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三毛从军记》
影片诙谐幽默,有点西方默片的影子,三毛漏点出演,放到现在妥妥的主旋律,只是拍出来什么样子大概就不得而知了。很可爱的老电影,很可爱的演员,很可爱的特效 结局很辛酸,结尾的镜头很惊艳,国产电影里的精品, 小演员好有灵气。
2、《巧奔妙逃》
虽然剧情很搞笑,但是好像又有点儿笑不出来,这不是发生在别家身上的战争(虎口脱险),是自己家经历的,真实的历史从不搞笑。电影里还有幽默的镜头。比如说“山穷水尽疑无路,柳岸花明又一村”,“弹棉花啊弹棉花”让我们捧腹大笑。最近,又看了一遍《巧奔妙逃》,惊喜地发现它原来不纯粹是一个通俗幽默电影,而是一部立意很高远的反战喜剧。
3、《举起手来》
这部电影足够严谨,一些隐喻也是通俗易懂,郭达慷慨激昂在土台上唱戏准备就义时的悲壮,又能让观众情绪急转,尺度拿捏到怜惜时又能即使拉回喜剧。国内拥有素养储备的少之又少,抗日作为一个国仇家恨又是喜闻乐见的话题,面对这种命题作文,既要展现精神又要抛弃沉重的传统手法,选择“土”不仅更贴近现实,也用更通俗的方式让全年龄段发笑受众,从这个角度已然成功。
4、《甲方乙方》
富的变穷,却一日难捱,穷的变富,却心满知足,所以反思真的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吗?另外这部电影把真善美传递的润物细无声的感觉,很是自然。这个题材拿到现在来说也是很新颖的,剧里有些话也适用于现在。想想以前90年代的社会风气,再看看现在的社会风气,不知道为什么会变成这样。
5、《站直啰,别趴下》
一则站在90年代的近未来寓言。 将阶级与上层建筑的一些属性特征,用较为夸张的戏剧冲突浓缩在脸谱化的个体身上;以一种小环境剧的展开试图折射一个剧变的时代下的社会温度。最后颠倒的相机就像颠倒的时代一样, 灰蒙蒙的片子。 配乐很隽永,讲的故事看起来很小,却好像映射着很多。 看的第四部黄建新导演的电影。
6、《孝子贤孙伺候着》
虽然表演和剧情单独拿出来已经是一部神作了,但隐藏在其后的影片节奏拿捏,就像牛顿用五百种方法解二元一次方程,举重若轻大巧若拙,仿佛毫无技巧的平铺直叙,强力地带着观众一浪一浪盘旋迂回,最后在最高潮中戛然而止,是喜剧中的第九交响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