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加载中...
日前,生态环境部公布了今年1—9月地级及以上城市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排名,阳江位居全省第一。
今年前三季度,我市8个地表水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和达标比例均为100%;4个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以及27个乡镇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为100%。 亮眼成绩单的背后是阳江坚持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党的十八大以来,市委市政府深入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轴心,以污染防治攻坚战为重点,以强化黑臭水体治理为抓手,扎实推进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制定印发了《阳江市2022年水污染防治攻坚工作方案》,一路逐绿前行。
为加快提升城镇污水收集处理效能,我市持续开展城市生活污水管网排查、修复、建设。2022年上半年,我市已完成城市市政污水管网排查418.2公里。共发现管网缺陷1474处,完成整治1460处;河湖水倒灌2处,完成整治2处。新增城市污水管网25.9公里,完成老旧管网改造2.62公里。6月起,市生态环境局在江城断面上游共设置了27个加密监测点位,对总磷和氨氮每周两次采样监测,对超标污染物进行溯源分析。
在深入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方面,我市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严格落实“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制度,严把建设项目准入关口,不断提升全市工业污染治理水平,加强农业农村污染治理,让天更蓝、水更清、土更净。其中,市生态环境局有序推进龙涛、龙湾、麻演等工业聚集区污水管网建设工程,截至10月底,已分别完成管网建设进度100%、78%、95%。今年,市委市政府还推进完成了《阳江市水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并对我市8个国考断面、2个省考断面制定了“一断面一策”行动方案,着力写好水文章。
城市水体作为大江大河的“毛细血管”,治疗黑臭水体就是给城市“清淤排毒”。我市以强化黑臭水体治理为抓手,增加水体自净能力,改善江河湖泊的水环境。2022年上半年,阳江市江城区原13条黑臭水体基本达到不黑不臭,下达各县(市、区)的8条农村黑臭水体整治任务均已完工。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阳江将大力发展绿色经济,深化污染防治攻坚,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推动经济高质量、生态高颜值、生活高品质,昂首迈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
文字|冯秋颖
摄像|黄国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