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漕运画家排名前十(十大青年画家排名)

当代漕运画家排名前十(十大青年画家排名)插图

——新四军老战士于帆传略

梁新舒

于帆同志简历

于帆,男,一九三一年九月出生,大专文化,一九四五年六月参加新四军,一九四八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在华东第二医院《健康报》社、华东野战军第4纵队11师任勤务员、卫生员、卫生排长。先后参加了莱芜战役、孟良固战役、济南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上海等战役。一九四九年二月根据中央军委关于统一全军编制及番号的命令,华东野战军第4纵队11师改编为陆军第23军73师(后为68师。笔者注),先后任医院卫生排长、军医,一九五二年九月入朝作战,一九五八年十月回国后任军医、防疫所所长、卫生科副科长。一九八三年六月离休,一九九三年三月入住江苏省镇江市陆军第23集团军干休所,现居南京市。

(一)家世与童年

中华民族的姓氏文化源远流长,每个姓氏都有很多动人的故事和传说,于姓亦不例外。

古邘国封说。这个传说出自山东省即墨地区的区域性家谱中,家谱序言称邘国封地在文登。据目前考古研究成果和历代志书记载,周武王二子丰于今河南省沁阳市西万镇的邘台村,目前邘国古城遗址被列为国家文物重点保护单位。这一传说可能碍于当时信息流不畅,而误传至今。

乾坤奔命说。据史料记载,这一说法源于一个虚构的民间传说,在这个传说中人为地创造了于厥、于乾、于坤等人物,其中于乾、于坤二人成了不知名氏的打鱼老人的义子,一直在黄河中下游以打鱼为生。

西逃大漠说。有一种传说,说邘叔的后人西逃大漠,创建了于阗国,为古代西域的一个佛教王国。大约存在于公元前二三二—〇〇六年间,在唐代安西都护府是安西重地之一,目前看是塔星木盆地南缘一个古老的城邦。有关于阗的记载,最早见于《史记·大宛传》,里面记载了于阗国在西域之东。西汉时大约公元二世纪,尉迟氏建立了于阗国,为西域南当时最强大的国家之一。据史料记载后其君主为尉迟氏,因仰慕唐朝,其中有两位君主改为李姓。一〇〇六年被喀喇汗国吞并,逐渐伊斯兰化。今属于田县。

于氏的源远。于氏早在夏时已有记载,夏朝年间就记载有“于夷来宾”。据史料记载,河南沁阳虎头山一带生活着一支擅长制作陶器盂(古代盛饭的器具)的部落,其农耕文明较为发达,制陶技术精湛,被称作“盂”部落,盂又称邘。作为“盂”部落的聚居地又称“邘”地。据考古资料记载,盂又称邘、于。商朝末年,盂国被周文王所灭,于氏子孙迁至山西盂县,以国氏为姓,即于、邘姓也。

于姓在历史上也有许多可圈点的历史文化名人,西汉时期的宰相于定国;东汉末年的道士于吉;三国时期的“五子”之一的良将于禁;唐朝的宰相于志宁;明朝的著名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于谦;清代第一廉吏于成龙;民国时期的政治家、教育家、书法家于右任;当代著名核物理学家“氢弹之父”于敏。他们都在中华民族演进史上留下了强烈足音。于姓同其他姓氏一样,都把中国韵、民族魂厚植在中华大地。

家世溯源说。于帆出生在一个佃户之家,上无片瓦下无播针之地,世世代代靠租种地主的土地为生,到了于帆祖父这一辈,因驴打滚、利滚利的剥削计法,导致债台高筑,为了生计于帆的祖父以卖蒸饭为业,勉强维持生活。

据家谱记载,清咸丰末年因山西连年大旱,为了活命于帆的曾祖父举家东迁至江苏省宝应县境内。宝应于秦朝末置县,后改为安宜县,唐肃宗上元二年又改为宝应县,一直延续至今。

宝应县位于江苏省中部,地处长江、淮河下游,县城呈梨壮形。东与盐城、建湖毗邻,西与金湖、洪泽隔水相望,南依泰州。宝应自古漕运发达,土地肥沃,人杰地灵,自然资源丰富,是典型的江南鱼米之乡。

身处鱼米之乡的于氏门宗,却无一寸土地可耕,只有靠卖蒸饭这种除了火钱没饭钱的营生养家糊口。于帆的曾祖父去世后他的祖父又接过了蒸饭的生意。于帆的祖父心灵手巧,能说会道,在方圆几十里是出了名的蒸饭大王。祖父平日里挑着担子背上大锅,走街串巷地叫卖。正当蒸饭的生意做的红红火火的时候,祖父因常年累月地劳作积劳成疾,刚过而立之年便撒手人寰。本来就穷愁潦倒的7口之家又陷入绝境。

于帆的祖母带着五个未成年的儿子,把丈夫淹埋后,早已哭干了眼泪的祖母,坐在丈夫的坟头旁对五个儿子说:“天无绝人之路!从明天起,我领着你们讨饭吃,再苦再累再难,也要把你们拉扯大。”

“娘!我不去讨饭,我要领着四个弟弟继续做蒸饭生意来养活您和四个弟弟”。于帆的父亲擦干了泪水说。

从此,家庭的重担就落在了尚未成年的父亲身上。

为了一家老小活命,于帆的父亲,义无反顾的挑着祖父辈曾经挑过的担子,四处走街串巷地叫卖。父亲不仅米饭蒸的可口香甜,而且价格便宜,生意做得风生水起,全家的日子也越来越好。

这时武昌起义爆发了。

于帆的父亲听到这个消息后,高兴的不等把蒸饭卖完,挑起担子便往家跑。

“娘!清朝政府被推翻了,皇帝被打倒了,我们的苦日子熬到头了,再也不过这种卖蒸饭的没饭吃的日子了!”于帆的祖母和四个叔叔听到这个振奋人心的消息,高兴的手舞足蹈。

然而,孙中山先生打倒了一个皇帝,却又站出来一群军阀,今天张三打李四,明天王五打杜七,到头来遭殃的是当初曾经帮助孙中山先生打倒皇帝的劳苦大众,而曾经帮助孙中山先生打倒皇帝的军阀的目的却不是救民于水火,而是自己也想黄袍加身,继续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

不久,袁世凯在北京登基称帝。劳苦大众仍然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于帆的父亲又挑起担子走街串巷地叫卖。

一九三一年农历二月初九,东方刚吐鱼肚白,于帆来到了人间。于帆的到来并没有给这个家庭带来欢乐,就连整天盼着抱孙子的祖母,额头上又添了几道“地瓜沟”。从此,于帆的祖母、父母和四个尚未成年的叔叔,还有刚刚来到人间的于帆,继续在苦难中挣扎。

一九三三年农历八月十二,于帆的弟弟来到了人间,当时全家人既高兴又犯愁,年事已高的祖母和父母却高兴不起来,因为吃了上顿没下顿,母亲因营养不良没有奶水,大人饿了可以迁就着过,襁褓中的弟弟饿了便哇哇大哭,时常是弟弟哭,母亲哭,祖母也跟着哭。现在想来,于帆和小两岁的弟弟能活下来,也算是个奇迹。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自打祖父去世以后,家里的大事小情全有父亲一人做主。说来也怪,每到关键的时候,父亲做出的决定总是正确的,总能让这个家庭渡过难关。

……

为了一家老小的生计,于帆的父亲决定让大叔、二叔继续做蒸饭生意,让四叔、五叔帮助祖母和母亲打理家务,父亲又在水西门灯笼巷口小学谋得一个厨师的职业。可刚过了几年安稳的日子,“七七事变”爆发了,由于人民公敌蒋介石的“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逻辑和偏面抗战政策,正面战场节节败退,侵华日军长驱直入一路南下,济南沦陷,上海沦陷……

于是,日本侵略军又把炮口对准了南京这座古城。一九三七年十二月,日本侵略军攻下南京,几周内30多万中国士兵和平民百姓遭到了有预谋有计划地强暴、折磨和屠杀,死亡人数超过广岛、长崎原子弹爆炸遇难人数的总和。

这是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大屠杀,这时侵华日军对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

从此,于帆的全家和四万万同胞一样,终日过着居无定所的生活。为了躲避日本鬼子的屠杀,父亲带着全家老小四处流浪。

一九三八年秋天,为了生计父亲决定让于帆进城拜师学艺,当时有三种职业供选择:皮匠、理发、印刷。于帆考虑再三决定学习印刷术。于是,父亲领着他来到友文书局的掌柜张师傅面前,父亲让他向张师傅行了三拜九叩大礼。从此,他成了友文书局一名学徒工。

友文书局主营从小学到高中的教科书和各种辅导教材,附代出租小说和小画书。那时是石板印刷,从制版、描图、构线到定型程序繁琐,而且全部手工作业,尤其是上石板定型是个力气活儿,一套工序下来累的满身是汗。师傅见状对几位师兄说:“小于年少体弱,印刷的活儿别让他干了,让他在店内打杂和租书”。于是,于帆便背着书箱走街串巷地摆地摊租售小说和各种小画书。

友文书局不但传授印刷术工艺,还教徒弟读书识字。友文书局的郝会长识文解字,天文地理无所不通,于是,郝会长便在工余时间向几个学徒工教授文化知识。这样于帆便在友文书局学习了从小学到初中一年级的文化课。

一九四〇年秋天,日本鬼子侵占宝应县城,友文书局的生意做不下去了,不久便关门停业了。

回家的第二天,大师兄便找上门来,说郝师傅推荐于帆到大仙桥洋行旗下一家酒馆帮厨,在这里于帆遇到了一位少爷打扮的胡先生,大家都叫他胡少爷。胡少爷高中毕业后,一直在这家酒馆帮助老板打理外场,酒馆生意做的很是红火,日本鬼子也时常到酒馆吃饭,当然,这些狗杂种吃饱喝足后抬脚就走。起初于帆想向他们讨要饭钱,胡少爷却对于帆说,皇军的钱我来付。于帆纳闷,日本鬼子吃饭不交钱也就算了,可胡少爷干嘛要替这帮畜生付钱?后来于帆才知道,这位胡少爷是南京一资本家的公子,读书时秘密加入了共产党,高中毕业后以酒馆作掩护,从事地下情报工作,打探日军的军事情报。

一九四三年春天这位胡少爷不辞而别。从此,于帆再也没有与这位胡少爷见过面,听说他去了延安。这位胡少爷离开酒馆后于帆也辞职不干了。回家后父亲对他说:“这年头兵荒马乱的不干也好,就在家帮助母亲做家务吧。”父亲无奈的说。“我想读书”。于帆试探着对父亲说,没想到父亲不加思考地说:“我们祖祖辈辈都没念过书,明天我送你去私塾先生那里念书。”这样于帆又读了两年多私塾,加上于帆在友文书局跟郝先生学到的知识,算初中学历。

当时于帆想读书的目的虽然没有向父亲讲,实际上是那位胡少爷的行为影响了他。闲暇时那位胡少爷总给他讲岳飞、宗泽、陆游、文天祥的故事,讲邓世昌的故事,讲东北抗联的故事,讲毛泽东、李大钊、方志敏的故事;讲《共产党宣言》和《可爱的中国》……。总之,一到夜深人静的时候,胡少爷便给于帆讲被国民党政府和汪伪政府禁读的书籍。从那时起就在于帆脑子里埋下了读书报国的种子,立志像胡少爷做一个有志青年,有朝一日投奔光明,奔向抗日战场,做岳飞、文天祥那样的民族英雄。

题字:吴学谦,笔名川子

——未完待续

吴学谦同志简历

当代漕运画家排名前十(十大青年画家排名)插图1

吴学谦,男,笔名川子,四川广元人,一九五〇年生。一九六八年三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一九七〇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原陆军第68师战士、排长、连政治指导员、营政治教导员、师政治部组织科科长、步兵第202团政治委员、党委书记。一九九四年九月任齐齐哈尔市人民法院政策研究室主任。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书法家协会理事、齐齐哈尔市书法家协会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散文家协会会员。

作者小传

朱振河,男,笔名鲁汉、梁新舒、甄岩史铧,山东齐河人,1960年2月出生,大专文化,1980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从军21年,荣立三等功一次,1998年被中共齐齐哈尔市委、齐齐哈尔市人民政府授予“抗洪模范”荣誉称号。从税22年,2020年荣获德州市首届“最美老干部志愿者”称号。2021年作者所在的税务局夕阳红党支部被中共山东省委组织部和中共山东省委直属机关工委评为“先进党支部”。近40万字的论文、散文、诗歌、报告文学散见于军地报刊,《局部战争后勤指挥举要》和《高科技条件下反侵略战争饮食保障刍议》收录《中国军事文库(后勤卷)》,2000年参与编写《新世纪农村税收丛书》,被《中国税务报》社评为优秀编辑。

主要作品:军事论文集《雾中车马》,散文集《雪落故里》

退休后打球、游泳、喝茶、拉呱,洗衣煮饭、附庸风雅。励志铭:用点时间读书学习,找点时间喝茶拉呱,挤点时间击水打球,留点时间洗衣煮饭,偷点时间闭目养神。德州市作家协会会员。

当代漕运画家排名前十(十大青年画家排名)插图2

来源:23军战友网(微信公众号)

最新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站长邮箱:12125980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