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8月,祥云四中抓住“大祥巍”教育一体化契机,首次面向大理市招生35人、面向巍山县招生15人。一年来,学校不断加强学生习惯养成教育、感恩教育,持续优化教学过程,推行新课程改革,着力打造高效课堂,落实智育成才目标,加强任课教师对短腿科目学生的帮扶,精准因材施教,用心用情巩固“大祥巍”教育一体化新成果。
阳光明媚的上午,高一年级主任朱红英趁着课间休息间隙,详细了解着几名“大祥巍”录取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的近况。“你们最近生活上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吗?”“两个星期前制定的学科短板帮扶计划对你们有哪些帮助?”定期座谈与实时了解“大祥巍”录取学生的学习、生活动态,是朱红英和高一年级班主任、各科老师的工作常态。
朱红英说:“祥云四中从大理市巍山县录取的50名学生,目前来说,整体发展态势良好,有的学生刚来到祥云四中在学习上、生活上有些不适应,我们就专门安排了老师跟同学进行交流、沟通和指导,了解学生的困惑和困难,及时地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让他们能够快速地适应学校生活。”
高一年级322班的李瑗华,此前一直是走读式,去年来到祥云四中开始寄宿制学习,从未长时间离家的她,进学校后的前一个月,常常因为想家和不适应快节奏的高中生活而闷闷不乐。为了纾解像李瑗华一样情绪的学生,学校定期组织心理座谈会,及时疏导学生低落情绪;在学校宿舍、餐厅等区域安装了20多部免费电话,让学生及时与家人联系;设立校长信箱和意见建议箱,收集学生的问题和意见建议,并及时解决问题;多种方式丰富节假日留校学生的课余生活,让学生住得好、吃得好、睡得好、留得住、学得好。
李瑗华说:“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我很快适应了高中的学习和生活。我的短板科目是生物,科目老师还为我制订了帮扶计划,效果也很好。我觉得学校里老师负责,同学热心,学习生活的氛围都很好。”
“大祥巍”教育一体化工作实行一年来,祥云四中因材施教、统筹兼顾,让“大祥巍”录取学生在学校踏实学习、快乐生活。在学生管理方面,狠抓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的养成,让学生较快适应高中的学习和生活;在学习方面,针对学习成绩还不够理想,退步较大的同学,或者因为没有做好初高中的顺利衔接,产生了厌学情绪的同学,加大学生的理想目标教育,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育教学的实施与方法方面,坚持“办好一方教育、成就一代孩子”的办学理念,各方面严格要求老师,从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出发,做有温度的教育,实时与学生进行思想交流;提出放低眼线,降低起点,讲授慢一点,辅导多一点,学得透一点“两低三点”的教育思想,加强任课教师对短腿科目学生的帮扶,精准因材施教,落实多元升学目标。
一年来,经过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祥云四中高一年级发展态势良好,“大祥巍”录取学生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进步。录取学生50人中,年级前100名0人,到高一年级期末考时进入前100名的有3人;中考录取时前200名14人,到高一年级期末考时增加到17人。
祥云四中党总支书记吴映辉说:“我们将更用心用情,进一步提供优质的服务,让学生在各个方面都获得进步。继续坚持为国育才,一如既往地做好学生的服务工作,抓好课堂教育,建设高效课堂,让所有学生能够享受优质的教育服务。”
图文作者 记者陈治学 吴江 通讯员徐翔
责任编辑 陈治学
图文审核 张敏来
图文总审 胡林果
讲好祥云故事 传播祥云声音
投稿邮箱 3109820189@qq.com
媒体地址 龙溪小区308号(县融媒体中心)
法律顾问 自学礼 杨富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