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波岩历史档案1936年夏,在哈尔滨秘密加入中共地下党,奉命成功“盗取”伪满江防舰队“亲仁号”舰艇内燃机图纸,转送苏联远东军区司令部。1938年3月,一度与组织失去联系后重新找到革命队伍,曾任八路军120师358旅715团三营教导员。1945年10月,随抗大总校奔赴东北,出任青城县第一任县长,后曾先后任岫岩县、辽阳县县长。1954年6月,调入鞍钢,曾任弓长岭铁矿矿长、烧结总厂厂长,后任矿山公司党委副书记、副经理。
1946年,时任辽南青城县县长的吴波岩。
长白山脉像一条玉龙,横亘千里,突兀一山,传说由唐太宗赐名凤凰山。傍山有一城,因山而得名,名曰凤城,自清顺治年间起渐为“八旗”的聚居之地。远离县城,地处丘陵,有一个以满族人居多的白旗乡。1914年11月,吴波岩就出生在白旗乡一个叫温泉沟的小村子,祖上为镶黄旗。在这个堡子里,吴家的这一支延续到他的父辈,已是普普通通的农民,全家18口人,有山地30亩,每年租人土地20亩,年景不好尚需借粮几石维计。
1931年九一八事变的第二天,夜里2时许,城里与乡下的人们都在睡梦中,日寇长驱直入,占领了凤城。日寇入侵前不久,在县城里一个大杂货店当店员的吴波岩,再三向父亲要求继续求学,并保证待毕业后找到职业,将全力接济家中生活。又经亲属们劝说,父亲终于答应了他报考县农业中学。录取通知已经下来,却发生了九一八事变,学校停课,没等上学就失学了。1932年夏,学校复课,他才得以回校读书。3年的学业完成后,本想谋一份职业,履行对父亲的承诺,但在日伪统治时期谈何容易?他下决心离开山沟,出外闯荡。听说设在哈尔滨的伪满海军补充队招生,他与一位同学即赴安东报考被录取,分配到了轮机科。
1948年底,吴波岩夫妇在辽南青城县留影。
1936年夏,从伪满海军学校轮机科学习期满的吴波岩,进入伪满洲国江防舰队,被分配到“亲仁号”舰艇。在海校时,他结识了在甲板科当助教的中共地下党员王慕杰(解放后在海军军事院校任职),两个人相处十分密切。王慕杰不仅经常向他介绍苏联“十月革命”后的一些情况,还介绍了中国共产党诞生后的一些情况,使他知道了共产党是为全世界劳动人民求解放的政党,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拯救多灾多难的中华民族。吴波岩时常在想:“自己如能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不知有多么光荣。”
地下党组织也正在考察吴波岩。一次,在哈尔滨道外五道街的一家小饭馆里,经王慕杰引荐,他见到了一位神秘的人物,人长得很瘦,打冷眼一看就是做学问的人。他们一边吃一边聊,得知这个人是哈尔滨工业大学的教授。又一次,在黑夜里,教授约他出来谈话。他们沿着道外十六道街的电车路,一边散步一边交谈。较之上一次见面,教授这一次了解得非常仔细,详细地询问了他的家庭状况和对时局的认识,并讲了许多革命道理。当年秋,王慕杰代表组织传达,他被正式接收为中共党员。多年后,方知这位教授当时的假名叫王惠升(解放后曾任阜新矿务局局长),是在苏联远东红军领导下的哈尔滨地下情报组织负责人。
伪满洲国江防舰队共有10艘舰艇,新近下水的“亲仁号”等4艘舰艇,采用的是以重油为燃料的内燃机,全套技术资料与图纸都是由一个日本留学生从美国盗取来的。苏联红军急需弄到这套图纸,也正在寻找“盗图”的时机。正值军舰冬季入港检修,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也是一次冒险的行动,任务落在了吴波岩的身上。江防舰队名义上归属伪满洲国,伪满皇帝溥仪的侄子宪原还曾被任命为舰队中将司令,各个舰艇的舰长也是由中国人担任,但整个舰队实际上受日本临时驻满洲海军司令部管辖,每艘舰艇都由日海军派出的副舰长严密控制,偷取图纸无异于虎口拔牙。虽说登上舰艇不过半年,但根据地下党的安排,吴波岩已经秘密联络了一批反日情绪强烈的中国船员,并搜集了大量与舰艇相关的情报。接受“盗图”任务后,从来没有接触过照相机的吴波岩,用极短的时间学会了拍照、冲洗和扩印。在掌管图纸的船员协助下,他从日本人的眼皮底下,神不知鬼不觉地拍摄了内燃机的全部图纸,由单线联系的王慕杰通过党的地下交通员,秘密送往了苏联远东军司令部。
1955年10月12日,弓长岭铁矿干部们迎送继任矿长吴波岩(一排坐左二)、离任矿长肖史(一排坐左三)合影。
吴波岩通过秘密宣传发动,船员中的抗日反满情绪越来越高涨。1937年七七事变前夕,日伪海军与苏联海军在黑龙江上对峙,双方战事一触即发。吴波岩利用这个机会,在“亲仁号”舰艇策划起义,并趁舰艇停泊之机,驾驶汽艇登上“顺天号”舰艇,联络了舰上的几名伪满海军学校同学,商定策应起义。一旦计划付诸行动,分别击沉同一舰队的“定边号”和“养民号”舰,将“亲仁号”和“顺天号”舰开往苏军港口。后因日伪当局主动与苏军认错赔偿,缓和了事态,此次行动丧失了起义时机。1937年冬,江水封冻,舰艇返回船坞检修,船员入住岸边兵营。根据王慕杰的指示,吴波岩发动和带领船员,在戏院、影院、饭馆、商店等公共场所,专找陆军官兵寻衅滋事,在海陆军之间制造摩擦纠纷,致使哈尔滨市内的治安形势骤然紧张。
日伪当局大肆搜捕中共地下党人和进步人士,哈尔滨处于恐怖之中,吴波岩的处境也越来越危险。王惠升教授已经先行离开,行前指示王慕杰和吴波岩继续隐蔽,有情况再联系。1938年1月,王惠升从天津来信,暗示他们在哈尔滨如果“买卖”不好做,混不下去的话,即可去天津找他,说那里有些生意可做。他们去了天津,按照王惠升来信的地址,在法租界找到了接头地点,却大失所望。那是一家商店,他们一连去过3次,店老板用怀疑的目光看着他们,连连地说不认识王惠升。后来,店老板才勉强地告诉他们,要找的那个人前些日子不知去了何处。从此,他们与组织失去了联系。
从哈尔滨出来前,多亏他们留了一个后手。在舰艇上的一个好朋友的姐姐住在天津,姐夫是伪河北省文安县县长。这个朋友给他们写了一张催姐夫还钱的欠条,以便在秦皇岛海关检查和怕到天津遇到麻烦时,谎称代人去天津讨债。由此,他们通过朋友姐姐的介绍,辗转前往文安县。1938年3月,他们在文安县终于找到了自己的队伍——河北人民抗日自卫军第五路军,受到政治部主任杨琪良(小说《红旗谱》主人公原型,新中国第一代外交家,曾任驻多国大使)的热情接待,称赞他们道:“东北人有志气,好好干,将来要打回老家,收复失地……”当时,听了首长的这番鼓励,两个人感动得落下了眼泪。当年8月,时任第三团政治处干事的吴波岩,在冀中军区军政干校学习,重新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2月,他回到部队,出任第二团一营副教导员。
翌年春,抗日第五军改编为八路军120师独立第一旅。在部队改编后的一次营级干部会议上,吴波岩第一次见到了威名赫赫的120师师长贺龙和政委关向应。得知他来自东北又是满族人,同为东北人与满族人的关向应,会后特意把他叫了去,详细地询问了东北家乡和他的家庭及参加革命前后的情况,语重心长地说道:“东北被日本鬼子占领七八年了,家乡人民苦难深重啊,都盼着我们能早一天打回老家去。我们东北的有志青年到关里来参加抗战的人不少,还有你们凤城的老乡呢!”
过了不久,吴波岩果然遇到了来自凤城的老乡黄中(解放后曾任国家体委副主任)和黄克兄妹。他们的叔叔就是东北军著名爱国将领黄显生,兄妹俩都是流亡北平的学生,后投奔了吕正操领导的八路军冀中部队。在120师独立第一旅,黄克与副旅长、原715团团长王尚荣(开国中将)结为夫妻。在驻地,一对新人举办简朴的婚礼时,还特意邀请了东北老乡吴波岩参加。
1957年,吴波岩(右一)在弓长岭铁矿采场上。
1940年8月,八路军总部发起“百团大战”。一次,为抢占一个山头制高点,时任120师358旅715团三营教导员吴波岩,带领战士们与日寇展开了肉搏战。他将刺刀扎进一个鬼子的胸膛,因用力过猛摔入深谷,折断左腿,昏死过去。战斗结束后,部队撒开人马寻找,3天后才发现了他。在十分简陋的医疗条件下,医生见他的小腿肚子已经扭到了前面,提出进行截肢手术,他坚决不同意。鉴于脚脖子的骨头已碎,医生告诉他,只有用铁锯子锯掉一部分骨头,才能将小腿复归原位。为了能够重返战场,他忍受着剧烈的疼痛,接受了这次正骨手术。
重归部队后,他先后出任过715团政治处敌工股长、晋绥第四军分区敌工站站长,后于1943年8月入抗大总校学习,直至抗战胜利。1945年10月,抗大总校部分师生奉中央军委命令,由副校长何长工率领奔赴东北,吴波岩回到了阔别8年的黑土地。组织上原定让他返回老家凤城担任县长,但在赴任途中病倒在吉林白城,两个月后病愈,改派到比邻凤城的青城县出任中共第一任县长。
1980冬,时任鞍钢矿山公司副经理吴波岩在会议上。
回到家乡凤城,他才知道家中发生的变化。多年里,靠五弟种植烟草赚了钱,购置了大量土地,在城里还置办了买卖,吴家也成为了凤城有点名望的富户。正值土改,吴波岩耐心地说服教育父亲和家人,留下少量土地维持生活,交出大部分土地支持土改。父亲理解儿子的一片良苦用心,也明白当下拒绝交出土地,不只是给凤城县政府出难题,也是给当青城县长的儿子在添乱,最后吐出了一句话:“咱家不要土地了,要县长。”在凤城县,吴家主动交出土地的举动,为顺利开展土改带了一个好头。1948年12月,青城和岫岩两县合并,组建岫岩县政府,吴波岩任县长,后任县委书记兼县长。
1954年6月,先后担任过辽东省公路管理局局长和辽阳县县长的吴波岩,从东北局党校结业,主动要求到鞍钢工作,得到批准。调入鞍钢后,他先后出任矿山管理处副处长、弓长岭铁矿矿长、烧结总厂厂长等职,1983年4月从鞍钢矿山公司党委副书记、副经理任上离休。
钟翔飞 撰文 智春山 杨伟平 史料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