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素材来自于网络,若与实际情况不相符或存在侵权行为,请联系删除。
在《变形金刚》电影中,我们曾见证一场科幻特效,美军的“阿利·伯克”级驱逐舰上的电磁炮以无与伦比的速度和精准度,将敌方的庞然大物毫不留情地击碎成碎片。尽管这仅仅是电影的幻想,但现实生活中,电磁炮正在逐渐展现其实际的军事价值。
电磁炮利用电磁能量,将特制的弹丸加速到超过音速7到8倍的速度,并且具有数百公里的射程。其在射程、速度和杀伤力方面远远超越传统火炮。即便不使用炮弹装药,电磁炮也能依靠巨大的动能对目标造成巨大破坏。美国一直在电磁炮领域处于领先地位,尽管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在炮管寿命、快速储能、弹丸设计等关键技术上进展缓慢,导致原计划用电磁炮的DDG-1000驱逐舰最终改为了AGS火炮。
然而,我国在电磁炮领域虽然起步较晚,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已经进入工程化试验阶段。值得注意的是,我国曾在“海洋山”号坦克登陆舰上安装了一门电磁轨道炮,这是世界上首次在舰船上测试电磁炮。虽然国内没有公开的电磁炮试验消息,但外媒根据一些特定事实已经对我国电磁炮的性能有了初步了解。
根据法国《Naval News》网站的报道,我国在2019年初在渤海湾进行了电磁炮的首次射击实验,这得到了美国情报部门人士的证实。根据他们的说法,中国的轨道炮可以以每秒2575米的速度击中200公里以外的目标。这一信息是基于中国在2019年1月发布的多次航海警告和实弹演习做出的推测。在这些演习中,中国辽宁海事局发布了8次航海警告,其中3次涉及实弹射击。在2019年1月的实弹演习期间,位于大连西侧海域的海猫岛被三次划定为禁航区域。这一区域的特点是狭长,距离220公里×25.5公里,非常适合固定弹道射击试验,很有可能就是电磁炮试验的地点。
在随后的时间里,相关试验继续进行。2019年2月26日,商业卫星拍摄到了“海洋山”号试验舰停靠在葫芦岛码头的图片,这也证实了中国在渤海湾进行电磁炮相关试验的事实。根据美国情报部门根据中国公开发表的相关报道分析,中国052D和055驱逐舰上的主要研发团队正在进行以2500米/秒初速和32兆焦耳功率的连续试验射击,这表明中国在电磁炮工程应用方面取得了实质性突破。
从曝光的图片中可以看出,我国电磁炮体型巨大,只能在大吨位的战舰上使用,最适合的战舰之一就是我国最新入役的055型驱逐舰。这艘驱逐舰长达180米,舰宽23米,满载排水量12500吨,具备宽大的前甲板,足以容纳一门大型电磁炮。
目前,首批8艘055型驱逐舰仍然装备传统大口径火炮,但在下一批次上,电磁炮有可能取而代之。首批8艘055驱逐舰采用了4台GT25000燃气轮机,这些燃气轮机同时工作,可以提供106兆瓦的功率,足以使12500吨的055驱逐舰达到32节以上的航速。根据消息,我国在舰船全电推进系统领域已经取得了革命性的突破,这为下一批次的055驱逐舰应用全电推进系统创造了条件。
舰船综合电力推进系统是一种全电力系统,将电力系统和推进系统有机结合起来,由共同的发电机组供电,以满足推进系统、日用负载、通信导航负载以及舰载武器的需要。虽然美国和英国是全电推进系统的早期采用者,但他们使用的是第一代综合电力系统,即交流综合电力系统。我国则选择了更具挑战性的中
压直流综合电力推进系统,这一决策在技术难度上更为复杂,但我国已经成功地实现了这一技术突破。海军工程大学的马伟明院士团队已经研发出20兆瓦级的中压直流电机样机,为工程化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也为我国电磁炮上舰提供了可能性。
未来,我国新一批次的055驱逐舰有望配备综合电力推进系统和电磁炮,这将显著提升其作战能力。借助电磁炮,055驱逐舰将能够精准、快速地打击数百公里外的海上和岸上目标。即使是最坚固的工事,在电磁炮面前也将不堪一击。
总结而言,电磁炮的发展正逐渐显露出巨大的军事潜力,我国在这一领域的进展令人鼓舞。电磁炮不仅能够提升海军的火力打击能力,还有望在未来的舰船设计中发挥重要作用。我们期待着看到中国海军在电磁炮技术上的更多创新,为国家的安全和国际和平做出更大的贡献。在这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领域,中国正迈出坚实的步伐,展示着自己的军事实力和科技实力。
以上内容资料均来源于网络,本文作者无意针对,影射任何现实国家,政体,组织,种族,个人。相关数据,理论考证于网络资料,以上内容并不代表本文作者赞同文章中的律法,规则,观点,行为以及对相关资料的真实性负责。本文作者就以上或相关所产生的任何问题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直接与间接的法律责任。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本文仅在今日头条首发,请勿搬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