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梨产量排名前十(进口梨十大排名)

韩国梨产量排名前十(进口梨十大排名)插图

一、基本情况

1.1 全罗南道、罗州市基本情况

(1)全罗南道

全罗南道面积12095平方公里,人口1994962人(2010年)。总海岸线长达6100公里,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包括2000个岛屿,海产品领先全国。

全罗南道省内多山,但沿着蟾津、荣山等河流有大量平原,是国家的粮仓。肥沃的土地和适宜的气候成就了稻米、小麦、大麦、马铃薯、棉花、水果和竹的大量耕种。1960年起,畜牧业也逐渐开展起来。道内还发现了煤矿和金矿,因此工业发达。

2016年全罗南道的GDP为588亿美元。

韩国梨产量排名前十(进口梨十大排名)插图1

(2)罗州市:

罗州市是位于全罗南道,总面积604平方公里,人口约10万人,是日本梨在韩国国内的主要产地之一。

1.2 村庄历史及称号

罗州市称号变化历程:发罗州(678年)®锦山郡(757年)®罗州(903年)。

1.3 村庄建设情况

罗州市是一座旅游观光城市,拥有优美的自然景观、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鼎盛的佛教文化和欢快的庆典。砥石江上有全罗南道唯一的淡水浴场,周边景色秀丽,一年四季景色变幻多端,每年吸引众多游客纷至沓来。罗州湖栖息着鲫鱼、鲤鱼、香鱼等鱼类,因此钓鱼迷接踵而来。锦城馆是罗州牧的客舍,从高丽到朝鲜时代,锦城馆作为地方宫殿,供奉着象征君王的殿牌与阙牌,每月初一与十五举行“望阙礼”。永慕亭建立年代较早,它采用了标准的亭子型建筑规范,而且周围有很多400余年树龄的朴树。罗州市拥有大量日式前方后圆坟而出名,如伏岩里古墓群、潘南面古墓群、大安里古墓群、德山里古墓群、新村里古墓群等等。

罗州还是天然染色文化的本乡,在天然染色文化馆,每年举办天然染色庆典,以便让普通人了解对天然染色的知识。游客通过荣山江文化庆典,可以了解荣山江和罗州平原下生活的人们所传承下来的传统文化以及与之融为一体的现代时尚。

韩国梨产量排名前十(进口梨十大排名)插图2

二、产业资源特点

2.1 主要产业类型:以梨产业为主导。

韩国梨产量排名前十(进口梨十大排名)插图3

罗州市梨产业

2.2 产业地位:是韩国梨的重要产地之一。

2.3 盈利模式/经营状况:韩国梨果主要为鲜食,少数用作加工梨汁、梨罐头、梨酒、饮料和梨果酱,风味浓郁,十分可口。由于生产成本较高,主要为内销,国内平均价格3010韩元/kg(2006年);出口总量较小,主要销售国家和地区为美国、台湾等地区。

韩国梨产量排名前十(进口梨十大排名)插图4

2.4 技术:成立罗州市梨研究所。研究内容包括常规杂交育种、生物技术辅助育种研究,如DNA早期选择标记及转基因技术等,并开展矮化及抗逆性砧木的育种工作,重视多汁、高品质、长货架期的新品种培育。以轻简化、省力化、低成本化为重点的技术研发,在栽培制度和整形模式上进行大胆革新,先后引进美国、荷兰、日本、澳大利亚等国的棚架式、篱架式和Y形等栽培模式,自主创制了V 形、T形及单臂篱架形等不同树形,进行系统的产量和品质比较试验。同时在果园灌溉、施肥、土壤管理及精细花果管理的关键技术环节进行创新,集成、熟化了一批新技术。

三、发展模式

3.1 科技创新研发:韩国梨树的科研工作主要由农村振兴厅下设的园艺研究所及其所属的梨研究所来完成;其中,罗州梨研究所职工18人,包含研究人员13人。科研选题主要来自生产实际中出现的问题,生产与科研紧密结合,并且科研先行于生产,新技术、新成果能够及时得到推广和普及,提高了梨在果品市场竞争力。

3.2 高度机械化作业:韩国罗州市梨园机械化水平程度很高,从生产环节来看,除果实套袋和采收外,果园的灌溉、施肥、喷药等全部实行自动化、机械化作业,果园的农机具包括小型履带式拖拉机、喷药机具及施肥用的大型拖拉机等。

3.3 注重商品化处理,提高产品附加值:罗州市建立了园艺产品及梨专用商品化处理工厂,工厂内梨果的清理、分级和包装,包括货物的装卸、中转、出库全部实行了机械化。梨果分级全部按照重量进行机械自动分级,并有专门的控制平台。包装鲜销的梨必须符合一定的标准,达不到标准的一律转为外卖或加工;质量检查由专业质检人员负责,新高梨的可溶性固形物11.6%以下的不允许进入;所有的梨包装重量均为7.5kg,只是根据包装内不同梨的个数来确定等级和售价;并且包装十分考究,在纸箱外面都注明了产地、生产者姓名、品种、重量、个数、等级和监督电话及国家质量认证机构认可的质量标志。

3.4 政府扶持:政府在政策环境、资金、技术、销售等方面均予以大力支持。通过出台《捉业协同组合法》,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由国家农业研究所提供科研经费;栽培制度和整形模式上进行大胆革新,支持引进美国、荷兰、日本、澳大利亚等国的栽培模式;在全国主要的大都市建立了以公营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为主体,民营及一般法定批发市场为辅的农产品网络体系。

四、经验借鉴

4.1 增加科技对农业支持力度,提高技术转化率:在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引导下,罗州市建立了梨研究所,不但促进了新品种的研发,还与生产实际相结合,引进了新的栽培模式,降低了生产成本、节省了劳动力,为梨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持续动力,为农民增收提供了技术支持。

4.2 提高机械化作业水平:罗州市梨园机械化水平程度很高,提高了生产和作业效率,为产品销售和农民增收提供了产品数量和质量保障。

4.3 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技术,强化标准化生产:罗州市建立了园艺产品及梨专用商品化处理工厂,在机械化作业的基础上,加强了商品标准的建立,保证了产品质量,有利于品牌的良性发展,为农民增收提供了品牌保障。

4.4 加大政府支持力度:韩国政府对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技术、资金、政策等多方面的支持,为农民增收提供了政策环境保障。

中农大农业规划设计院

一村一品研究小组

中国农业大学农业规划服务平台

最新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站长邮箱:12125980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