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发明到底有多先进?又是如何诞生的?
这些领先世界几百年的黑科技对世界历史又有什么影响呢?他们如何从无到有,又是如何一步步革新世界,推动历史车轮滚滚向前?
欧洲学者最初提出的四大发明,对于亚洲、欧洲乃至全球的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中,纸张的出现,最早可以追溯到西汉时期。公元前二十世纪左右,麻纸就已经登场,虽然当时的技术限制使其无法完全取代主流的书写材料——简薄,但这并没有阻止其前行的脚步。
公元105年,宦官蔡伦发挥智慧,总结了前人的经验
他用树皮、渔网、破布等材料改良了造纸术,使纸张变得轻薄,价格亲民。这项技术的发展得到了汉和帝的赞许,他将蔡伦封为文廷侯,这种新型纸张也被人们称为“蔡侯纸”。这个发明,为广大平民提供了书写材料,无疑极大地推动了文化的普及和文字的进步。
纸张的普及,引发了一场革命。
从繁重的竹简到昂贵的丝帛,纸张的出现让书写变得轻松而经济。公元七世纪左右,中国的造纸术如凤凰展翅,飞跃海洋,传到了波斯,随后又传入阿拉伯世界,再从埃及传入西西里半岛,最后沿着地中海沿岸传入欧洲各国,这无疑为欧洲的文艺复兴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然而,仅仅有纸张并不足够。公元三世纪,中国完全进入了纸张时代
但那时的书籍依然被贵族所掌握,限制在小范围内流传。文化的封闭造成了魏晋时期朝廷高官被门阀所垄断,而打破这一壁垒的,正是印刷术的发明。
印刷术出现在唐朝,公元九世纪中期已经颇具规模。
除了长安、洛阳之外,在长江流域也出现了不少印刷工坊。初步形成的印刷业态有隶书、医书、字书、佛书、道篆等等。
关于印刷术的起源,大致可以追溯到秦汉时期。
随着印章、拓印和印染技术的相继出现,以及纸张的普及,为雕版印刷创造了条件。而真正推动雕版印刷大规模推广的力量则是佛教的兴盛。寺院需要将经书分发给信众,于是采取了雕版拓印的方式印刷经书。这项技术在唐朝传入朝鲜、日本,后来传到埃及、波斯。
宋朝时,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极大地提高了印刷效率。
元朝时期,活字印刷术经西域传入波斯、埃及和欧洲各国。到了15世纪,约翰·古腾堡发明了拼音活字,印刷了圣经等书籍,打破了知识被教会垄断的局面,使欧洲的学术中心由教会转移到大学,有力的推动了欧洲走向近代化的进程。
古称司南的指南针,是中国四大发明中的又一项重要发明。早在战国时期,中国的劳动人民就已经利用天然磁石的特性辨别方向。到了北宋时期,人工磁化的瓷针也已经出现。人们将磁针固定在有刻度的罗盘里,指南针因此诞生。
南宋时期,阿拉伯商人将指南针带入欧洲,无疑推动了大航海时代的到来。
最后一项发明,也是对历史影响最大的,就是火药。
火药的诞生与炼丹产生。火药的发明不仅彻底改变了战争的方式,使战争的结果更多地依赖于科技和策略,而不仅仅是战士的身体力量,也为后来的矿业和冶金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推动力。
火药的应用,使得大规模开采矿石成为可能,也为火炮和炮弹的制造提供了条件。这一系列的影响,无疑对近代工业革命的爆发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