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5-22 07:28 | 温州商报
近期,市区多个长时间停滞项目相继重启,或恢复施工,或全新亮相。业界人士指出,这些停滞项目的复工,有利于弥补城市功能的缺失,提振市民对城市发展的信心。
停滞项目相继复工
日前,位于七都岛的多弗绿城·江心明月亮相,作为当前市区极少的低密度人居项目,容积率远低于岛上在售其他楼盘,引起不少市民的关注。据悉,该项目即原万国花园项目,因种种原因进展缓慢。如今,多弗绿城·江心明月的亮相,即意味着该项目正式启动。当前,多弗绿城·江心明月正在建设中,部分建筑已结顶。
多弗绿城·江心明月工地现场
像多弗绿城·江心明月这样停滞多年得以重启的项目,近期在温州市频频出现。位于滨江CBD的远洋·鹿城公馆即原安邦金融广场住宅项目,当前住宅已开盘销售,商业部分正在进行前期工作。在洞头,东港休闲中心由“阳光100”接手,打造为阳光100·浅水湾,当前已开盘销售。在瑞安,万川瑞园项目在停工多年后,近期已恢复施工。
万川瑞园工地现场
2017年,位于上陡门的原鹿城一品项目,经司法拍卖后,由“新鸿”竞得,打造为新鸿·国悦府,近期该项目已交付使用。位于瑞安塘下的罗山蓝岸项目,当前正在司法拍卖网上挂牌,将于下月初拍卖,作为少有的山地低密度人居项目,已引起不少投资商的关注。
罗山蓝岸
除住宅项目外,多个停滞多年的商业项目也陆续启动。当前,位于南湖新区的万象城酒店部分已进行施工。鹿城广场商业部分近期也传出重启的消息,包括高350米的超高层地标建筑。
历史遗留问题普遍存在
此前,温州市多个项目的建设出现停滞现象,导致市区存在一些烂尾楼、闲置土地等。
早期,此类现象与出让地块尚未完成拆迁、存在“钉子户”等现象有关。大自然·华城、锦绣吕浦湾、恒达·铂金湾等项目均曾遇到此类现象,如今均得以解决,房子也已建成交付或顺利建设。近年来,此类现象逐步减少,出让地块基本上也以净地出让为主,大大减少此类现象的发生。
而更多项目则由于投资商本身原因所导致,包括资金链断裂、公司管理层变更等,导致项目进展缓慢、停滞乃至一度烂尾。其中,曾经的楼市下行期、投资方专业度不足等,也加剧了此类现象的发生。在这些项目仍具有地段、低密度等特征的情况下,依旧能吸引新投资方前来竞拍、收购,以更庞大的资金实力、更专业的操盘能力进行建设、营销,使之“复活”。
鹿城广场塔楼即将启动
在许多综合项目中,由于住宅利润相对较大,因此许多项目均率先启动建设、销售住宅,将投入资金、持有压力较大的商业部分后延。然而,市区多个项目直至住宅部分建成交付后多年,商业部分由于种种原因始终处于停滞状态。其中,不少购房者看中该项目住宅所附带的商业价值,但最终投资商未能兑现。此类现象的发生,影响了市民对温州市各大商业项目、综合项目的信心,在购房、投资时往往过度谨慎。
多管齐下化解问题
近年来,温州市加快对各种历史遗留问题的解决力度,以推动各类闲置地块、烂尾项目的建设进展。
去年,鹿城区就某房企成立了帮扶小组,以化解其因历史遗留问题造成的烂尾、停滞项目所存在的问题。当前,该房企旗下两个项目,已有一个被新投资商接手,并恢复施工。同时,部分烂尾项目的司法拍卖,也受到众多知名房企的关注,其中有项目出现激烈争夺。而随着外来大房企的进入,凭借其雄厚的资金实力与多年积累的品牌信誉,项目烂尾、停滞的概率也大大降低。
而针对商业、住宅一体的综合项目,当前此类地块出让时,均将商业部分的建设进度纳入住宅地块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其住宅销售款专项用于商业部分的开发建设,并随着商业部分的建筑工程量的推进逐步释放。
由于这些烂尾、停滞项目往往拿地早、总建设周期长,待建成交付后,购房者收房时的土地使用年限已远远少于最高使用年限的70年(商业为40年),因此曾有不少购房者对此类项目的购买仍存疑虑。如今,带有此类顾虑的购房者有所减少。
业内人士认为,这些历史遗留问题的逐步解决,有利于进一步弥补城市功能的缺失,并让市民恢复对楼市乃至整座城市的信心。
(原标题《温州这些停工已久、进展缓慢的项目,将陆续“复活”》,原作者 王而凡。编辑 邵晨婵)