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是人类感官中最重要的器官
在我国,有一个庞大的人群
因身患一种常见代谢性疾病
而牵连到眼睛
视物模糊、视力下降
严重时甚至会失明!
究竟哪种疾病
在悄悄夺走我们的光明?
今天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眼科中心副主任、眼底科主任
主任医师、医学博士、
教授、博士生导师
国家眼部疾病
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副主任
刘堃医生来到演播室
带领我们擦亮“心灵之窗”
享受美丽“视”界
糖尿病为何会危及眼睛?
刘主任介绍,糖尿病最主要的问题是会引起一些血管、神经的病变,而眼部的视网膜就是一个神经和血管组织,如果长时间血糖控制不好,会引起糖尿病性的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已经成为世界上、以及我国工作人群(即45岁~55岁)致盲原因排第一位的疾病;而且一旦罹患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其视功能是随着疾病的进展逐渐损伤的,且不可逆!如果早期治疗,视功能还能恢复,到了晚期,则效果非常差。
早期筛查特别重要
如何进行筛查?
刘主任表示,在市一医院,所有到内分泌科就诊的新发糖尿病患者,必须要进行相关的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筛查,一旦发现早期病变患者,眼科医生及早介入,进行相关治疗,就能把疾病控制在比较稳定的阶段。
“糖”网了怎么检查?
怎么自我管理?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主任王育璠医生介绍,糖尿病患者前来就诊时,往往关注的仅是患者的代谢指标(即血糖、血脂、血压),还会关注患者是否存在糖尿病相关并发症。
由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患病率在糖尿病患者中高达三分之一,且早期没有明显的视力减退,往往易被忽视,所以对于糖尿病患者、特别是II型患者要进行视网膜病变筛查,即眼底照片。
眼底一张照,疾病早知道!
通过对新发糖尿病患者进行眼底筛查,并借助于人工智能,对于检查数据的30秒快速诊断,即便糖尿病患者处于视力正常、没有任何眼部不适的早期糖网病阶段,也能被及时筛查发现,对于减少糖网病发生,以及延缓糖网病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患者进行视网膜病变检查后,如果没有视网膜病变、或轻度视网膜病变,就在内分泌科就诊,以后每年进行一次视网膜病变筛查;
如果是中度以上的视网膜病变,转诊眼科,根据患者情况,每三个月至半年进行评估和治疗。
无论是否患上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对糖尿病患者来说
控糖、控代谢指标仍是根本!
那么,糖尿病患者
具体要控制些什么呢?
王育璠医生介绍,要控制血糖、血压、血脂和体重。
控制血糖:把糖化血红蛋白作为重要控制目标,即要<7%;
控制血压:目标是把血压控制在<130/80mmHg;
控制血脂:以低密度脂蛋白LDL<2.6mmol/L,如果患者出现心脑血管病症状,则低密度脂蛋白LDL<1.8mmol/L;
体重管理:身体质量指数BMI控制在24KG/㎡。
除了在医生的监督下
患者在家也不能忽视自我监测
尤其是空腹血糖
和餐后两小时血糖指标
对大部分患者而言,希望空腹血糖值在4.4~7mmol/L范围内,餐后两小时血糖和随机血糖则应控制在4.4~10mmol/L之间。
部分患者血糖波动较大,则推荐持续血糖监测,即在皮下植入小探针,可监测患者全天24小时的血糖谱。
严格控糖、积极治疗
糖尿病患者要进行自我管理
“管住嘴,迈开腿”
养成良好健康规律的作息习惯
保持愉悦的心情
防大于治、防治结合更有效
来源: 东方卫视名医话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