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漂十年的老严,未曾想过有朝一日,会在威海的海边开一间咖啡馆。
这个小店,承载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泛黄的杂志、古朴的家具、承载时代记忆的磁带……他用这些老物件,填满了整个咖啡馆。身处其中,立马就回到那些“日色慢,车马邮件也慢”的“旧时光”。
扎着小辫儿,身着纯色T恤的老严,每天的工作按部就班,却也充满仪式感。
先是仔细擦拭店里的老物件,清扫店铺里的每个角落,以便为光临这里的每位朋友提供一处温馨舒适的环境。
然后,再磨咖啡、烘蛋糕,为一整天的营生做好细致的准备工作。“我要用心对待在海边的每一次遇见。”老严说。
在威海,开一家的咖啡馆,对于老严来说,似乎是一件冥冥中注定的事儿。
当老严第一次来到威海时,就被这里的海深深吸引了。老严说:“说不清,但总有一种找到了家的感觉。”
之后,老严在海边附近住了一周的时间。如果说一开始吸引老严的是景,那后来让老严决定留下的,是热情好客的威海人和这里舒适自如的生活环境。
于是,老严便听从内心的声音,下定决心以后要来这里生活。
“我想走出舒适区,去做自己喜欢的事儿,自己的人生得由自己负责!”
半年后,老严辞去了北京稳定的工作,只身一人来到威海。
在最吸引他、最治愈他的海边开了一家咖啡馆,取名:卡夫卡。
“不是有了这家店,才有的‘卡夫卡’这个名字,而是在开店以前这个名字就已经定下了。”
捷克作家卡夫卡是老严喜欢的作家,于是,老严决定以这位作家的名字来开一家梦寐以求的“旧时光”书香咖啡馆。
“村上春树写过《海边的卡夫卡》,而我在海边开了一家‘卡夫卡’。”老严说。
念旧是老严骨子里的东西,他说:“小时候听的磁带,即使过了很多年,我依然舍不得丢掉,想留着,总觉得会有一些意义存在。”
50年代的书、80年代的杂志、千禧年的唱碟以及各个年代的老物件几乎都能在这家店里找到踪影,与其说卡夫卡是在贩卖咖啡与酒,倒不如说它是一家“旧时光博物馆”。
店中一隅,墙壁上挂着“五好家庭”的玻璃框,桌子上摆着拉绳台灯和有线电话,正对面的彩电里正放着国产经典动画片《大闹天宫》,恍惚间,似乎回到了小时候在姥姥家的日子。
开店7年以来,老严和朋友一起共收集大大小小的老物件约有上百种。
有他去全国各个旧货市场上淘的,有朋友到其他国家游玩时带回来的,还有一些造型别致的,是多才多艺的朋友将老物件改装后摆进来的。比如,那辆摆放在入口吧台“C”位处由老式缝纫机改造的赛车。
“朋友们见到老物件会情不自禁地想要放进店里来,似乎这里才是它们应该待着的地方。”老严笑着说。
老严喜欢老物件儿,更喜欢和老物件儿待在一起的“慢生活”。他小时候曾在QQ个性签名上写下过这样一句话:和喜欢的,在一起。
而如今,这句话成了现实。
很多第一次到店里的人,都会因老版小彩电还能播放影片而震惊,不过,随之而来的,定是止不住的喜悦。
每每看到客人如此反应的时候,老严总会说:“老物件儿可不是摆件儿。”
是啊,老物件承载着时代的记忆、拥有着岁月的烙印。它被当作仅供摆放的装饰品时,意义不大,可它被运作使用的时候,就会散发出无限韵味。
其实,老物件还会将人与人连接在一起。
一开始只身一人来到威海追求理想生活的老严,如今,早已结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有在淘旧货时认识的,有因常来卡夫卡而熟悉的,在这些朋友中,有一见如故的,也有渐成好友的。
甚至有家在外省的朋友,会因为老严、因为这家充满情怀的咖啡馆,而爱上威海整座城。老严说,很多朋友每年闲暇时,一定会来威海住段时间,大家坐在店里喝喝咖啡,聊聊近遇,舒服极了。
当然,还有一见如故的“小王子”。
“说起我第一次来店里的场景,就跟电影情节一样。那是一个雨夜,我和朋友走了进来,屋子里暖黄色的光和扑面而来的‘回忆杀’刚好戳中了我。接着往里走,我看到了一架钢琴,不自觉地坐了下来,弹了一曲。”“小王子”回忆着第一次到卡夫卡的场景。
“他弹琴的那一幕,绝对是个妥妥的小王子,所以自那以后我们都管他叫‘小王子’。”老严补充道。
雨夜、钢琴、暖黄色的光、洒满整个咖啡馆的“旧时光”……在这一切的完美组合下,“小王子”深陷卡夫卡,自此以后便成了这里的常客。
今年暑期“小王子”放假后没有回甘肃老家,而是留在了威海,帮老严一起照看店面。
店里不忙的时候,“小王子”弹钢琴,老严拨吉他,俩人时不时的来一场悦耳合奏,惬意得很。
后来,老严把“一个老物件找一个人”写在了一块老石板上,挂在了墙壁上。
似乎在说,咖啡馆不仅仅只是一间咖啡馆,而老物件儿也不仅仅只是一个物件儿,它们中间牵扯着说不完的人、讲不完的事、道不完的情。
老严说,希望这家店开下去,一直开下去,最后它终将会成为一家包裹着无限故事与情怀的百年老店。
而这一路上,一定会有更多的人在这个“屋里是情怀,屋外诗与海”的地方,在与过去的自己见面的同时,重拾来时的梦,看清未来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