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舞狮机构排名前十(泉州舞狮队收费价目表)

泉州舞狮机构排名前十(泉州舞狮队收费价目表)插图

舞台上的“狮子”活灵活现

泉州舞狮机构排名前十(泉州舞狮队收费价目表)插图1

狮子在桌面上辗转腾挪,配合默契。(谢阿夹 供图)

泉州舞狮机构排名前十(泉州舞狮队收费价目表)插图2

年轻人加入舞狮传承,图为黎明职业大学舞狮队。(谢阿夹 供图)

泉州舞狮机构排名前十(泉州舞狮队收费价目表)插图3

精彩演出的背后,是日复一日的高强度训练。

泉州舞狮机构排名前十(泉州舞狮队收费价目表)插图4

近两年,谢阿夹开始自学、钻研南狮表演。

泉州舞狮机构排名前十(泉州舞狮队收费价目表)插图5

演出前,对表演道具进行检查。

泉州舞狮机构排名前十(泉州舞狮队收费价目表)插图6

钻研南狮技艺,并与北狮表演特点相融合。

泉州舞狮机构排名前十(泉州舞狮队收费价目表)插图7

队员训练

日前,由福建省社会体育指导中心、福州市体育局主办的福建省首届舞龙舞狮锦标赛落下帷幕。在本次比赛中,石狮新艺醒狮团夺得北狮传统项目成年组一等奖。

该醒狮团的创建人、今年80岁的谢贤景,十几岁开始接触舞狮,经过四五十年的不断摸索、锤炼,技艺日臻成熟,并义务培养了一代又一代舞狮人;十几年前,他的儿子谢阿夹接过父亲的接力棒,在将醒狮团发扬光大的同时,吸引更多年轻人了解舞狮、参与舞狮,致力于将舞狮这一中华传统文化艺术传承下去。

在泉州,舞狮是最受欢迎的民俗活动之一,从活动开幕、商家开业、节日庆典,到孩子出生、生日、结婚等人生的重要场合,都可以见到舞狮表演。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愿意学舞狮并以此为业的人却越来越少。日前,记者走进醒狮团,了解他们日常的训练和演出,感受两代舞狮人的苦乐和坚守。

□记者 黄宝阳 通讯员 王国良/文 李荣鑫/图(除署名外)

六十余载的舞台接力

2023年福建省首届舞龙舞狮锦标赛汇聚了全省39支队伍、300多名舞龙舞狮运动爱好者,裁判员们根据难度、技巧、节奏感等多方面进行评分,经过激烈角逐,最终,泉州石狮新艺醒狮团以高超的技巧和精湛的演绎获得传统北狮成年组第一名。醒狮团的团长谢阿夹13岁起跟着父亲谢贤景学舞狮。巧合的是,谢贤景也是13岁接触到舞狮,已在这个领域坚守了60多年。

13岁那年,谢贤景到彼时的石狮祥芝公社组织的业余剧团训练班当学徒,剧团演的是高甲戏,有丰富的武打程式,武打套数不少来源闽南传统的“刣狮”,剧种也常有舞狮表演。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剧团导演和编剧发现,谢贤景身手很好,动作灵活,十分适合武打,便重点培养他学习武打程式,他开始接触到舞狮。

几年后,剧团解散,谢贤景回到家中务农。出于对舞狮的热爱,他没有就此放弃,而是一有时间就琢磨、训练,哪怕后来结婚生子,也一直没有放下。随着大儿子谢国智、小儿子谢阿夹一天天长大,他开始教他们学习舞狮的基本动作,好在两个孩子很能吃苦,技术越来越好,请他们演出的人越来越多。

谢阿夹13岁那年,谢贤景买回来制作狮头、狮皮的材料,自己制作了一只狮子,拉来锣鼓师组了狮团,开始独立出“阵头”。谢贤景不仅将一身技艺悉数传给两个儿子,还传给很多乡亲,“现在村里许多我这个年纪的人,小时候都跟我爸学过舞狮,只要有人愿意学,他就免费教。”谢阿夹说。

舞狮是一项耗体力、高强度的运动,谢贤景一直舞到了快60岁,才退居幕后从事后勤工作,70岁那年,他才将醒狮团交给儿子,正式退休。谢阿夹接手狮团十年来,不断刻苦钻研、训练,舞狮技术日臻醇熟,狮团的规模和名气也越来越大,在全国、省、市各级比赛中获得数十个荣誉。

在汗水中锤炼技艺

醒狮团目前有成员20人,由于技艺高超,在业界具有较大知名度,日常每天几乎都有2场演出,省内各地都有。“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在繁忙的演出之余,醒狮团成员要抽时间进行辛苦的训练和排练,近日,记者走进位于石狮蚶江镇青莲村,看看醒狮团的日常训练。

新艺醒狮团培训中心位于青莲村老年活动中心一侧,门前的小广场是村里的一座废弃篮球场,是舞狮团队员们开展日常训练的临时场所。

清晨5时30分,太阳还没升起时,队员们已经早早集合完毕。“早上10点要到厦门演出,所以今天早晨的训练主要是让队员们再熟练一下演出内容。”谢阿夹说,尽管老队员们技巧都掌握得非常熟练,但搭档之间仍需不断磨合,各个细节都需要配合到位才能保证演出取得最佳效果。

7时,谢阿夹让队员们把演出用的各种服装道具认真检查一番,装车之后,出发到厦门演出地点。10时,作为当天的开场节目,舞狮节目吸引了很多观众、获得了满堂彩,“一天通常2场演出,每场10个人,我们一般都兵分两路。”

14时,团队回到石狮。当天下午没有演出活动,老队员们可以休整下,新队员要继续训练。谢阿夹向小学员们演示了狮子的多种动作形态,站、跳、跑、卧要形神兼备,并对每个动作做了细致耐心的分解,以便让小学员们可以跟着同步演示,“这些小队员省内的居多,也有江西、河南、河北等地的。”

17时30分,在落日的余晖中,门前的水泥地面上,叠放着三张高约80厘米的方桌,“这是舞狮人表演时的真正舞台。”换上表演服装,手持表演“绣球”的谢阿夹从地面一个跳跃站上桌面,动作轻盈娴熟,毫不拖泥带水。另外两个队员一前一后,摆好狮形架势,跟随“绣球”的舞动也跃上桌面。三人在一米见方的桌面上辗转腾挪,动作配合默契。训练过程虽然没有配备狮头,三人却已将狮子的各种形态演绎得活灵活现,惟妙惟肖。

新生代传承狮文化

在2023年福建省首届舞龙舞狮锦标赛上,谢阿夹担任指导老师的黎明职业大学舞狮队也获得了二等奖。像他的父亲一样,只要有人愿意学,他都会免费传授并给予演出锻炼的机会。为培养舞狮新生力量,谢阿夹不仅走进校园传授技艺,还专门成立了培训中心,多年来用心收徒授课,已培养出100多位学员,桃李遍布省内外。

“十岁左右的孩子,灵活度等各方面条件是练舞狮最好的时候,但如今家长都很重视学习,担心练舞狮会耽误学习,而且日常训练辛苦,也很少有家长希望孩子将来以此为业,将心比心,也可以理解,但是这样一来,技艺的传承就面临困难。”虽然已经正式退休十年,谢贤景仍为狮团的未来操心。

谢阿夹的孩子虽然从小跟着他学舞狮,但并不以此为业,也没接手狮团的打算,不过谢阿夹并不担心,他坚信哪怕将来他年纪大了、跳不动了,狮团也会传承下去,“是不是由我的孩子传承不重要,谁有热情、有兴趣、能坚持,狮团就传给谁。”

在谢阿夹看来,让更多青少年喜欢并投入到这项运动中,舞狮才能永葆生机。因此,去年以来,在繁忙的演出之余,他尽量抽时间走进黎明职业大学,为该校的北狮队授课。让他欣慰的是,近年来,各级各有关部门非常重视这一传统文化项目的传承发展,出台了不少政策和措施指引、推动,舞狮已走入很多大中小学校园,在广大青少年中播种下了兴趣的种子。

除了重视传承工作,谢阿夹还不断寻求表演技艺的创新、突破。在新艺醒狮团培训中心的门面宣传牌上,虽然备注了醒目的“北狮”,为了丰富表演内容,谢阿夹这几年主动研习了南狮技艺,并且在学员培训中加入了南狮训练元素,如今已经有一支可以表演南狮的队伍。他还融合兼收了北狮、南狮的表演特点,创新出不少新的动作,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表演风格。

最新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站长邮箱:12125980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