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表外壳专利排名前十(劳力士八大专利)
劳力士虽不像其它著名钟表品牌那么历史悠久,但在腕表上的诸多研发排在各大品牌前列,拥有累积注册的专利多达400余项。跟课代表一起来看看其中10项!
1926年 蚝式表壳
最初的蝇式表壳直径为36毫米,密闭表壳是它最大的特点,这归功于劳力士独创专利系统,此系统由旋入式外圈底盖和上链表冠组成。三角坑纹底盖以特殊工具旋紧密封,只有专业的工具才能打开接触到机心·上链表冠旋紧在表壳上,如潜水艇的舱门一样密封防水·防水式表壳可以提供机心绝佳的防护效果,使其免受水灰尘压力和撞击的损害。
1931年 恒动摆陀
劳力士恒动摆陀包括一个半月形自动陀,随着佩戴者手腕的活动,围绕中央轴轮双向自然摆动·自动陀将能量传输到腕表的主发条上·恒动自动陀的优点在于不必每天为腕表上链,有助加强式表款的防水性能。人们不需定期旋松表冠(表把)避免机心暴露在灰尘湿气中。自动陀不断为主发条上链,替腕表提供持续稳定的动力来源,使腕表的走时准度能维持在高档。
1953年 双扣锁表冠
双扣锁装置可确保旋入式上链表冠完全防水,这归功于设置在圆管和表冠内的两个密封区。1953年水鬼刚推出时,就采用了双扣锁上链表冠,这是劳力士首款腕表防水深达100米的里程碑·即使没完全旋紧表冠,也能保持式表壳的防水性能。双锁扣防水的劳力士手表表冠,如果是贵金属皇冠标识下会有两个圆点,如果是904L钢款会有一条横杠。
2000年Parachrom游丝
Parachrom游丝由劳力士独有的铌、错及氧合金制成,这枚关键组件虽然直径不到一厘米,却以优异的性能确保腕表精准·此游丝不受磁场干扰,在温度变化下也十分稳定;抗震力更比传统游丝高出十倍。2005年,劳力士又采用一项新专利技术改普Parachrom游丝的表面:进一步令游丝长期保持稳定,这处理方式也令游丝呈现出其招牌的蓝色光泽。
2005年 Paraflex避震装置
平衡摆轮是腕表的机械心脏,本身不断处于活动状态,具有极强惯性,从而保持腕表的最佳走时性能·而腕表受到撞击时摆轮轴是机心中最容易受损的部位。为了尽量减少摩擦,摆轮轴越细越好通常它的直径约为0.07毫米,即是一根头发丝般幼细,所以非常脆弱。劳力士研发出一种更高效的防震器:确保平衡摆轮的精密走时性能,同时将抗震力提高50%避震系统的关键部位一-弹簧经过重新设计,品牌使用电脑模拟,彻底改变了弹等原来的几何结构,使避震装置能够承受更强烈的冲击。
2005年 Cerachrom字圈
用于部分蝇式系列专业腕表:Cerachrom字圈以陶瓷制成,此特制陶瓷够坚硬,而且不易刮损,即使经紫外线照射也不会褪色·此外,其抛光效果良好,赋予外圈出众持久的光泽·为了方便辨别时间陶瓷外圈上刻铸了数字和刻度标记,并以物理气相沉积法技术(PVD)镀上金或铂金薄镀层。只要有采用Cerachrom陶瓷字圈,那么一定是劳力士表的热销款式。
2014年 Syloxi硅游丝
Syloxi硅游丝共取得五项专利,与Parachrom游丝一同为劳力士的高性能游丝·Syloxi硅游丝不受磁场干扰,即使温度变化:性能也非常稳定·Syloxi硅游丝可比传统游丝精准十倍·包括优化游丝的几何结构把固定系统设计得更有效等,使它有助于提升手表性能。
2015年 Chronergy擒纵系统
稳定可靠的瑞士杠杆式擒纵系统深受制表师的青睐,但弱点是效率偏低,经齿轮组传至主发条的动力,只有略多于三分之一能传递至摆轮。Chronergy擒纵系统的几何结构使这个主要组件的效率提升了15%。在3235和3255机心新增的动力储备中,有近一半来自擒纵系统·Chronergy擒纵系统以镍磷制成,优点也是不受磁场干扰。
2015年 Oysterflex橡胶表带
Oysterflex橡胶表带内层具有专利的纵向缓冲系统,像是可伸缩性的橡胶片·内部由具弹性的钦镍合金片制作·前后端分别连接至表壳与式保险扣,再以黑色橡胶覆盖成形,其坚固性可说是超越现行所有的橡胶表带,即使遭遇强大力量的拉扯表款依然会安全的佩戴于手腕之上。可配备不同材质的蝇式保险扣,防止表带意外开脱·并配备劳力士专利Easylink快速延伸系统:可以增加约5毫米的表带长度。
Everose Gold 永恒玫瑰金
玫瑰金材质容易随着岁月与环境的洗礼丧失原有的色泽与光亮,生活中所时常接触的化学成分更容易使玫瑰金褪色·为了解决此一难题,劳力士创造出全新的18K永恒玫瑰金材质(Everose Gold)并添加比例约为2%的铂金,让玫瑰金能永保亮丽的色泽,并且于2005年开始运用在所生产的表款之中。
这十项专利技术很具体的说明了劳力士制表以实用、精准为主要目的。它们看起来不见得抢眼炫目,甚至表面上还察觉不出它们的存在感,但是正因为这些专利技术一环扣着一环,才能劳力士手表这么好用扛造。
-
关注我,了解更多表圈资讯!
懂点手表,多点谈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