下伏笔。天宝十五年(756年)太子李亨即位,尊其为太上皇。

宝应元年(762年)病逝于长安神龙殿,终年78岁,葬于金粟山,名为泰陵。庙号玄宗,又因其谥号为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清朝为避讳康熙帝之名玄烨,多称其为唐明皇,另有尊号开元圣文神武皇帝。

唐朝21位皇帝能力排名(清朝十二帝实力排名)插图4

十、唐代宗李豫

唐代宗李豫(727年1月9日—779年6月10日),初名李俶[chù],唐朝第九位皇帝(762年5月18日—779年6月10日在位),唐肃宗李亨长子,母为章敬皇后吴氏。

李豫为人仁孝温恭,最初以皇孙身份受封广平王。安史之乱时随父前往灵武,肃宗称帝后,被拜为天下兵马元帅。作为名义上的唐军统帅,统领郭子仪等诸将先后收复长安、洛阳。凭借收复两京之功相继进封楚王、成王。乾元元年(758年),被册立为皇太子。

宝应元年(762年),肃宗病死,李豫被宦官李辅国等拥立为帝。同年命其子李适为天下兵马元帅,统仆固怀恩等大败史朝义部叛军,收复洛阳及河北诸郡,至次年彻底平定安史之乱。广德元年(763年),吐蕃乘虚攻占长安,李豫出逃陕州,随后起用郭子仪击破吐蕃。永泰元年(765年),又用郭子仪等平定仆固怀恩之乱。此后藩镇势力壮大,开中晚唐藩镇割据之先河 。

李豫在位时期,定计诛杀权宦李辅国、鱼朝恩及宰相元载,流放宦官程元振;改革漕运、盐价、粮价等,任用杨绾为相,致力于安定社会,发展生产。

唐朝21位皇帝能力排名(清朝十二帝实力排名)插图5

十二、唐顺宗李诵

唐顺宗李诵(761年2月21日—806年2月11日),唐朝第十一位皇帝,唐德宗李适长子,母亲为昭德皇后王氏。

初以皇孙,册封宣城郡王。唐德宗即位。进封宣王,册立为太子。慈孝宽大,仁而善断,涉猎诸艺,擅长隶书。贞元元年,组织了“奉天保卫战”的胜利。贞元二十一年(805年)正式继位,登基后任用王叔文等人变法,这触犯了宦官和节度使的利益,被迫禅位给皇太子李纯,自称太上皇。

唐朝21位皇帝能力排名(清朝十二帝实力排名)插图6

十四、唐穆宗李恒

唐穆宗李恒(795年7月26日—824年2月25日),原名李宥,唐朝第十三位皇帝(820年—824年在位)。唐宪宗李纯第三子,母为懿安皇后郭氏。初封建安郡王。唐宪宗即位(806年),进封遂王。元和五年(810年),遥领彰义军节度使。元和七年(812年),册立为皇太子,改名李恒。

元和十五年,唐宪宗暴崩,在宦官梁守谦拥立下,登基即位,是为唐穆宗。在位期间,宴乐过多,畋游无度。所任宰相萧俛、段文昌缺乏远见,认为藩镇已平,应当消兵,使得河朔三镇再度叛乱。

唐朝21位皇帝能力排名(清朝十二帝实力排名)插图7

十六、唐文宗李昂

唐文宗李昂(809年11月20日—840年2月10日),原名李涵,唐朝第十五位皇帝(826—840年在位),唐穆宗李恒次子,母为贞献皇后萧氏。李昂为人恭俭儒雅,博通群书。长庆元年(821年),封为江王。

宝历二年(826年)十二月,即位为帝,年仅十八岁。在位初年,励精求治,放出宫女三千余人,并省冗员,重用宠臣李训、郑注等人,发动甘露之变,企图消灭宦官势力,事败后遭到软禁,最后抑郁而终,享年三十一岁,谥号元圣昭献孝皇帝,庙号文宗,葬于章陵。

唐朝21位皇帝能力排名(清朝十二帝实力排名)插图8

十八、唐宣宗李忱

唐宣宗李忱(810年7月—859年9月),唐朝第十七位皇帝(846年4月—859年9月在位),唐宪宗李纯第十三子,唐穆宗李恒异母弟。李忱于长庆元年(821年)获封光王。会昌六年(846年),唐武宗死后,李忱为宦官马元贽等拥立,登基为帝。

李忱勤于政事,孜孜求治。在位期间,整顿吏治,并限制宗室和宦官,将死于甘露之变中除郑注、李训之外的百官全部昭雪。在对外方面,他击败吐蕃、安定塞北、平定安南,并接纳归唐的河湟,设置归义军。他为人明察沉断,从谏如流,且能恭谨节俭,使局势稍安。李忱因服长生药中毒,于五十岁驾崩。

唐朝21位皇帝能力排名(清朝十二帝实力排名)插图9

二十、唐僖宗李儇

李儇(862年6月8日-888年4月20日),唐朝第十九位皇帝(873年8月16日—888年4月20日),唐懿宗李漼第五子,母为惠安皇后王氏。初封普王,热衷游乐,擅长马球。唐懿宗弥留之际,在宦官田令孜等人拥戴下,成为皇太子,改名李儇。咸通十四年(873年),柩前即位,时年12岁。

在位期间,权宦田令孜把持朝政,政局日益混乱,引发王仙芝、黄巢起义。长安失落后,逃亡蜀地。期间,调动各镇节度使平定黄巢起义,返回长安。光启年间,经历盐池之争和襄王之乱,身体每况愈下,末年引发节度使割据,唐朝至此分裂,临终传位于弟弟李晔,即唐昭宗。

唐朝21位皇帝能力排名(清朝十二帝实力排名)插图10

二十二、唐哀帝李柷

李柷(892年9月27日—908年3月26日),唐朝末代皇帝(904年9月27日-907年5月12日),唐昭宗李晔第九子。乾宁四年(897年),进封辉王。天复三年(903年),授开府仪同三司、诸道兵马元帅。天祐元年(904年),唐昭宗遇害后,正式即位,成为权臣朱温的傀儡,一切政事皆不定夺。天祐四年(907年),废为济阴王,安置于曹州。五年,惨遭鸩杀,葬于温陵,终年十六岁。

最新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站长邮箱:12125980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