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宴饭庄
鸿宴饭庄,她创建于1937年,经历了78年的沧桑,历经了各种经济体制下餐饮市场的变化,如今,老字号饭庄青春焕发,以优秀的经营业绩和先进的管理水平,使各项指标均创历史新高。是唐山本地最正宗的老字号餐厅。
凤凰园烤鸭店
大唐凤凰园餐饮始创于1998年,创建以来,始终秉承着“传承华夏美食,打造民族品牌“的企业宗旨,烤鸭店以经营果木烤鸭、海鲜、粤菜京东菜及川菜为主,菜品精美,价格实惠。店内招牌菜”挂炉果木烤鸭“更是专门聘请北京的烤鸭名厨采用传统工艺精心烤制。整体装修重塑中国古典文化的凝重、典雅。为客人营造出亭台楼阁,琴瑟歌声,小桥流水、书画雕刻,使食客在流连美景、品尝烤鸭和欣赏京剧的同时,领略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百顺德粥铺
相传光绪十四年,正值清末,战火不断,百姓流离。光绪自清东陵祭祖归来,偶见道边一粥铺正向百姓施粥,光绪下马走近,见粥铺牌匾上书写【百顺】二字,不禁口中赞道:此施粥实为施德也,随即为此粥铺赐名为“百顺德”。后人王东致力于弘扬中国传统饮食文化,做强本土餐饮品牌事业,将“百顺德”注册为国家商标。同时创办了“百顺德粥铺”
老八饺子
老八饺子创建于1996年,饺子产品秘方系于祖传,由此秘方制成的饺子,并广泛受到好评。后由第21代传人许志军先生,汲取前辈的的制作工艺至精华,并在其基础上不断提高,完善创新,变成现在的老八饺子产品。老八饺子城秉承祖传饺子秘制配方,自产自销,纯手工精致,精工细作,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一致好评。
唐山九美斋饭庄
棋子烧饼是河北唐山地区的特产,因形状如小鼓、个似棋子而得名,用大油和香油和酥,包肉、糖、什锦、火腿等多种馅心。制成后色泽金黄,里外烤制酥透,肉馅鲜香,酥脆不腻,易于保存。不仅在京津唐一带,而且在整个华北地区甚至更远的地方,都知道九美斋棋子烧饼的大名,因为该店烧饼的每个组成部分都是经过技师精挑细选,好中择优,经过近十道工序才生产出来的。
白运章包子
1919年,白运章在老马号开设了以他自己的名字命名的“白运章包子铺”,后曾易名为“同和轩”、“永和轩”、“大众包子铺”和“回民餐厅”等名称。1983年恢复原名。为保持白运章包子的传统食品风味,60多岁的拌馅老技师牛海泉严格按工艺操作,并认真传授技术,1980年又被评为河北省优质风味食品名牌产品。白运章包子用料讲究,做法也独具特色,做出的包子皮薄、边窄、馅大、油多,形状像铃铛,隔着皮能看到馅,把包子拿起来一晃,成肉丸的包子馅能在里边晃动,咬一口,沁人肺腑,顺嘴流油,可口不塞牙,流到碗里的馅液很快就定了一层油。味美适口,肥而不腻,吃后余香久存不散。
国营商场街杂碎馆
商场街杂碎馆的店面都不大,各个分店皆没有奢华外表,简洁的招牌上除了店名“国营商场街杂碎馆”和小字“第X分店”外,还有“中国名吃”等字样。饭店整体的布局保持上个世纪80年代的风格,执行的也是各种落款为“企管小组”的规章制度。店内还悬挂着贸易部发的“中华名菜”匾,中央的大字是“老马号羊杂汤”。商场街的羊杂碎汤呈乳白色,味道浓厚,羊肉味恰到好处,不腥不膻。羊杂里面肠、肚、肝、肺一应俱全,而且都洗得干干净净,煮得烂烂的,入口回味无穷
马家老鸡铺
马家老鸡铺清真卤煮鸡已经有二百余年的历史,其创始人,是河间县果子洼村回族马氏兄弟。农忙时在家种田,农闲时煮鸡到集市出售。后兄弟分家,老二只要了一锅鸡汤,清同治年间,携家带口来到保定,在老马号真武庙胡同租房住下,以制卖熟鸡为业,由于味鲜质好,生意格外兴隆。清朝咸丰年间,马家老鸡铺第三代传人马耀辉在衙门前创建的耀兰斋马家老鸡铺,为现今的马家老鸡铺前身。马家老鸡铺开张经营不久,附近又开设了七、八家专营熟鸡的店铺。为在竞争中求生存,马耀辉总结前两代的经验和技术,研制了一套加工技艺和配方,当时马家清真卤煮鸡就已经誉冠燕赵了。
刘美烧鸡
清朝光绪年间,有一户刘姓人家世代以煮\"卤煮肉\"为生,生活虽不富裕,但也衣食无忧。当家人叫刘殿富,膝下一子名唤刘俊。从小耳濡目染,年轻的刘俊跟父辈学会了全套煮制熟食的手艺。刘俊继承了这份家业后,已经不满足于乡下小村那勉强糊口的清淡经营,落脚在城关南大街,撑开铺面,挂上铺幡,起名\"刘记烧鸡铺\",专做烧鸡生意,并以此谋生。 刘俊在继承父辈煮制熟食配方的同时,潜心琢磨、根据民众喜欢的口味,再结合自己的经验、大胆加入多种提神醒脑、健脾开胃的名贵调料,使烧制出来的烧鸡风味独特,别具一格。在当时的乐亭古城里,各家的熟食中当然都少不了烧鸡,而刘俊开的\"刘记烧鸡铺\"的烧鸡集色、香、味、形四者于一身,一时间成为人们餐桌上最受青睐的佳肴,街头上人们到处传扬,赞誉说\"冀东烧鸡,当属刘美\"。头脑灵活的刘俊便借题发挥,把自己的名字改为刘美,店铺的铺幡便扯起了\"刘美烧鸡\"四个大字。
中和轩饭庄
中和轩始建于1920年,有着近百年的历史,是省会一家具有清真特色的清真饭店。中和轩饭庄始建时,由满氏兄弟满玉清和其堂兄满兰天带着几个伙计从保定来到石家庄,在通顺巷(中华胡同)经营清真炒饼和炒菜,后把天津包子引到石家庄,又增添了小笼蒸饺,经营出了名声。1955年公私合营,使用“中和轩”的名号。中和轩蒸饺1997年被中国烹饪协会命名为“中华名小吃”,2011年中和轩饭庄荣获国家商务部“中华老字号”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