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闭口大夫排名前十(阜外医院十大专家排名)
文|近史演绎编辑|近史演绎
国歌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中华民族的信仰,运动员夺冠后,看着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总会很骄傲的高唱国歌,这是一种骨子里的自豪感!
但在亚运会上,一位中国运动员在夺冠后,却闭口不唱国歌,引起争议,而她同样带队夺冠,闭口不唱国歌,却受到了国人的称赞,为何会有如此大的差别?
香港泳手何诗蓓夺金闭口不唱国歌,引发舆论反响
杭州亚运会进入收官阶段之时,多项决赛轮番上演精彩对决。在游泳比赛项目中,来自中国香港的选手何诗蓓表现抢眼,多次夺得奖牌。值得一提的是,在女子200米自由泳决赛上,何诗蓓高水平发挥,以1分56秒77的成绩打破了这一项目的亚运会纪录,夺得该项目的金牌。
这无疑是何诗蓓泳坛生涯中的巅峰时刻。当赛果正式公布,标志着她金牌确定的那一刻,观众席上传来热烈的掌声与欢呼声,现场气氛达到高潮。何诗蓓自己也激动不已,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
按照惯例,颁奖仪式上会奏响获奖者的国歌,向运动员致以最高敬意。当三面国旗升起、奖牌颁发完毕后,中国国歌声声吟唱,余音在会场上空回荡。与往常一样,获得金牌的运动员会庄重立正,带领观众跟唱国歌。
然而让人意外的是,站在中心领奖台的何诗蓓并没有跟上国歌的节奏开口歌唱,而是静静站立,一语不发地等待国歌结束。这一举动立刻引起了舆论场的高度关注。
有网友认为,何诗蓓这是明显不尊重国家的做法,对国歌的漠视可能来自其港独倾向。纷纷质疑她的行为是否存有政治立场。也有声音为何诗蓓辩解,她当时作为主角太过激动,以至于一时间没有反应过来。还有观点分析,何诗蓓身为混血儿,自小在异国长大,对中国传统文化不够了解熟悉,可能不太记得国歌歌词。
对于网络上各种热议,何诗蓓自己也深感意外。她很快发表声明回应,表示当时确实因为获得金牌后过于激动,导致自己在国歌响起时出现了短暂的恍惚与失神,完全忘记应该开口跟唱。这绝非出于对国家的不敬之意,只能说自己临场状态出现了失误,对此表示诚挚的歉意。
何诗蓓的解释让事态有所平息。但也有声音认为,国歌对每个中国人来说都应该耳熟能详,不太可能会在重要时刻完全忘词。她作为运动员代表中国参赛、实现突破,能站在领奖台上已经是莫大的荣耀。这种时候不唱国歌,多少有点对这个荣耀时刻的不尊重。因此,何诗蓓的做法难免会引起误会。
无论如何,这起争议多少使何诗蓓本该成为焦点的金牌之喜被掩盖,同样是夺冠,2023年已经结束的世锦赛上,林孝俊领奖时的表现直接让他当时冲上热搜!
林孝俊上演梦回故乡高唱国歌感动泪奔
2023年世界短道速滑锦标赛上,来自中国队的林孝俊在男子5000米接力项目中率队夺冠,这不仅是他四年来再次夺得世锦赛金牌,更是中国队在本届赛事的唯一一块金牌。值得一提的是,林孝俊拥有中韩混血身份,曾代表韩国队参赛多年,2018年转会加入中国国家队。能够在家乡夺冠,对林孝俊意义非凡。
决赛中,林孝俊与李文龙、刘冠逸以及钟宇晨组成中国队,以7分04秒412的成绩力压荷兰队获得冠军。赛后在颁奖仪式上,林孝俊与队友高高举起五星红旗,全场响起中国国歌。林孝俊一个字不差地唱完了国歌,眼中满是骄傲与激动的泪水。曾经的韩国明星如今已是中国英雄,林孝俊完完全全地融入了中国队。
林孝俊此前的500米项目因器械问题被取消成绩,个人项目均告失利,这次团体金牌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心理安慰。在社交媒体上,林孝俊热泪盈眶高唱国歌的画面迅速传播开来,“林孝俊”一举登上热搜排行榜前列。许多网友表示,看到林孝俊为中国队夺金后由衷的自豪与喜悦,深深感动。
从韩国到中国,林孝俊历经波折,终于找到了自己的位置。或许曾经他会有迷茫,但此时站在领奖台之巅,林孝俊心中明确自己是属于中国的,属于五星红旗下的勇士。作为中韩混血儿,林孝俊自小便展露出在冰场上的天赋。2005年,17岁的林孝俊首次入选韩国国家短道速滑队,开始了职业生涯。
那一年,他便在世青赛上夺得1500米和5000米接力两项金牌。从此,林孝俊迅速成为韩国队的新星和希望。在温哥华冬奥会上,林孝俊获得5000米接力银牌,这是韩国队历史上首枚冬奥会短道速滑接力奖牌。
可随后的索契冬奥会,林孝俊和队友在5000米接力决赛中意外跌倒,错失金牌。这成为他职业生涯的一个遗憾。之后,林孝俊又经历了伤病困扰。这些不如意的经历,让他在韩国队内地位下降,渐渐失去主力位置。
2018年冬奥会过后,29岁的林孝俊做出人生抉择,放弃韩国国籍,加入了实力雄厚的中国国家队。这给他带来了全新的机遇。通过不懈努力,林孝俊逐渐适应中国队训练环境,与新队友磨合,重拾昔日状态。在中国国家队系统的培养下,今年33岁的林孝俊终于再次登上屋脊,实现四年前的未竟心愿。
可带队夺冠的她,却在国歌响起的时候,选择闭口不唱,此举却让无数国人对其称赞,这又是为何?
李琰:我是中国人,只唱中国国歌
2006年都灵冬奥会上,中国籍教练李琰率领美国短道速滑队,击败了长期统治该项目的韩国队,夺得了短道速滑男子500米金牌。这是美国队时隔多年后再次站上该项目的颁奖台,李琰的贡献毋庸置疑。然而,就在颁奖典礼上,当美国国歌奏响之际,身为主教练的李琰却没有像美国队员们一样唱起国歌。
这一举动立刻引起了美国媒体的强烈争议。有评论认为李琰作为美国队的主教练,有责任与队员们共同高唱国歌,表示对国家的敬意。李琰对此进行了直言不讳的回应:“我是中国人,我只会唱中国的国歌。作为教练,我的责任是训练选手取得好成绩,而不是向任何国家表忠。”
其实,多年来,李琰一直把心思放在中国短道速滑的发展上。她虽然在美国执教,但国家认同感从未动摇。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在美国极力的挽留下,李琰坚定地选择回国,开始培训中国队。
面对极其艰苦的环境,李琰不惧困难,白手起家,从零开始搭建起中国的短道速滑培训体系。她严格要求自己和队员,将所有精力都投入到训练中。经过四年,她终于带领中国队完成了历史性的突破,一举夺得温哥华冬奥会短道速滑4金。弟子王濛更是获得了三个单项金牌。
李琰的故事成为了中国体育界的佳话。当年她不唱美国国歌的态度,让国人看到了她对祖国的热爱。有评论认为,李琰的选择恰恰体现了一个人的成熟与境界。她没有因为个人荣誉和利益考量而违背自我,而是选择了自己认同和向往的道路。正是有了这样一批对民族负责、敢于担当的人,中国的体育才能不断向前发展。
李琰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定义了什么叫做爱国主义精神。她不仅是中国短道速滑的奠基人,也是所有中国运动员学习的楷模。她的一生恪守着对国家和人民的忠诚,这份精神永远值得敬佩。
同样有一位夺得了中国队历史第一枚世锦赛男双金牌的他,却因为自己的选择,备受争议!
乱世人生:韦晴光的跌宕与抉择
1987年,27岁的韦晴光与搭档陈龙灿代表中国队夺得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男子双打冠军,这是中国队历史上首次摘得世锦赛男双金牌,也是韦晴光职业生涯的巅峰时刻。记者赛后采访中,韦晴光激动地说“夺冠一刻,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国歌声中,我激动得热泪盈眶”。
然而就在4年后,韦晴光突然宣布退役,结束自己短暂而辉煌的运动生涯。韦晴光向记者表示,由于年纪渐大,需要给后起新人让路,但内心对乒乓球的热爱仍在。退役后不久,31岁的韦晴光受国家选派,前往日本担任中日友好乒乓球文化交流大使。
来到东瀛国土,韦晴光发现日本乒乓实力并不强,自己仍有机会大显身手。于是他默默训练,希望能重返赛场,再创高峰。但多次申请参赛均因国籍问题被拒。1997年,39岁的韦晴光经过深思熟虑,决定加入日本国籍,同时将姓名改为“伟关晴光”。
次年,伟关晴光终于如愿以偿,代表日本队出战亚锦赛。面对昔日队友,他毫不留情全力以赴,但决赛中还是以2:3不敌王励勤,获得亚军。虽未夺冠,但此战助伟关晴光在日本乒坛确立“一哥”地位。2000年悉尼奥运会,42岁的伟关晴光再战中国队,但面对急速崛起的中国新秀,仅取得第9名的成绩。赛后,他宣布离开球员岗位,出任日本国家队教练员。
2007年,49岁的伟关晴光正式宣布退役,结束在日本的教练生涯。他回到广西老家,在南宁开设了一家乒乓球专卖店,同时也经常往返日本,处理自己在东京的体育用品生意。如今,伟关晴光已经62岁,他顶着日本国籍,但终生难忘作为中国选手时的荣耀时刻。或许,那面五星红旗至今还在他梦中飘扬。正如韦晴光自己所说:“我骨子里流淌着中国血,奔跑在我血管的是五千年东方文明。”
但同样也有许多人认为,当他选择加入日本国籍的那一刻,就已经选择了站在对立面,这样的人中国人不会原谅,你们是怎样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